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第157节(1/1)

    “听闻郭北县内,积雷山鸣霄观石法王,乃道法真人,雷电真修,能练驻颜丹,回生丹,益命丹等灵丹妙药,皆有不凡之用,倘若我能求得灵丹,献给父皇,那说不定能得帝心宽恕,重回京城!”

    “只是……”

    梁萧眼神一凝,抬起头来,看向那名僧人:“大师,你说那位石法王,究竟盛名无虚,还是难副其实?”

    僧人一笑,平静说道:“能立下如此基业者,怎会是弄虚作假之辈?”

    “说得也是。”

    梁萧点了点头,但却莫名烦躁。

    僧人看出他的心思,笑道:“殿下是担忧那李留仙?”

    “……”

    梁萧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点下头来,坦诚说道:“不错!”

    “那李留仙为天下第一才子,文采之高,名望之盛,数十年来,放眼天下,无一出其右者!”

    “更有甚者,这般言语,天下才运八斗,李留仙独占一石,余者倒欠他二斗!”

    “可见此人才高,三十年前便是天下第一才子,名动十方,无人可及,三十年后,更为文道巨擘,一代宗师。”

    “有琴棋书画四圣四绝之名,其诗书,翰墨,丹青,琴技,棋谱,还有小说话本,传遍天下,无人不知!”

    “名望之隆,文气之盛,纵是大儒也黯然失色!”

    一阵赞叹过后,梁萧低下头来,已是忧心忡忡。

    “然而此人行事颇为桀骜,放肆非常,胸中更有沟壑,图谋甚大!”

    “十五年前,父皇当朝,正是春秋鼎盛之时,听闻他之名声,又恰逢科举开考,便下旨点名,要他上京赴试!”

    “然而他却不做理会,旨未接,人未见,宣旨的太监只能原封不动的返回,气得那晚父皇大发雷霆,但最后却不了了之,竟未拿他问罪。”

    说罢,梁萧抬起头来,望向那么僧人:“大师可知为何?”

    僧人一笑,平静说道:“因为他大势已成,羽翼已丰,便是陛下也不敢轻易下旨拿他。”

    “是啊!”

    梁萧点了点头,苦笑说道:“此人在郭北县,开办书院,有教无类,广收学子,又创出文气事农,文气事工,文气事医之法,在金华各县,乃至江浙各府,大行耕种之事,年年风调雨顺,大获丰收。”

    “以此为资,投入发展,不仅令那郭北书院日益做大,其门下的商会镖行也通行南北,遍走各方,日进斗金,富可敌国,更有充实资粮,哺育百姓,助益民生,已成体系,良性循环,日新月异,稳步做大!”

    “时至今日,郭北书院,已成天下第五大书院,若抛去底蕴积累不谈,光论学子数量,那甚至是天下第一大书院。”

    “他李留仙,不仅名满天下,还桃李天下,甚至有一派宗师,万世师表之势!”

    “此外,他还交游广阔,天下文坛,均仰其名,好友众多,拥趸更是无数,那积雷山鸣霄观石法王,还有那百鬼林阴山观阴山道,两位道法真人,皆是他至交好友,为其背景,仗势撑腰。”

    “甚连他自身,都有剑仙之名,相比二道,也不逊色多少!”

    “此等人物,此等根基,纵是父皇,又能如何?”

    梁萧苦笑一声,抬起头来,竟是开门见山,问向僧人:“大师,你说……他会反吗?”

    渡行

    “这个……”

    僧人听此,也是一怔,随即苦笑摇头:“难说!”

    梁萧听此,亦是苦笑:“是啊,难说,难说啊!”

    确实难说。

    倘若此世,没有修法,乃是一个由帝王主宰的平凡世界,那不用说,他肯定会反,必定会反。

    哪怕他本人没有帝王之心,他手下的那些人,也会求着他,推着他,甚至逼着他,坐上那个位置。

    体量到这种地步,大家都没得选择。

    要么成,要么败!

    要么位登九五,荣华富贵!

    要么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没有第三种可能,其他人也不会给他第三种可能。

    但这个假设并不成立。

    此世有法,可做修行,练就神通法术,寻觅长生道果。

    帝王,并不能主宰一切,也不是最高贵,最强大的存在。

    力量,掌握在修者手中,而修者又以三教为尊。

    纵是帝王,没有三教支持,没有修者效命,那也不过一尊无用的神像。

    此外,帝王之尊,还要担负万民之力,既是护持,也是拖累,根本无法修行,寿命也难增长。

    所以,只要有得选择,没有哪个修者会舍弃自身道途,跑去当什么皇帝。

    这李留仙才高八斗,名满天下,又修飞剑之法,隐有剑仙之名,未来成就真人,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太可能舍弃自身道途。

    可他不当皇帝,以郭北书院的体量,未来无论何人上位,都必定会动手打压,甚至不惜代价,将其覆灭。

    这样的存在,哪个帝王能够放任不管,不做制衡,任其发展,无冕称王?

