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88 第85节(2/2)

    宋盈君给店里买了三洋的卡带机,还买了不少港台歌磁带,接上音响,让领班记得不要让歌停下来。

    最近杨晶莉和卫国到咖啡馆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这里有不少老板都是去过香港的,觉得跟香港的冰室还挺相似。

    卫国:“人的本性都这样,再加上这店做优惠,那么便宜一个套餐,谁看见不想去试试。”

    试业期间搞优惠活动,优惠的套餐就写在一个小黑板上,标上价格,做了个三角撑立在门口显眼的位置,吸引了不少路过的人。

    她眼珠一转,说:“你说咱们等她开业的时候,要不要送个花篮过去呀?”

    杨晶莉:“你这话我赞同。”

    杨晶莉显然不满意他这种反应,撇撇嘴:“反正到时如果她敢抢我生意,菜单上有蛋糕,我肯定会出手的。”

    于是他们的担心就都消停了,只剩下好奇,好奇这家店选了这么个位置,到底能不能打破以前的店的“三个月亏本”、“半年倒闭”的魔咒。

    卫国觉得烦,拿起手里的报纸翻看:“随你……惠州那边的事还不够你操心的。”

    开业那天,宋盈君不可免俗地请了舞狮队。

    卫国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没安好心,他想了想,说:“看情况吧,咱们准备一个,如果没什么人送,我们给她送一个过去充充场面,毕竟也算是亲戚一场。”

    家里孩子有保姆和司机照顾和接送,两人不用操心,就每天都坐落地窗边“等着看好戏”。

    之前卫国因为没能留住杨津这个客户,还被老丈人好一顿说,最近他在老婆的牵线搭路帮助下,拉了不少惠州那边的地产商的贷款,银行的账目好看了不少,总算是赢回了老丈人的好脸色。

    杨晶莉一听,心情顿时又轻松起来:“有什么好操心的呀,那边很多香港做房地产的都涌进去了,我爸爸银行也给那边放了很多钱呢,迟点会更好!”

    杨晶莉天天看着宋盈君进进出出,嘴里也没好话:“你弟弟这个老婆,那衣服套裙天天换,鞋子包包也是变着花样的搭,不知道的还以为开夜总会呢。”

    杨晶莉一来就坐在落地窗边最角落的位置,她的店这个位置是个凸出去的半圆位,离宋盈君的店最近,一眼就能看到进出宋盈君的店都是些什么人。

    得知宋盈君要开业,两人就更有看热闹的心情了。

    杨晶莉:“江城人就是什么热闹都爱瞎凑,什么店开了都进去试。”

    宋盈君跟每个来的客人解释:“现在店里是试营业期间,优惠力度比较大,等到正式开业那天也有短期活动,活动过后,饮品需要单独点,也有套餐,但是价格没有现在那么优惠。”

    杨晶莉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还有想买房找她贷款的,她都拿自己的私房钱放了出去,最近收利息都收到手软,心情好得不行。

    只不过他们还是觉得,跟自家的酒楼没法比,跟旁边好几间的咖啡馆嘛,也不是同一个类型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卫国:“也不知道你天天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过几天那门口不就没人进去了嘛。”

    卫国不以为然:“菠萝包算什么西点。”

    不过这样一生他们也就放心了,反正不会跟他们抢客,冰室能吃什么呢,能有他们热辣滚烫的饭菜好吃么,不能比的。

    杨晶莉听完,笑得特别开心。

    宋盈君试菜,主要试两样——炒牛河和丝袜奶茶。

    卫国也忍不住笑了声:“就怕她缺这一个花篮,新开业,多不好看。”

    其他的菠萝包倒还好,只要用料差不多,包面起酥的菠萝皮就能做好。

    但炒牛河和丝袜奶茶,真的是要有点功夫才炒得出来。

    本来宋盈君还估摸着要费一番唇舌,但没想到大部分客人都表示理解。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服务员很容易找,就是厨师比较困难。

    顶上有带灯的古铜吊扇,墙上也有打木框的大菜单,菜单还是白底白字,还贴了些现在流水的香港明星歌星的海报。

    卫国表面不愿意,其实心里也好奇,他的这个弟弟和弟妹开的店,到底能不能搞出一个名堂来。

    里头的桌椅都是木桌,有木桌椅卡座,还在其他空间放着折叠桌子和电镀折叠椅,全都是木质边,绿色皮质的靠背和椅垫,地板是花砖。

    卫国没把这放在心上:“你管她穿什么呢,我也不知道你在这里看什么,他们不是做冰室嘛,关我们什么事。”

    十月底,宋盈君终于请到了合心意的厨师,她的“幸运冰室”正式开始试业。

    这个时候,还没有“试业”这种做法,宋盈君算是开了个先河。

    杨晶莉哼了声:“冰室你以为就吃吃炒牛河和奶茶呀,她请人是要做这两道菜,可是正宗冰室是有咖啡的,还有菠萝包和法兰西多士,勉强算是西点了。”

    卫国最近是每天中午,下午茶和晚饭时间都被拉来这里坐着,两人还打包了饭店的晚饭到他们店里坐着吃。

    盖在招牌上的红布扯下,杨津和卫疆就摆上早早准备好的开业花篮。

    卫国:“冰室的档次本来也没多高。”

    至于装修么,整体门面是木质的,招牌是白底红字,门框镶了点绿色的瓷砖。

    跟江城其他的冰室比嘛,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反正就是不构成威胁。

    杨晶莉因为惠州那边的房越来越多人买,收入越来越多。

    杨晶莉:“把港式冰室的档次都拉低了。”

    杨晶莉笑得更开心了,连声说:“好呀好呀!那我们准备一个,不行就两个吧,不缺这个钱。”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