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1)

    他决定不再下山,就留在行宫里保护哪吒的神像,提防变故。

    等到事情结束,他想和哪吒一起回东海看望父王,告别后再同去寻姜子牙。

    行宫内杂事也不少,敖丙帮忙接引香客,经常听到外界的信息。

    大部分都和朝歌相关。

    苏护之女苏妲己入宫后迷惑纣王,祸乱朝纲,犯下许多骇人听闻的罪行。

    司天监杜元铣因揭露宫中有妖气而被处死,上大夫梅伯进谏纣王不应荒废朝政、宠信妲己,被处亦“炮烙”酷刑。

    连姜王后都被苏妲己陷害,惨遭剜目而死。

    桩桩件件,骇人听闻,连翠屏山这等偏远之处都有人议论。

    外头风云变幻,商朝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再过不久,姜子牙就要被委以重任,修建鹿台了。

    算算时间,等哪吒复生,姜子牙估计已经逃离朝歌,他们多半要直接赶往西岐。

    敖丙觉得这样也好,不必去朝歌那种是非之地。

    在所有的传闻中,最令敖丙不安的,是申公豹当上国师的消息。

    哪吒的确杀死了申公豹,挫骨扬灰,没道理又出现在朝堂。

    敖丙发现,凡是重要的节点,走向几乎都会让前世一样。

    封神大战定好的天数很难改变。

    既如此,那哪吒的复生是否也……

    敖丙尽量控制自己不胡思乱想。

    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要护住哪吒!

    七夕将至,行宫内关于姻缘的祈愿突然增多。

    先前“求子”的香客们吃过后山的草药后,陆陆续续都传回了好消息,这让求缘的香客们也信心倍增,连外地的信徒都闻讯赶来,想在翠屏山烧一炷好香,讨个吉利。

    进山的信徒很多都是正值妙龄的姑娘,不少年轻小伙子也跟着凑热闹。

    人一多,总有合眼缘的,若是门当户对,媒婆一登门,事儿也就成了。

    哪吒倒还真没掺和过,佳偶天成,都是命定的缘分。

    不过,敖丙近期有些苦恼。

    或许是香客太多的缘故,总有人掉落帕子、香囊之类的东西。

    他挨个将人叫住归还,嘱咐大家要小心,这种事却还是频频发生。

    到最后,敖丙无奈,亲手做了个“留意随身物,切勿遗落”的牌子立在前后院,把殷十娘逗得直笑。

    “殷伯母为什么笑?”敖丙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很是纳闷。

    来福杵着扫帚,叹道:“愿使大人呐,您没发现能捡到东西的,就只有您一个人吗?”

    这阵子,总有姑娘和小厮们打听关于敖丙的情况,殷夫人曾交代过不许他们乱说。

    估摸着那些人是实在没法子,才会以物寄情吧。

    来福说的,敖丙还真没注意过。

    他觉得大概是自己眼力好。

    敖丙立的牌子还挺有用,从那之后,物品掉落的情况当真有所改善。

    但除此外,还发生过一件蹊跷事。

    那天敖丙折了几支桃花,想供在哪吒案前,忽听来福站在祈愿树下“哎呀”一声。

    走过去一看,竟是有条祈愿的红绸忽然破裂,掉到了地上。

    敖丙不解,捡起布条,纳闷这红绸向来结实,怎会破得这样零碎。

    他简单拼凑了下,依稀瞧见那上面写了“愿使”两个字。

    嗯?居然是和他有关的?

    敖丙来了兴趣,正打算把碎布拼全,忽然一阵风刮过,将碎布连同掉落的桃花瓣通通卷到了墙外。

    缠绕在敖丙身上的红绫骤然拉紧,猛地将他拽入殿内。

    来福见怪不怪,拿起扫帚继续干活。

    敖丙身上的红绫一直都在,可旁人都看不见,连殷夫人也一样。

    像方才那样忽然被拉走,更是时有发生。

    无人知晓其中原因,不过有一点,任谁都能看懂。

    三太子殿下,真的很喜欢这位愿使。

    翠屏山虽不险,夜间也很难行,香客们大多都赶在黄昏前进山,有心诚的信徒想要久留,则会被安排在客房住。

    这一日亥时,院门忽然被敲响,守门的小厮刚躺下,打着哈欠坐起来,还以为是风晃的。

    外头静了静,再次传来叩门声,听着还是位姑娘。

    “请问,有人吗?”

    那声音娇滴滴的,好不可怜:“奴家前来给三太子进香,祈愿父母身体康健,奈何山路不好走,崴了脚,这会子才到,听闻三太子最是慈悲,可否请里面的仙童开开门,让奴家有个过夜的地方?”

