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88 第52节(1/2)

    郑月英顿时来了气,脑子一时不清醒就说漏了嘴,说卫疆是因为没分着他老子留的金条,就故意巴着间破院子。

    卫疆这才知道这事,他虽然没跟大哥二哥再要金条,但这结就这么结下了。

    老大又气老二没管好自家媳妇,不想再跟他们来往。

    更戏剧的是,后来拆迁的时候,卫疆跟在旁边看,正难受老院被拆呢,好几个人就挖出个卫疆老子留的箱子。

    两个大男人搬着还有点吃力,卫疆没想太多,箱子一搬上来就自个儿打开了,结果里头是一箱子的金条!

    这事儿后来在村子里都传了个遍,当时村子里的人都拿了拆迁款,还有回迁房,谁也没眼红卫疆。

    结果老二眼红了,还把这事儿跟老大说了,这俩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又舞到多年没见的卫疆面前,说要把箱子里的黄金平分。

    卫疆还一直计较着当年他们瞒着他没分金条的事儿呢,当然不搭理他们。

    这俩兄弟后来在卫疆事业有成之后,还一直逢人就骂卫疆没良心。

    这些事,上辈子宋盈君都是一一看在眼里的,可以说她跟卫疆都各自经历了自己的至暗时刻,都见过家人最丑陋的嘴脸。

    利字当前,再亲的人都能背刺你。

    ……

    宋盈君陷入了上辈子里的记忆里,恍了神,卫疆在屋里头喊她她才反应过来,手都冷僵了。

    卫疆明显心情不好,说:“家里不缺这口腊肉,你别把手冻伤了。”

    他脸色还是不太好看,轻轻地拉过宋盈君的手揣怀里暖着。

    宋盈君没说话,双手慢慢回暖,她没像别人那样劝卫疆“再怎么说也是一家人”。

    这种都是场面话,针没扎自己身上不知道多痛,宋盈君经历过,她知道,如果连她也对卫疆说这种话,那卫疆得多难受。

    她说:“要不我把那腊肉挂回他家吧。”

    卫疆明显有点愕然,神情开始松动。

    宋盈君知道她猜对了,说:“我天黑再去挂,咱不要他们的东西!”

    卫疆看着媳妇一脸的小得意,忍不住笑了,怀里的手捏得更紧。

    媳妇眼睛被屋里烤的火照得光亮,亮他感觉心头都热乎起来。

    正月十五,一大早村子里各家各户的惊叫声都炸开了。

    大伙儿一觉睡醒,都发觉自家地里种的瓜果蔬菜全都翻了个倍!

    吃完早饭的功夫,全村都在讨论,自家种的东西都跟村尾宋盈君和卫疆家的玻璃棚一个样,都打双地长!

    苏美兰从外头听完各路消息,惊奇地跑到宋盈君跟前跟她分享。

    她说完,发现宋盈君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顿时好奇起来:“老板娘,你就不觉得这事儿神了么?!你咋能这么淡定呢?”

    宋盈君说:“之前我这温室棚打瓜果的时候,不是有测泥土的专家来过么,他早说了,咱村的土肥,特别,气温对了瓜果就结得多,正常。”

    昨晚种田系统就弹了新的升级通知,她可点亮全村的土地,被点亮过的土地农作物种出来的瓜果产量翻倍,点亮那刻即时生效。

    可以说昨晚她点亮的时候,全村的农作物就已经是翻倍状态了。

    她可没觉得有什么奇怪,她也懒得装,但对苏美兰还是得有套科学点的说法。

    苏美兰恍然大悟:“哦!我说你都不觉得奇怪呢,那咱村这风水可真好!”

    她没把宋盈君的反常太放心上,兴奋地分毫自己吃到的另一个瓜,笑得贼兮兮地说:“听说就卫家老二的地没啥变化,郑月英今儿见着人跟她提这事她就骂,噪子都骂哑了。”

    宋盈君笑笑没说话。

    这就对了,她没点亮卫老二家的地。

    冬天本来能长的蔬菜就少,村里人虽然都眼馋宋盈君的玻璃大棚,但自家地里能种啥长啥心里还是有点儿数的,所以冬天一般就种点大白菜。

    但毕竟是大冬天的,还真没几个人真种太多,毕竟没指望地里能有多好收成,单纯不愿意让地荒着。

    眼下这地里一股脑地全窜多了一份,有人高兴,自然也有人慌。

    村里头除了迷信活动大伙儿爱找海边老婆子之外,其他大小事基本找村长没跑。

    现在老婆子跑路了,全部人都把目光转向了村长。

    村长这天早饭刚吃完,推着车刚准备去上班,家就被村民们围了。

    他一边推着车一边听大伙儿说他们家的情况,一边应着:“都别着急上火啊,一个个说,我一个个记记录。”

    人群中有人一把把他车把捏住,说:“快别推你这破车了,赶紧记录!”

    很快这人又被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手薅走,后头的人喊:“让村长到大队办公室去,这大马路上咋记录!”

    村长带着村支书和一众村干部在大队办公室里忙活着记录一个上午,最后大家的结论是,这情况跟村尾宋盈君家她的地情况很像,但又不太像。

    像是主要是农作物都是双倍的长。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