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状元郎的小妾 第190节(2/2)
寻真:“好。”
卷宗末尾处,列着参与此案处理的官员署名。
他越想越觉得其中蹊跷,若那两个女子真是姨娘和丫鬟引儿,那无论如何拿着画像搜寻,自然是徒劳无功。
此事唯有陈安知晓,从未向旁人提及,那就是——
潘竞:“那竞舟必定对苏州城极为熟悉了?正巧我从未去过,届时便劳烦竞舟带着我四处游玩一番?”
但有一点让陈安百思不得其解,若姨娘真的还活着,为何不来找爷呢?
片刻,一位身着绿色官服的青年走进正厅,目光一扫,定在潘竞身上,道:“子尚,许久未见。”
年终汇报的准备工作就更多了,寻真耗费一周,将昆山县一年的治理情况,税收、农业生产、司法案件等各方面的数据,整理成册,交给潘竞。
寻真心想,这两人还认识呢。
还有,院后偏门叠放的三块石头。
当时,陈安还让丫鬟们试过,她们都翻不出去,这才认定是凶手所为。
这次,看着范岂的痴样,潘竞确定了。
陈安回想那两具焦尸,面目全非,烧得连骨头都露出来了,当时他们又是如何判定其中一具就是姨娘的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潘竞瞧着范岂这副发愣的模样,心道,范岂这人,莫不是还惦记着他那位“灵仙”姑娘?
两人坐着马车去,第二日傍晚入苏州城。
不过……这甄善美是真像缮之那小妾!
潘竞随手翻了几页,道:“此次岁末奏报,竞舟与我一同去吧。”
处理完手头公务,陈安凭借记忆,绘出寻真和甄凌的画像,随后又寻人打听昆山县的官吏。
那时,第二日火扑灭,陈安便即刻派人抓那两个丫头,几乎动用了所有人手,甚至将画像交予城门兵差协查,两个女子,本就惹人注目,按常理说不可能抓不到,可最终还是让她们逃脱了。
刑部。
他神色严肃起来,拿起烛台,凑近卷宗,逐字逐句仔细地看,直至看到末尾。
每至季度更迭,潘竞都需向苏州刺史汇报工作,季度汇报递交文书即可,到了年终,便需本人过去。
夜色深沉,陈安正挑着灯,整理各类案件卷宗。翻到前段时日轰动朝野的死刑案件时,他随手翻开,瞄了一眼,这一眼,视线便凝住了。
可这般毫无根据的推测,他也不敢贸然告诉谢漼。陈安纠结良久,还是决定,先自己派人调查,等有眉目,再去拜见谢漼。
如此一来,所有怪异之处便能说得通了。
潘竞起身行礼,笑道:“怀逸,早听闻你在此地,今日可算见到了!”
陈安中的是三甲同进士,闻喜宴、游街等活动都没资格参与。所以两人之后就没碰见的机会。
想到这里,陈安只觉得头皮发麻,全身鸡皮疙瘩骤起。
那时听闻,潘竞心中就猜,莫不是范岂一直没忘那人,才守不住这么好的亲事。
陈安凝视着卷宗,上面的字虽刻意调整过,可细微之处,却与姨娘的笔迹极为相似。
可有一件事被他彻底忽略了。
范岂的眼神投向寻真,怔怔的,说不出话来。
门子早已在城门口候着,见他们到了,上前迎接,引他们到子城。小吏将寻真二人带至正厅,请他们稍作等候,仆人们奉上热茶与点心。没过多久,小吏走进来说,刺史大人因家中突发要事,无法亲自接待,便让长史代为相迎。
陈安越看越心惊,他跟了谢漼十三年,再熟悉不过他的字迹。至于寻真,她又会时常写些采买清单让瑞宝去办,陈安也多有过目,自然认得她的笔迹。
陈安后又通过吏部铨选,在刑部谋得主事一职。
“几乎可以确定”……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竟还胆大包天,参加了科举?
会不会,姨娘根本就没死呢?
陈安,也正是承安,脱籍后他便改回原名,此后一心苦读备考,巧的是,他下场的那一届,正好与寻真撞上。
虽潘竞这些年被扔到了边境,可京中的瓜是一个没少吃,自然知谢漼那妾室亡故后,谢漼悲痛欲绝,还突发心疾。也知道范岂后来与王家孙女和离,连儿子都送给了王家。王家为了补偿他,便给他疏通关系,为他谋得了苏州长史这一职。
接着又问,“听闻竞舟曾在青麓书院问学?”
潘竞和寻真一去,便让主簿和县尉暂代管理县中事务。
而寻真看到承安后,在会试放榜时也曾留意过名字,因承安改了名,寻真便没发现。
不过是依据焦尸的身形,以及从其中一具焦尸身上掉落的簪子。
寻真:“嗯,我在苏州城住过两年。”
陈安心中登时生出一个大胆的猜想。
有好几个名字,陈安看着,脑海中不禁浮现了会试结束那日,他偶然瞥见的熟悉脸孔。
也跟着行礼:“长史大人。”
姨娘曾有偷溜出府的“前科”!
当下惊得冷汗直冒。
是真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