    邪祟

    小厮犹豫着应了一声, 点上盏灯走到院门前,透过门缝往外看。

    “姑娘,就你一个人吗?请你站远些。”小厮警惕道。

    平日没事时, 殷十娘常给大家普及安全知识, 例如深夜叫门不要轻易开云云。

    就像戏文里唱的那样,有些妖怪会化身成美貌女子引诱男子相会,就为吸食阳精、增进修为。

    还有匪徒会故意派弱不禁风的小娘子去借宿,等主人家开了门再一拥而上, 将财产洗劫一空。

    总之,这种情况危险度极高,必须要万分警惕。

    门外的姑娘是农家女打扮,手里拎着个坛子, 身上脸上都是泥土草叶,很狼狈, 像是摔过跤。

    听见小厮的命令,那农家女也不恼,乖乖站远几步, 软声答道:“就奴家一人。”

    小厮:“你是哪里来的?”

    农家女:“奴家姓柳,住在杏花村,家里是酿米酒的!您瞧?”

    说罢, 她把酒坛拎近,递给小厮看。

    “杏花村……哦, 我记得,是有一户卖酒的人家, 你爹叫柳老栓对吧?”小厮长了个心眼,故意说错。

    “您记岔了,我爹叫柳老实, 他酿酒三十多年,在附近还挺有名的。”柳姑娘纠正。

    “诶呦,对对,瞧我这记性!”小厮不再怀疑,打开门栓,放她进来。

    柳姑娘朝他歉然一笑,很是腼腆,衣着朴素,一看就不是那蛊惑人心的妖女。

    小厮将门重新关好,接过酒坛,引她往后院走,连声责备她行事莽撞:“现在这世道多乱呐,你一个弱女子,怎的这般胆大!”

    “有道是‘心诚则灵’,三太子神威,定会保佑奴家安全。”柳姑娘一瘸一拐的,双手合十,虔诚道。

    “你这……咳,倒也是!不是我夸口,自打三太子行宫建起来后,这附近都太平得很!哈哈,不怕姑娘你笑话,才刚我还以为是邪祟打门呢!后来一想,谁敢呐!那些腌臜东西敢来这,岂非自寻死路?!”

    小厮满脸得意。

    柳琵琶神色尴尬,浅笑附和。

    该死!这厮说话专往她心窝里戳!

    要不是家里姐姐逼得紧,她才不来这要命的地界!

    欠嘴的东西!

    等料理完正事,姑奶奶立刻嚼碎你脑袋!

    近来香客多,恰好剩下最后一间客房。

    小厮安排她住下,问过她的脚伤,表示明早会请殷夫人过来看一看。

    临走时,他又特地嘱咐她夜间不可在行宫内随意走动,尤其不能靠近主殿。

    “咱这位三太子脾气大,最不喜人夜间搅扰,你规矩些,可千万别惹事啊。”小厮提起这茬,脸上变颜变色。

    柳琵琶心里一惊,想将人叫住再多问些,忽然想起姐姐提醒过“切勿操之过急”,又硬生生忍下了。

    等小厮离开,柳琵琶在屋里也没做甚奇怪举动,简单洗漱后,还像模像样地对着虚空祈祷一番。

    “求三太子显圣,保佑奴家父母康健,等明天早起,奴家再去给您烧头一炷香。”

    她法力不算高,看不见行宫内的红绫,但她能感觉到灵力波动。

    自打夜幕降临,就有股灵力徘徊在她周围。

    柳琵琶不敢大意,老老实实爬山,为有借口多留宿几日,还狠狠摔了一跤,尽职尽责地扮演农家女的身份。

    哪怕是现在,那股灵力仍未消散。

    不止如此,屋外似乎还有人在监视。

    柳琵琶闭眼躺下,心中叫苦不迭。

    这行宫内的防备也忒森严了,姐姐就是偏心,此等难事非要推给她干!

    怎的就不叫那雉鸡精来呢?

    迷惑纣王她也会啊!凭什么不让她进后宫!她到底哪里比九头鸡差!

    柳琵琶撇撇嘴,委屈入睡。

    盘桓在屋内的红绫倏然撤走,敖丙又耐着性子等了会儿,见那女子不再有动静,才收起云涛锤。

    不怪他提防至此,实在是这姑娘来得太诡异了。

    殷十娘开的安全小讲堂他也听过,越琢磨越觉得能对上。

    可那姑娘身上实在探不出妖气,难道真是来进香的善人?

    敖丙去前院叫住看门小厮,拿过柳琵琶给的米酒,仔细检查。

    他善识毒,前世哪吒往他酒里下药都能一眼看破,这会儿反复品验,也看不出端倪。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