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富则安(重生) 第43节(2/2)

    两日时间找回了三个掌柜四个账房,若干个伙计,于是先把其中三间先开起来,余下四间,正是张老二张老三分走的那四间,本来他们的账就已经拆分得差不多,铺子也早就关张了几日,索性先雇人。

    陆珈道:“这个真灵么?”

    秋娘接连接济了李家几次,李奶奶身子骨已经见好了,正在下地补鱼网。

    沈轻舟藏银子的地方陆珈已经去看过,是在一家江西人开的票号里,果然是个稳妥的地方。

    寒暄过后,秋娘与李道士夫妻唠起家常。

    陆珈便安排起来:“我打听过了,唐兴寺后头住着个老秀才,学问还行,自己开着个私塾,明儿咱们带着谊哥儿去拜访拜访。

    早知道这样他还不如留在京城抱孩子!

    刘贵提醒了陆珈,从前被张旗解雇的那些个张老爷子的老人,若是真诚信可靠的,倒都可喊回来用着,如此既有利于提升谢家的口碑,也能让铺子的生意迅速回归正常。

    天还没亮,他就被逼着即刻下函给潭州知府,着令潭州那边从严审判何氏逼良为娼及买卖良民一案。

    如此周到细致,秋娘再无不应之理。

    那一日可热闹了。

    “全都按照你的要求办完了,沈公子现在可满意?”

    “谊哥儿从前读过几年书,先让老秀才把他的书本捡起来,日后边走边看,有合适的机会再给他访个好老师。”

    ……

    李婶原本在张家当厨娘,张家没了之后,还没找到事做,便在帮着李道士画符。

    在京城看着梁家吃饱了官场倾轧的苦,秋娘原本是不赞成谢谊读书的。

    翌日一早就带着谢谊去寻访那老秀才,这边厢,陆珈却与之前谢谊学徒的老账房先生说好,日后谢谊上晌读书,夜里学作账,便劳驾一下账房先生夜里给谢谊留个门,陆珈这边则多给些师父钱。

    若是当上了举人的娘,哪怕家徒四壁,像之前张家这样的,压根就不用怕。

    陆珈插不上话,静静坐了会儿后就拿起了旁边的符袋来看。

    张旗状告苏家的口供被摆到郭翊眼前那夜,郭翊睡得正酣,沈轻舟愣是让何渠唐钰一左一右把他从床上架了起来。

    可是她女儿这么出息,不愧是尚书府的小姐,所以龙生龙,凤生凤,她的话一定有道理。加之手上有着这么大笔的家产,她分出一半给陆珈当嫁妆,剩下一半还得他们自己打理。谊哥儿读些书,好歹比如今强。

    有了功名,自然这大笔家财也有办法守住了。

    便问:“又要上哪里去寻老师?”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扎扎实实忙了三日,这日下晌,陆珈先到了刘喜玉铺子里,封了份大礼,感谢刘大当家拔刀相助。可刘喜玉不在,陆珈把东西放下,也就回来再取了另一份礼,到了李道士家。

    李常掏出脖子上他自己挂着的:“像这个,当初我可是磕足了九十九个头……”

    沈轻舟看完了判文:“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能给百姓主持正义,是你的福气。”

    这老先生叫刘贵,原先跟过张老爷子许多年,后来被张旗给挤走,自从得知张家倒了之后,也颇为气顺,打听到陆珈打算自己开铺子,便也想到谢家来帮工。陆珈再乐意不过,如此既解决了铺头上账房用人的事,也解决了谢谊的学徒,一举两得。

    陆珈就问:“要怎么个敬法?”

    她不急着拿,等沈轻舟过来。

    这特么!……怎么连他们县内的民间纠纷也让他这个堂堂的钦差插手?

    娘俩问候了几句就入内去见李道士和李婶。

    下晌好不容易歇会儿,谢家的人又来状告张旗了。

    “嗐,这不就是看你诚不诚心么。要说它灵,它也灵,说它不灵么,它也不灵。咱得敬着些菩萨。”

    正好李常回来了,他顺口道:“你今年多病多灾,改明儿让我爹也给你画个符挂着。”

    “而阿娘也成了官户娘子,寻常人也欺负不到您的头上了。”

    说到底,总归得让他们有个依仗,陆家将来才能放心啊。

    租出去的那间铺子暂时收不回来,但张家这边总共七间铺子可是全在她手上了呢。房契地契全移交了,铺子买卖还在延续,但是陆珈不想用张家的人,所以这几日全关张,忙于雇人。

    然后又马不停蹄地整理有关苏家的犯罪证据,天还没亮就开始升堂,在苏家人时不时搬出来的后台面前把苏明幸审了个底朝天。

    得知张家这边全部消停,郭翊拿着县令呈上来的判文找到了沈轻舟。

    便二话没说,收下之后道:“不管将来做不做官,考个秀才,便能减去赋税。若是考中了举人,不但不用交税,官府还有钱给呢。

    陆珈便请秋娘这位张家原配嫡出的姑太太出马,一个个去联络这些人。

    猫在槅扇后头看的正过瘾,沈轻舟一巴掌拍在他的肩膀上,又让他亲自监督县令全程办妥此事。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