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发家致富 第142节(1/1)

    磕巴了半天,他终于想起来。

    “贺明珠!”

    小白杨侧过身,阳光洒在她的脸上。

    “是我,我就是贺明珠。”

    终于钓出这尾大鱼了!

    巩副矿长顾不上和小厨师纠缠,转而将目标对准了贺明珠,单刀直入道:

    “这食堂是你开的?”

    贺明珠微笑道:“不是哦,这是一矿内部食堂,怎么会是我开的呢?”

    巩副矿长逼问道:“不是你开的食堂,为什么煤矿人家的厨师和服务员会在食堂上班?”

    贺明珠作思考状。

    “可能是个人职业规划吧……毕竟在公家单位上班,有编制,有劳保,总比在个体户饭店强呢。”

    这话是当初一矿饭店的人挖角冯解放和田润花时说的,此时被贺明珠原样奉还。

    巩副矿长被噎了一下。

    他没想到面前这个小姑娘居然这么狡猾,当着他的面,面上还能不露一丝痕迹。

    要知道就算是老狐狸张副矿长在被他问到面上,心中震荡时,也会泄露在表情上。

    但贺明珠却是轻飘飘的,似乎什么话都不能让她有所动摇。

    面对这个似笑非笑的小姑娘,巩副矿长火气上来了,重整旗鼓。

    “既然食堂不是你开的,那你来干什么?你是一矿职工吗?谁允许你进来的?!”

    他说话时粗声粗气,加上常年当领导养出的气势,不明所以的人还真会被他这两句吓到。

    但贺明珠没有。

    “虽然我不是一矿职工,但我是食堂顾问,我想,顾问应该有权来工作地点现场指导吧。”

    “顾问?”

    巩副矿长咄咄逼人地追问道:“什么顾问?”

    贺明珠笑眯眯地说:“食堂还能有什么顾问,当然是做菜顾问呀。”

    巩副矿长不信,冷哼一句:“食堂大师傅多少年的经验,还需要你个丫头片子做顾问?”

    话音未落,一道苍老的声音插入。

    “我需要。”

    冯解放气喘吁吁赶了过来,气都没喘匀,就急忙接过话。

    田润花紧跟在他身后,紧张地看着面前几人对峙的场面。

    方才是她见情况不对,急忙跑去喊冯解放过来的。

    冯解放对巩副矿长说:“贺老……贺明珠同志在厨艺方面的造诣更胜一筹,我需要她的帮助。”

    贺明珠感激地冲冯解放点点头,接着,她对巩副矿长说:

    “听到了吧,我确实是食堂顾问呢。”

    没想到这个老厨师宁愿自污、也要吹捧贺明珠,巩副矿长恼羞成怒了。

    “你们当我是傻子吗?什么食堂顾问,什么职业规划,分明都是谎话!”

    巩副矿长声色俱厉地怒吼,声音响彻了整个食堂。

    “敢在一矿干这种投机倒把的营生,我要让人封了你的食堂!”

    这句话并不是威胁,他有权力,也有能力强行关闭食堂。

    闻言,冯解放、杨冬梅、田润花脸上纷纷露出担忧的神色。

    巩副矿长吼道:“你这个体户竟然敢跑到公家单位撒野,我要报警把你们都抓起来!”

    太吵了,贺明珠揉了揉耳朵。

    “好吧好吧,我承认,食堂确实是我开的。”

    她承认了!

    巩副矿长心中狂喜,可下一秒,他又听到贺明珠说:

    “但个体户这个词,不适合用在这里呢。”

    她不避不让地迎向巩副矿长狐疑的目光,笑着说:

    “我们食堂可是大集体性质啊。”

    红帽子还是红鞋子(修……

    这个食堂是大集体性质的?

    巩副矿长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当即反驳道:

    “你在说谎!你一个体户开的食堂怎么可能是集体性质?!”

    谁不知道厂办大集体是由国企开办的,用来安置国企职工的子女和回城知青。

    厂办大集体有且只有一个上级领导,那就是出资兴办的国企。

    个体户开的食堂怎么可能会是大集体?这明明就是胡说八道!

