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 第8节(1/1)

    外国海员也愿意换给他们,因为下船之后只能用外国的钱换外汇券,不可以直接兑换人民币。

    这意味着那些外国人只能在友谊商店和海员俱乐部等接待外国人的地方消费,而那些外国人又想去其它地方玩,去别的商店买东西。

    这种行为不只是投机倒把,也违反国家的金融政策。

    不过韩渝只是一个修船开船的民警,并且今天才真正上班,对这些并不关心,笑问道:“你这是在找船,还是在等船?”

    “本来是等船的,十天前说好的那条船没回头,到现在都没来。鸡蛋跟大米不一样,天气这么热,不能放太长时间,只能在河边找船。”

    “我天天在河边,我帮你留意。”

    “谢谢了。”

    “不用谢,举手之劳。”

    韩渝说的是心里话,毕竟这位确实不容易,甚至很可怜。

    十几岁就背井离乡去北疆做知青,好不容易跑回上海有家却不能回,连两个亲哥哥都把他拒之门外。

    相比之下,自己虽是在船上长大的,但比他幸福多了。

    黄江生则觉得这个小公安有意思,似笑非笑地说:“我上午在白龙港汽车站门口见过你。”

    “是吗?”

    “你上午是不是骑自行车去的,穿的是不是制服?”

    “你还真见过我,我上午是去过。”

    “话说你是男公安,怎么穿女公安的制服?”

    “啊……”

    黄江生笑看着他问:“胸口不一样,你不知道?”

    韩渝猛然想起老章同志上午的笑容,再想到自己穿着女民警的制服,居然兴冲冲跑去拍照留念,顿时哭笑不得。

    钱从哪儿来

    油舱里有点油,不知道放了多久,并且进了水,肯定不能用,让人家一起抽走。

    收污油的老板不但给了十块钱,走前还帮着冲洗了下几个舱室。

    修机器就是拆,在拆之前要收拾出能够分门别类堆放零配件的场地。

    白龙河上正好有好几条收废品的小船,他们把收来的瓶瓶罐罐都堆到了河岸上。

    韩渝干脆找来一对收废品的老夫妇,请人家帮着打扫,承诺把清理出来的废品都送给他们。

    舱室里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少,船员舱里有床有柜子,储物舱里有锈迹斑斑的钢丝绳,蜘蛛网般的电线虽然老化了,但里面有铜有铝。

    收废品的老夫妇闲着也是闲着,从船上拿来笤帚簸箕帮着干活。

    忙到太阳落山,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条小拖轮里竟收拾出一大堆垃圾。

    把工具放进船舱,锁上舱门,打道回府。

    老章已经下班回了四厂供销社,指导员估计开完会直接回家了。

    徐三野今晚值班,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韩渝身上脏兮兮的,先上楼回宿舍拿肥皂、塑料盆、毛巾和干净衣裳去水房洗澡。

    大热天,洗凉水澡。

    指甲里全是污渍,洗了近半个小时。

    正穿衣服,楼下传来摩托车的引擎声。

    穿上干净衣服下楼一看,徐三野正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

    “蒋局,真花不了多少钱,再说执法艇修好,你们将来用得肯定比我们多,大不了我不刷公安字样,到时候我们一家做一个牌子。你们执法时挂你们的牌子,我们去江上巡逻时挂我们的。”

    “什么没这个先例,我们合作一下不就有先例了么,这是互利互惠的事。而且你们只要出点钱,又不用出人。我这儿有人开船,南通航运学校毕业的,维护保养都会,好好好,我等你消息。”

    又是要研究研究,估计又没下文。

    跑了一天,一无所获,徐三野一肚子郁闷。

    韩渝不知道他心情不好,抬起胳膊轻轻敲了敲敞开着的门:“徐所,拖轮机舱积满了油污水,我让人家抽走了,人家给了十块钱。”

    徐三野抬头问:“人家帮我们抽油污水,还给我们钱?”