    他会屈居人下,受人摆弄,忍气吞声的过活吗?

    显然不会。

    梁萧做过调查,深知此人脾性,那叫一个强横霸道,唯我独尊!

    依照梁萧猜想,此人将来,只有三种可能。

    第一,身死族灭,这不用多说,就是失败结果

    第二,落子争龙,幕后称尊,推出一个帝王来,自己与郭北书院隐居幕后,乘势发展,最终成为三教道统那般的存在,万世流传,经久不衰。

    第三,坐守一方,划地为王,不参与争龙之事,但也不让别人踩到自己头上,做一个宣调不听的土皇帝,就如各大道门一般,虽然要割让出部分利益向新皇低头妥协,但也不失为存身之法。

    三者之中,第二的可能性最大。

    起码梁萧是这么认为的。

    以此人的手腕魄力,还有郭北如今的基业体量,梁萧不相信,他会甘心做一个小小的土皇帝,偏安一隅,与世无争。

    这不符合他的行事作风。

    要知道,近年来,此人行事极为凶悍,以郭北为基,向金华府外,大肆发展,铁血扩张,与之为难者,不是被他提剑说服,就是被他提剑斩灭,各方势力无不避其锋芒。

    为此,他自身连战强敌不说,积雷鸣霄与百鬼阴山两观道统,都与人斗了几场,其中还有道释二门的正法真人。

    倘若有心偏安一隅,行事怎会如此极端?

    所以,梁萧甚是担忧。

    忧那李留仙,也忧那石法王。

    外界传闻,两人并非师徒,而是忘年挚友,八拜为交,情深义重。

    为此,鸣霄观那位石法王不仅多次出面,为其震慑各方势力,还邀来同为至交的百鬼林阴山道,两名道法真人一起与前来为难的修士斗法辩经,最后甚至轰杀了两人。

    连镇压兰若鬼蜮的长荣真君都被他们惊动,亲自出面说和,才没有让事态进一步升级。

    可见两人关系之深。

    他们是否义气深重,梁萧不知,但他可以肯定,他们的利益高度捆绑,倘若将来李留仙争龙成功,那鸣霄观与阴山观必为天下大宗,道门显贵。

    如此,自己这个陈朝九皇子,前去鸣霄观,还能求到灵丹吗?

    怕是希望渺茫。

    这让梁萧深感无力。

    其实,灵不灵丹,他并不是很在意,反正吃了也没有多少效果。

    真正让他感受难受的这种绝望,这种大厦将倾,积重难返的深沉绝望。

    这大陈,他梁家的大陈,当真没有希望了吗?

    梁萧目光一颤,随即抬起头来,望着面前的僧人:“大师,如今局面,唯有一人可解,能否告知于我,渡行圣僧究竟在何处?”

    僧人望着犹若溺水之人,紧抓救命稻草的梁萧,幽幽一叹:“此事我当真不知。”

    虽然早知道到了答案,但听他这么说,梁萧还是有些失魂落魄。

    他将最后的希望,也是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那个人身上。

    那人……渡行圣僧!

    当年,他父皇,当今宪宗皇帝即位之时,虽有雄心壮志,但面对英宗留下的烂摊子,也是积重难返,无可挽回。

    直至后来,一名僧人,来到京城。

    那名僧人,法号渡行!

    一入京城,他便上佛门大寺,与诸位大德高僧论法辩经。

    一辩三日,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只知他离开一寺,又至一寺,三月时间,踏遍京城各大佛寺。

    最终,佛门之力,被其整合,各寺高僧以他为表,上各大道观论法辩经。

    这一辩,整整三月,道释二门九次论法辩经,渡行一人便胜三位真君,释门力压道门,大获全胜。

    随后,渡行入宫,代表佛门,相助少年天子,除权臣,斩奸佞,重整朝纲,重振国势。

    助宪宗重掌朝纲之后,被封为“圣僧”的渡行大师又率佛门各寺高僧与十方佛众云游天下,降服各地肆虐横行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魉。

    寰宇随之一清!

    宪宗亦在佛门大力支持下,施行新政,重整山河,终得中兴大治。

    可以说,没有渡行圣僧,就没有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宪宗皇帝。

    可就在数年前,统领佛门,支持天子的渡行圣僧,却突然宣布闭关,从此消失无踪。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