    巩副矿长逼视着贺明珠,咄咄逼人道:

    “你别想在我面前撒谎!老老实实回答,是谁让你在矿上开食堂的?你腐蚀了哪个国家干部?!”

    贺明珠却不慌不忙道:“您没必要这么激动,巩,副矿长。”

    她特意强调了“副”字。

    “我们食堂的开办经过了正规流程,办理了合法手续,全程都在阳光下,没有一丝见不得人的地方。您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随意指责,实在很不恰当。”

    巩副矿长冷笑一声:“你还想狡辩?!”

    “是不是狡辩,您问问老矿长就知道了。”

    贺明珠说:“而且据我所知,和新食堂情况相似的大集体企业,在矿务局内还有许多家。”

    当提到老矿长,巩副矿长冷静了些,语气也不再具有强烈攻击性。

    “你是说,矿务局还有个体户掺和大集体的?”

    “那不是掺和,是承包。”

    贺明珠严谨地更正了巩副矿长的说法。

    “您可能不太清楚,由于大集体亏损严重,给国企持续造成巨大经济压力,不少厂矿就将集体企业转给私人,把这个沉重的包袱甩了出去。”

    巩副矿长狐疑地看着贺明珠。

    他当然听说过矿务局内有单位把自办的大集体企业转给私人经营,这不算什么稀罕事,就连一矿,也有领导在班子会议上隐晦提出将几家严重亏损的大集体扔出去。

    毕竟这些大集体企业当初开办时是基于政治目的和社会效益,政治挂帅而不是经济挂帅。

    在没有廉价易得的乐的年代,社会上过多的待业青年不仅影响其家庭内部的和谐,而且会造成社会的不安稳。

    因此,为了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国家广开就业渠道,其中就包括允许子女顶班。

    但在独生子女政策还没有推行的年代,普通家庭的孩子数量经常是两个以上,上限不论。而可以顶班的父母工作最多才两个,其余孩子依然没有工作。

    而开办集体企业就成为了解决待业问题的重要办法。

    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国企开办大集体企业,街道开办小集体企业,集体经济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了。

    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

    一般企业是确立经营方向和经营方式、并且开始盈利后,才按照需求招人,换句话来说,就是可着脑袋做帽子;

    而集体企业却是先确定要解决多少就业,才去考虑要做什么

    业务,帽子都做好了才去找脑袋。

    这也就导致大集体企业在开办初期本身没有造血功能,需要依赖开办的国企来输血。

    尽管有的厂办大集体在度过初期困难时期后,成功摆脱依赖,能够自负盈亏,循环造血。

    但对于大多数集体企业来说,这根与国企相连的“脐带”却是在三十年后都无法摆脱。

    而国企也不得不背负起这个越来越沉重的包袱,直到再也无法负担。

    八十年代大量兴办的集体企业,直到三十年后,才在政府的主持下开启了一场厂办大集体改制,将这个生长在国企身上的巨型畸胎瘤彻底切除。

    三十年,一代人的黄金期就这么过去了。

    1984年的人们或许无法预料到集体企业改制这么久远的事情,但在当下,对于只出不进的集体企业,一些国企已经在想办法甩包袱了。

    其中就包括了一矿。

    巩副矿长虽然知道矿领导们有心效仿矿务局其他厂矿,把矿上开办的几家大集体都转给私人,但他不相信,或者说不远相信,会是贺明珠拿到了食堂。

    他怀疑地看向贺明珠。

    贺明珠说:“巩副矿长,您没必要这么看着我,虽然食堂是集体企业,但我可没占矿上的便宜。换句话说,一矿才是占便宜的一方,可算是把包袱甩出去了,矿领导们不知道有多乐呵呢。”

    巩副矿长问道:“你有什么证据?”

    贺明珠干脆地说:“有合同,但不能给你看。”

    巩副矿长下意识问道:“为什么不能给我看?里面内容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贺明珠狡黠笑了。

    “当然没有,我就是不乐意给你看,不行吗?”

    听到贺明珠的话,旁边几个人不知谁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了声。

    巩副矿长气得脸都红了,指着贺明珠“你、你、你”了半天,说不出完整的句子。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