    “他们抽回去有用,好像能提炼出什么油。”

    “留着做伙食费吧。”

    “你有没有带饭,没带饭我帮你一起做。”

    “正准备跟你说这事呢,我带了一袋米。回来时路过四厂,买了一斤猪头肉,放在车斗里,拿上去做吧,等会儿一起吃。”

    有肉吃当然好,但韩渝想想还是忍不住问:“徐所,你帮我借的警服是不是女式的。”

    “管那么多做什么,能穿就行。再说你的工作是修船开船,又不需要办案,不穿制服都没关系。”

    “好吧,那我先上去了。”

    年纪小没人权,连制服都只能穿女式的,韩渝真有点小郁闷。

    二楼空着一个房间,完全可以做厨房。

    韩渝不想把宿舍搞一股油烟味儿,中午就把煤球炉,电饭煲锅,碗瓢勺和大米、油之类的东西搬了过去。

    中午把大米饭煮成了稀饭,要吸取教训,不能放太多水。

    淘好米,用电饭煲蒸上米饭,往中午封的炉子里加了一块煤球,坐上一壶水,一边等火上来,一边摘上午在白龙港买的小青菜。

    取出从姐姐家带的咸鸭蛋切了三个,连同所长买的猪头肉,先搞两个小凉菜。

    等米饭蒸差不多了,在煤球炉上用小炒锅清炒了一份小青菜。再用从姐姐家带的咸菜和早上买的豆腐,做了一大碗咸菜豆腐汤。

    把做好的饭菜端到楼下接待室,上楼拿碗筷,想想又把电风扇搬了下来,一切准备妥当,喊领导吃饭。

    徐三野走进接待室一看,郁闷的心情顿时飞到九霄云外,回办公室拿来两瓶啤酒,坐下笑道:“三菜一汤,手艺可以!”

    “其实就炒了个青菜,烧了个汤。”

    “味道不错。”

    徐三野拿起筷子吃了一口青菜,随即用筷子打开啤酒,往韩渝面前一放:“这是上次值班时买的,就剩两瓶,正好一人一瓶。”

    啤酒既不甜也不辣,有股子馊水味儿,一点都不好喝。

    韩渝实在想不通人们为什么喜欢喝这种酒,连忙道:“徐所,我不喜欢喝啤酒。”

    “真不喝假不喝?”

    “真不喝。”

    “好吧,那就多吃点肉。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点。”

    “谢谢徐所。”

    徐三野举着瓶子咕噜咕噜喝了两大口,拿起筷子问:“拖轮弄上岸了。”

    韩渝端着饭碗笑道:“中午拖上岸的,吴经理帮我找了两条挂桨船,帮着把拖轮拖到船厂,又帮着弄上了河滩。”

    “麻不麻烦?”

    “吴老板那儿有两台卷扬机,河滩也不陡,不麻烦。如果拖轮有动力,都不用卷扬机拉,可以直接冲滩。人家顶着太阳帮了两个小时忙,我把你给的烟都发了。”

    “应该发,我办公室还有几包,等会儿拿给你。”

    “好的。”

    这是为公家办事,用不着客气。

    徐三野吃了一口腌得冒油的咸蛋黄,问道:“这么说明天就开始修机器。”

    韩渝早想好了,因为涉及到作息时间,正准备汇报,连忙道:“天气太热,白天机舱里不能进人。我打算利用早凉晚凉,早上四点起来去修,修到八九点回来。下午四点半去修,修到七点收工。”

    大白天进机舱,搞不好会中暑。

    徐三野点点头:“行,就这么安排。”

    想到爸爸有时候靠港卸货装货能找到公用电话,韩渝小心翼翼问:“徐所,所里的电话外面能不能打进来。”

    “能啊,我们这是邮电局装的电话,又不是局里的内线电话。”

    “我等会儿抄下号码,告诉我姐。以后家里要是有什么事,就可以给我打电话了。”

    “可以,我回头去找一部电话,往你宿舍拉根线,装个分机。”

    “用不着这么麻烦。”

    “不麻烦,老李和老章的办公室也装了。我不可能天天坐在办公室,不然出去办事,电话打进来没人接。”

    徐三野端起啤酒,想想又提醒道:“电话费很贵,没特别重要的事,最好只接不打。”

    韩渝急忙道:“我知道。”

    这条小咸鱼真懂事……

    想到小咸鱼明天就正式开始修船,而一开工就要购买各种零配件,徐三野沉吟道:“明天我再去找下吴经理,你需要什么零配件,请他先帮着买,回头一起跟他算账。”

    “这样最好,他知道哪儿有得卖,省得我跑来跑去。”

    “咸鱼,你估计修好要多少钱?”

    “六七千。”

    就是对局里而言,六七千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求人不如求己,徐三野喝了一会儿闷酒,猛地放下啤酒瓶:“打击,必须要打击!”

    韩渝吓一跳:“徐所,打击什么?”

    “打击违法犯罪。”

    “谁违法犯罪了?”

    “肯定有人违法犯罪。”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