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富则安(重生) 第238节(2/2)

    小道士忙道:“龙虎将军府吴大将军日前为即将过寿的老母亲求符,师傅怕是忘了,老夫人寿日在,道观之中陈师叔送口信进来,请师父定夺。”

    林池连忙称是,这边厢便让小道士去把吴老夫人的生辰八字要过来。

    沈博便摆手:“不必害怕,我并非兴师问罪。只是……”说到这里他又止住,似微微叹了一气。

    到了早膳时,严颂就打发人入宫去联络高洪。

    严夫人自然是更为忙碌了,府里虽然家底厚,但一夜之间要拿到几十万两银子,不是开开库门就有的。绝大多数的家底都分散在各处,如此便就得号令人马连夜打底。

    正因如此,陆璎这样的闲人自然无人注意。更何况过后不久,陆阶就亲自登门来了。

    等他一碗粥下肚,去的人就两脚生风地回来了!

    严府这一夜无人入眠。

    杨伯农一时不明白他何意,不敢贸然回话。

    杨伯农见状遂道:“我家大人仰慕太尉大人风采已久,时常期盼大人能拨冗到过府来坐坐。回头若大人得闲……”

    林池便接在手上,瞄了一眼纸上的字,他举起桃木剑的手略略在半空顿了顿。侧首望了一眼皇帝,他又将这生辰八字噗地刺于剑刃之上,一手掐诀,一面念念有词。

    “是何良方?”

    天亮之后严梁兄弟到家,一个成功打发人出城把信送去了东南,一个则已经把三十万两银子筹备齐全了。

    严颂转身打开了面前堆得高高的几个大木匣子。

    “如此之快就撞上了这等日子,看来天不亡老爷!——速备厚礼一份,存入高公公在永盛银庄的账上!

    皇帝说道:“吴家在西北丧生了两名子弟,吴老夫人乃为英烈之母,占据不了多少时间,给他画吧。”

    “所以皇上上晌是不得闲的。

    钱筹到了,却还差最后一步!还得看皇帝的闲暇。

    林池上前:“皇上若觉以往之丹药效力不足,贫道倒有一方,皇上不妨试试。”

    小道士把手里的纸递上:“陈师叔已经嘱托弟子带过来了。”

    皇帝为求长生不老之术潜心修道数十年,每月初一十五的炼丹之日必不可缺席。

    林池道:“当下正忙,代为皇上炼完丹药,自然会为大将军办到。”

    皇帝道:“既为求平安符,无生辰八字入符,如何奏效?”

    沈博眉头聚着郁色,待他出门之后才折回来与易喆道:“让人备车,我要去趟吴将军府。”

    林池怀抱拂尘:“老夫人的八字今年与北方犯冲,而紫禁城位于正北,皇气盛隆,以老夫人之命格恐难以承受。皇上念及吴家护国有功,贫道也不敢有误,故而方才禀明天尊,焚烧避之。”

    沈博点点头:“改日定当拜访。”

    缺了谁还能缺太子?

    他啪地又把盖子盖上,拿起旁侧的翟冠,拍拍上头并不存在的灰尘后,端正严肃地戴了起来。

    忽然有小道童由太监引着走进来,看了一眼盘腿坐在蒲团之上的皇帝,然后跪下来。

    严夫人喜极而泣,当即打发人下去办事。阖府人等也尽皆贺喜起来!

    太监道:“道观里的陈济道长有话捎进来请示林道长。”

    ……

    小道士下去。

    但每每这个日子又意味着离永生更进一步,所以皇帝心情总还不错。

    严颂在书房里接待了他,无非是各怀目的地交流了一些皮毛。

    “多给些!礼多人不怪,没有人不爱钱的!”

    林池道:“陛下万岁!”

    严颂闻言心口顿松。

    是啊,有谁会不爱钱呢?

    杨伯农笑着离去。

    林池垂首默语。

    皇帝便轻轻抬了抬手。

    念咒做法完毕,他将这生辰八字凑近三味真火烧着了起来。

    严颂房中整夜亮着灯,严梁兄弟也直到天色大亮之后才一前一后的回来。

    皇帝回头看了他一眼,摆手道:“也罢。朝堂军政,你一个出家之人本也不该议论。”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但炼丹到午时过后皇上必会出来,高公公让老太爷先到内阁候着,时机一到就可入宫见驾了!”

    “禀老太爷,高公公说,今日林道长观过星象,算出是开坛炼丹的好日子,已经在乾清宫布了法阵。

    一股腐朽的味道扑面而来,他已经分辨不出这是什么时候存下来的了。但是日光照射在白花花的银票上,顿时有如反射出了耀眼的光芒,依然晃花了人的双眼。

    十多年前白云观道长林池以一味丹药医好了皇帝多年的偏头疼,从那以后便被皇帝奉为仙长,每月都要选个日子给皇帝开坛炼丹,多年来除去皇帝躺于病榻之上的日子,其余无有中断。

    此时侧殿之中烟雾缭绕,皇帝与林道长已然就位。

    皇帝松开盘着的腿,站起来,于炉鼎之旁踱步:“西北大定,但阵朕年余以来,却时常感到困倦。往年所制之丹药,似乎已难以维持。”

    即便是天子,也不能免俗!

    皇帝撩眼:“何事?”

    出来这一路无语,一直走到前院停车之处,沈博才似斟酌般道:“你家大人与轻舟私下往来有多久了?”

    皇帝闻言缓道:“西北鏖战十余年,终获大胜,确然须皇气盛隆才得如此。”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