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薛家长子 第101节(2/2)

    “算是吧。”薛虯顿了一下,说,“前几日燕郡王找到我,说他对宝钗有意。”

    他与薛虯又是好友,即便日后与宝钗没了感情,看在薛虯的面上也不会太为难于她。

    且这位少年不止出身好,他自己也有本事。他与薛虯同岁,今年才十七,但已经科举中举了,肉眼可见的前途一片光明。听说人品也端正,是许多人看好的乘龙快婿。

    这位少年的父亲便是如此,他通过科举入仕,因为在户部当差,渐渐成了新帝的拥趸,新帝登基后他也跟着水涨船高。据薛虯所知,他们家也有人投在太子、二皇子,包括五王爷和七王爷门下。

    这可真是没想到!

    薛虯只扫了一眼便收回视线,在薛母对面坐下,说道:“宝钗的婚事暂时不要提了。”

    薛虯耐心地等她调整心情,过了一会儿,薛母没忍住笑出了声。

    见薛虯点头,她笑意更盛。

    但是……

    绵溪李氏乃是世家,跟薛家和贾家这种发迹还不到百年的所谓世家不同,绵溪李氏绵延了数百年,历经几朝而不倒,在前面两朝曾极尽风光,是真正的世家大族。

    而梅家见薛家如此看重宝琴,果然也更为郑重,把六礼和婚礼的规格都悄悄往上提了提,这便是后话了。

    不过这手段并非谁都可以用的,若家族没有多少能量,还敢玩两面三刀这一套,主公立刻便能教他们做人!

    薛母手里正拿着一个,薛虯扫了一眼,便见这少年长相俊秀,出身绵溪李氏。

    那可是燕郡王!龙子皇孙,太后的养子,当今皇帝最喜欢的弟弟。宝钗嫁过去就是王妃之尊,他们家也能算皇亲国戚了!

    况且宝钗自己也向往富贵权势,这桩婚事岂非正合她的心意?

    虽然这些女孩儿来日未必能成为她的好友,但即便是普通相交,也有个说话的人,还能叫梅翰林多几分忌惮。

    “好好的怎么就不提了?好人家可不等人,不抓紧定下来,转头就被别人抢走了。”薛母不解,“可是有什么不妥?”

    家世低微的苦,她已经看自己夫君与儿女受过了。不希望宝钗与她的儿女再受一遍。

    到了正院便见薛母坐在软榻上,炕桌上摊开一摞纸页,她正兴致勃勃地翻开。见到薛虯回来还冲他招招手:“你也来看看,我瞧着有几个不错的。”

    薛虯离开后,薛母兴致勃勃地跑去小道堂,向薛父和薛家的祖先说起这桩好事,在里头念了半日的经,这才心满意足地出来。

    薛虯心中呵呵,薛母还不知道宝钗的心气儿又变了,比起从前一味追求权势,现在她更希望做手握权柄、拨弄风云之人,燕郡王当真未必是她心中的好选择,这个贵婿能不能真落到他们家还真不一定。

    作为被薛母带去的小辈,宝琴也收到了很多善意,还认识了好几个同龄的女孩儿。

    又叫人拿宝钗的嫁妆单子来。早在宝钗四五岁时,薛父薛母便开始给她攒嫁妆,看到什么好东西便添进去,薛虯和薛蟠也是如此,十来年下来也积攒了不少。

    薛母:“?”

    “倒没什么不妥,只是宝钗的婚事我有旁的打算。”

    细细想来,竟是样样周全,再好不过的婚事了。

    这话薛虯没有说出来,薛母到底是传统妇人,要是知道宝钗有这般“大逆不道、离经叛道”的想法,恐怕以后都睡不好了,左右宝钗心里有成算,且由着她去便是了。

    薛母抬起头,脸上带着藏不住的笑意:“九……燕郡王真是这么说的?”

    虽说薛母背地里也会问宝钗的意见,但那也是背地里,明面上还是不能这么干的。

    元春之机

    这日薛虯下衙归家,先去给薛母请安。

    虽然随着皇室对世家的打压限制,李氏的影响力逐渐变低,但不代表他们便沉寂了,百年世家的底蕴不容小觑,李氏仍旧人才辈出,每朝都有儿郎站立于朝堂之上。

    这是大家族常用的手段,令儿郎们分别投到不同主公门下,不管哪一位上位,都有他们家族的一席之地。虽然必定要舍弃一部分人,却可保家族长盛不衰。

    方氏感激得不得了,再没想到薛母能为她们做到这份上。若没有薛母的带领,宝琴哪里有这样的机会,由不得她们不感激。

    去了几回宝琴便发现,薛母在宴会上地位很高,即便身份比她高些的贵夫人,对她的态度也很和善,身份低的更不用说了——虽然她们所在的宴会,身份最低的也比梅翰林高。

    薛虯:“……”

    十分冷酷,但也十分理智。

    ——譬如曾经的薛家。

    按照薛母原本的打算,再这样攒两年,等到宝钗成婚时再添补一些,便是一份相当丰厚的嫁妆。

    她茫然地看着薛虯,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薛虯把当日情况细细与薛母说了一遍,随着他的话,薛母逐渐回过神来,却用手撑住额头,许久说不出话来。

    若换一位皇子,薛母可能还会担心宝钗受委屈。但薛母虽然没有见过燕郡王,却听说过不少关于他的事,知道他文武双全,品行端方,是个舒朗君子。

    单从条件上来说,这少年与宝钗也算相配。

    “什么打算?”薛母先是狐疑,随后眼睛一亮,“莫非你有更好的人选?”

    唯一担心的便是皇上与太上皇是否能答应,又埋怨薛虯:“你怎么叫王爷去问宝钗,哪有女孩儿家掺和自己婚事的?”

    但她也是看着薛父如何小心筹谋,不得不低荣国府三分,只为求得他们的权势庇护;看着薛虯如何殚精竭虑,只为他们家能改换门庭;就连宝钗自己,也是因此才筹谋入宫。

    本以为能和李家这样的家族结亲已经很好了,但是李家又如何能与皇室相比?万万没想到宝钗这般争气!

    薛母并非势力之人,但女儿能嫁入高门,她自然更加高兴。她当初便是低嫁,虽然与夫君恩爱一生,也没吃过什么苦,还得了三个贴心的儿女,自诩并不后悔。

    薛虯上前几步,便见纸张上都是少年画像,在空白处写了他们的出身、年纪、性情、本事、家里情况等等。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由此可见李家的底蕴和家族儿郎们的本事。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