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88 第43节(2/2)

    “要是以后咱们村也这么漂亮就好了!”

    院子铺了水泥地,留了五个平方泥地打算种东西。

    ……

    而宋盈君的玻璃温室,也都种上蔬菜了。

    但没请的,也都陆续来参观了好几轮,都喜欢得不行。

    每种蔬菜都划成一块块,区分开种。

    “盖的不是火砖,但比火砖的好看多了!”

    就这些天,她已经收到了接近一万块的系统奖励!

    宋盈君得到的系统奖励特别多,尤其是割禾,10块钱一平方,她一收到系统奖励就按提成给了苏美兰四百块。

    临走的时候,村长喜滋滋地跟宋盈君说——

    新房盖好之后,卫疆和宋盈君又摆了好几桌酒席请相熟的乡亲来,大家热闹热闹。

    “跟你商量个事啊,看你愿不愿意,如果你愿意,咱们就跟上头申请,出资资助你家的自留地那块,当然得等你还完田之后,在那也建一个玻璃大棚,做试点!”

    她大部分时间,就跟着村里派来的技术人员,在家里的田里种东西,控制温度看着烧煤,观察院子旁边的农作物的生长好坏,方便改善自留地的那个棚子。

    这个宋盈君知道,所以她没把西红柿种进去,没买西红柿苗。

    宋盈君听到她们语气里的羡慕和向往,还担心她们心里有落差,万万没想到她们的结论是——

    “你家厕所还有自动冲水呐!还建了个什么池?”

    两姐妹当然不知道宋盈君说的是真话,但听到有人支持自己,又高高兴兴地玩去了。

    “哎呀!化粪池!小的,咱们村头那儿也有一个,咱们那条路的共用的,收粪车隔一段时间就来掏粪水呐!”

    她的玻璃温室刚种上东西那天,村长和村支书就带着潘正平和一行领导过来参观。

    宋盈君在镇上的店基本让苏美兰看店,生意一直红红火火的。

    宋盈君的时间富裕,跟盖房子的工人积极沟通,院子的电线和水管都按宋盈君的要求,铺的暗线,院子盖好的时候,家里有自来水,还全屋包括外院子都电,但愣是一条电线都看不着,露出来的只有插座盒。

    【参与建设玻璃温室:100/平方】

    几个房里也做了大大的玻璃窗,配上厚厚的绿底碎花窗帘,想看外面的风景时把窗帘拉开,睡觉时就把窗帘拉上。

    他们都觉得宋盈君这个方法好,来问成本的。

    “还有很多很多馆!”

    室内还是红方地板砖,宋盈君本来也想铺大格的黄绿马赛克地板砖的,但是她觉得太花了,而且价格也不便宜,最后还是没铺。

    厨房灶边面向院子内的那面墙,做的全落地玻璃。

    中秋国庆一过,天气渐渐地凉了下来。

    宋盈君家里的田在苏美兰的照料下,田里的禾长得特别好。

    这茬禾一割,又该还地了。

    也是苏美兰提醒的:“茄子,黄瓜分块种到一起,另一头种菠菜和小青菜,其实还可以种包心菜,但种黄瓜那头就不能加进西红柿,要发虫的!”

    “那以后咱村也有科技馆!”

    “咱村也在修路了,以后肯定也会这么漂亮的!”

    最重要的,是宋盈君的玻璃温室也终于盖好了。

    苏美兰都高兴坏了,她见村子里有些房子已经没什么人住,还说也想在村里租间房子,打算迟些日子问问村长看能不能租。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卫疆开的存折让宋盈君拿着,他说:“放进咱们存折的也差不多一万了,你看着买,我没意见。”

    镇上店里的事不用宋盈君操心。

    宋盈君果断说:“买,是不是还是一块钱一股?我存折有一万,你那儿有多少?”

    宋盈君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举动,还能带动全村的改变,心里也高兴,马上点头:“我愿意!”

    宋盈君忍不住跟她们说:“一定会有的。”

    除了大白菜和萝卜,宋盈君还种上了黄瓜,茄子,菠菜和小青菜。

    还真让旁边小卖店的胖姨老板娘说中了,她们跟工商局和街道达成一致,多给点卫生费,把店后面那截巷子也盘了下来,在那儿也摆上桌子,宋盈君还给每桌配上大的遮阳篷,不是刮大风下大雨都没问题。

    宋盈君发现,她只参与进一点,系统就给她发奖励了——

    我就喜欢厨房那块大玻璃,厨房可光亮可干净舒服了!”

    “按我说卫疆和盈君家最气派还是厕所!顶上有水箱,一拉绳就能冲水!地上那铺的叫啥……马赛克,一格格的可漂亮了!”

    宋盈君感慨,以后卫家涌比现在的市里更好呢,就是她现在也不确定,这个以后会不会提前到来,毕竟很多事对比上辈子,都提前了。

    卫家娣和宋子君那阵子天天都说市里的路多干净多漂亮,科技馆多气派。

    “宋盈君同志,领导们说你这个玻璃棚建得真好!”

    院子外墙还是粗糙的凹凸面,但是一看就是重新上过漆的,配上新铺的瓦项,虽然房子一看跟原来还是差不多,但是细看,却不一样了。

    ”

    12月中的时候,卫疆打电话来问她:“还记得吴家承吗?那个房地产公司的业务员,他说他们公司的股票正式对外发行了,问咱们还买不买?”

    “试点成功了,再申请,在咱们村多建个十几个玻璃大棚!争取全村能种的地都建上,那咱们村,以后就能被政策托着起飞了!”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