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她只想吃瓜看戏 第61节(2/2)
小路子毫不在意鹧鸪的不忿,笑盈盈地请几个丫鬟去回廊旁边的水榭里吃茶。
张月盈在船舱角落寻到了一个滚灯,莹莹的灯火自薄如蝉翼的糊纸透了出来。她知晓这种灯,里面有个小机关,把蜡烛放在上面,无论怎么摆弄,都只会一圈一圈地转,不会掉下来,烧到纸质外壳。
画舫内,张月盈步入其中,只觉差点儿被晃瞎了眼。目之所及皆是盏盏高悬的灯笼,这些灯无一部奇巧万分。兔子灯外边披了层细绒,宛若真的一般;波斯的琉璃灯以各色琉璃碎片拼凑而成,金丝连缀,上面的图案有些抽象;六角纱灯上绘各类人物故事,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其中一盏灯面上绘得竟是《金钗记》里的场景。
“有什么不合适的?”鹧鸪不解。
沈鸿影笑笑:“儿时同老师学过一点儿,也只能画到如此,不及那些书画大家远矣。”
特别是这个走马灯,黑白笔墨间有一种说不清的韵味,远胜过其他。
走马灯上的笔触与其他花灯上的一模一样。
夜风骤起,船舱内的烛火均晃动了一下。
他刚刚叫她什么?
她沉吟片刻,开口问:“不知这些都是那位大师的杰作?”
“你把它修好了!”
沈鸿影没有把滚灯送还到张月盈手中,反而将他拎着的那盏走马灯递给了她。
不客气的比喻,在张月盈看来,它就像漂浮在汴河上的一只硕大的电灯泡,亮得惊人。
张月盈顿了顿,垂眸扫视了一番,却看出了这盏灯与其他花灯的不同之处。
“不。”沈鸿影语气认真,“是重新画了。”
沈鸿影仅扔下这一句,弄得张月盈有些摸不着头脑,索性和不去琢磨里面有什么含义。
“那就好。”
小路子察言观色,似是瞧出张月盈心中所想,解释道:“这艘画舫当年被先帝赐给承恩公府,今日暂时被殿下借了过来。请王妃殿下移步入内一观。”
张月盈低头瞧了眼手里的帖子,观这笔触,和帖子上的绘画多半出自同一人之手。
张月盈咬住了下唇,眼珠转了几圈,想了好些话来掩饰尴尬,“殿下的画技真是出人意料。”
灯的骨架都一模一样,只是外面多涂了层清漆。
突然,沈鸿影道:“那阿盈可还满意?”
灯火照映下,沈鸿影回望着张月盈,眸中似有淡淡水色。
谁准他那样唤她了?
阿盈?
摆弄了滚灯半晌,张月盈玩心大起,轻盈地往前一抛,滚灯落在地板上,骨碌骨碌地滚去,撞开了一道刺绣门帘。
滚灯兜兜转转停在了他脚下,青年俯身捡起,随后朝着张月盈行来。
“殿下……”张月盈顿了顿,“你刚刚唤我……?”
张月盈顺着小路子所指的方向瞧去,映入眼帘的是条仅有一层高的画舫,整个画舫外涂红漆,反射着淡淡的光泽,最令人瞩目的还是从船舱自内而外透出的耀眼光芒。
话说得谦虚,可张月盈只从里面听出了满满的凡尔赛。
张月盈东张西望着向前走去,几个丫鬟方欲要跟上,小路子拂尘一扫,往前面一拦,几个丫鬟便被挡在了船坞上。
少顷,她惊喜道:“这是之前大表哥送的、后来被雨给淋坏了的那盏走马灯!”
张月盈一时间恍了神,有些反应不过来。
“好玩吗?”他柔声问。
这画工比徐向南的不差了,还一点儿,骗鬼呢。
张月盈小心地踏上甲板,靠近再打量了一番画舫的外观,船沿的扶手都有金色的描边和花鸟彩绘,可见这艘画舫并非民间之物。
沈鸿影习以为常说道:“阿盈啊,我听何大姑娘、冯二姑娘均如此唤你,难道就我唤不得吗?”
张月盈朝外望去,瞧见的是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银白发带在风中轻轻飘浮,沈鸿影一袭白色襕袍,半束着头发,手提一盏走马灯,伫立在船头的甲板上。
画里的元素过多,张月盈有些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正是玩乐的时候,何必为难自个儿。
旧纸已揭,新纸已换,改头换面后,岂能称为旧物。
看灯、玩灯欢了,竟然把请客的主人都给忘了,张月盈难免有些汗颜,但还是诚实道:“花灯类目繁复,可在这画舫上便可观尽,十个人里有九个都会流连忘返。”
张月盈这才端详起走马灯上的绘画,上面的绘画更加写意,旋转了一圈才知是一幅长卷,画里苍山暮远,山寺悬铃悠悠,寺中人同局对弈,倏尔拨云见雾后,便是浪浸斜阳,楚天开阔,然大雁却不曾孤飞。
杜鹃却听懂了,轻轻扯了扯鹧鸪的衣袖,附耳在她耳边说了几句,鹧鸪这才不情不愿妥协,狠狠瞪了小路子一眼。
道今夜花前月下,二人独处,丫鬟们跟进去,叫什么事。
“路总管,你这是何意?”鹧鸪皱眉,对此不满。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我画的。”
小路子处变不惊道:“劳鹧鸪姑娘想一想,你们跟进去是否合适?”
上百盏华灯如昼,少女在船舱内来回游走,几乎迷失在了这片灯海之中,满目无不流光溢彩。
他偷偷往画舫内瞄了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