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发家致富 第155节(2/2)
虽然是师徒关系,但两人的关系却并不好。
与此同时,新食堂对矿
偶遇行人,冯解放小心地远远绕过去,以免碰到拦路抢劫的家伙。
毕竟,人少就意味着事儿少,谁不喜欢上班闲着呢?
“好小子,我就知道你是个好的,和老冯不一样!”
面对突如其来的竞争对手,闲散已久的旧食堂乱作一团,一时间竟不知要如何应对。
事情闹大后,矿务局派人下来调查,这才将这颗食堂毒瘤拔了出来。
新食堂收饭票!
虽然他这一把老骨头,还骑着辆破自行车,一看就没什么钱,但说不定人家想从骨头缝里榨油呢。
毕竟,一个卖不出去菜的食堂,其存在的本身就是矿上对内部食堂的扶持了。
饭票收的多,食堂结算时的金额就高,食堂职工每月到手的效益工资也拿得多;饭票收的少,结算金额就低,食堂职工的效益工资也相应变低。
这条下班路他走了二十年,闭着眼睛都知道一矿大门朝哪儿开。
走到大门时,门房的门卫从窗口探出半个身子,冲他打招呼。
刘师傅脸上这才露出点满意之色,铁砂掌般的大手重重拍了两下冯师傅的肩膀。
下班路上,新食堂的同事纷纷向冯解放打招呼,冯老头推着自行车,乐呵呵地一一回应。
两人相识十余年,彼此见证对方从中年到老年,虽然不是同一科室的同事,但也在日复一日中,完成了从面熟到熟人再到朋友的转变。
这场战役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当刘师傅问冯师傅要不要去新食堂上班时,要是冯师傅流露出一丝半点去新食堂上班的意思,不等他付诸行动,就会被旧食堂的人撕成两半。
这个时间,外面已经没什么人了,安静得让人心慌。
可现在新食堂的开办就不一样了——
门卫玩笑道:“我明儿一早就去你们食堂找你,要是拿不出豌豆黄的话,以后我天天上车棚拔你气门芯!”
食堂八点关门,他九点离开,明天五点就又要来上班,每日如此,辛苦却也充实。
在新食堂出现之前,由于一矿内有且仅有这一家食堂,没有竞争对手,即使饭做得再差、服务员态度再恶劣,矿工们也没得选,不得不将饭票都花在旧食堂上。
美味的菜品,干净的环境,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最关键的,比旧食堂更加便宜的定价。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事,矿上将食堂从拨款制转为结算制,也就是说,矿上每月向职工发放一定数量的饭票,职工用饭票在食堂买饭,而食堂按收到饭票的数量和矿上结账。
幸运的是,旧食堂不会倒闭,职工的工资不会受影响,只是从今以后,额外的效益工资就没有了。
兵败如山倒,旧食堂毫无还手之力,临时抱佛脚都来不及。
工们的吸引力大到超乎所有人想象。
究其原因,当初冯解放被迫提前退休、让大儿子接班,离不开这位徒弟的推波助澜。
“冯师傅,下班了?”
哄堂大孝
“冯师傅,明天见啊!”
因此,听到这问题,冯厨师赶忙撇清自己。
“冯师傅……”
当初被迫退休的时候,冯解放还以为这辈子没机会再回来了,没想到,短短一年后,他又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区域。
“我爸是我爸,我是我,他现在退休了没顾忌,我还是要正常上班的。”
即使是煤矿人家开办后,不少矿工选择进店吃饭,但也会将矿上发的饭票都在食堂用完,避免过期浪费。
出于对治安的担忧,冯解放这一路骑得颇为小心,直到离家不远时,他这才稍微放下心来。
“老冯,明天的豌豆黄记得给我留两块,我拿回家给孙子吃!”
然而,这时,忽然一道速度极快的车轮碾地声从后面传来,眼见就要逼近。
冯师傅笑得跟哭似的,附和道:“是,是,是不一样……”
冯解放却似乎一无所觉,继续保持着原先的速度,不紧不慢地骑着车。
这威胁可真够强而有力的,冯解放摆摆手,骑着车走了。
身后门卫追了一句:“骑慢点儿,看着点儿路!”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冯解放不紧不慢地骑着车,这一条回家路他走了三十年,路上哪一处有坑,哪一处有急下坡,都记在他心中。
对于门卫的拜托,冯解放爽快地说:“成,你早点来食堂拿,来晚了可就留不下了啊。”
说起来,这两个人中,冯师傅就是冯解放的大儿子,接了他的班后在一矿食堂上班;而刘师傅则是冯解放一手带出来的徒弟。
路灯昏暗,看不清路,偶有汽车晃着车灯从后方疾驰过来。
“冯师傅……”
同样数额的饭票,新食堂每多收一张,就意味着旧食堂少收一张,这是零和博弈,两个食堂里只能存在一个胜者。
因此,虽然煤矿人家的存在客观上降低了旧食堂的客流量,但旧食堂的人不仅没有意见,反而还挺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