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1)

    除了周贵兰的身体不适合长途跋涉外,也有两人找不出照顾母亲的人。

    至于张将军,他就别指望了。

    听儿子说找回了原配,他也什么都没表示,是个既深情又薄情的男人。

    原配不是不好,只是他当年选择放弃找回她,娶了新的妻子,就对她没了任何的感情。对两个孩子好,是因为父亲的责任。他自觉对原配前妻没有责任,因此不闻不问。

    不过他没阻止两个孩子向亲生母亲表孝心,这是他最大的让步。

    早就知道父亲不会在乎母亲,所以张德成和张德双才没有跟父亲提周贵兰的事。

    周贵兰作为张将军的妻子,他是什么样的人,她再清楚不过了。

    所以清醒后没问过张将军一句,两人从她引开鬼子的那一天起就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反正两人结婚时是旧社会,也没什么结婚证,当时就摆了几桌酒席,拜了天地和父母就算成家了。

    连离婚都省了,两人互不打扰是他们这辈子最好的结局。

    张梦知拿出绿豆,把坏掉的和石子泥块挑出来,用水洗干净。放进砂锅里在炉子上炖起来。

    正好家里还有一些冰糖,他拿出倒进空碗里备用。

    又去墙边摘了一些薄荷叶洗干净备用,家中的女性不能喝加了薄荷的绿豆汤,不过张爸爸和张梦知可以喝。

    加了薄荷的绿豆沙除了甜味外,还有一丝天然的凉丝丝之感。

    等到绿豆煮烂后加入冰糖,又熬了半个小时,快起锅时先用盆盛出一半放在一旁,再把薄荷加入剩下的一半绿豆沙里熬了几分钟。

    两种不同口味的绿豆沙就熬好了,把他和父亲喝的用绳子吊在井里澎着。母亲她们喝的则直接放在凉水里迅速降温。

    没多久,热热的绿豆沙就变凉了,不过温度没有放在井里的凉,女性喝正好。

    “我们回来了。”

    张妈妈牵着周贵兰回来,与这位长辈在一起,她学到了不少东西。

    虽然周贵兰糊涂了几十年,可她的知识和人生阅历是张妈妈一辈子都学不到的。

    周贵兰也心有教张妈妈,把自己的东西倾囊相授,就连曾家外婆知道了都让女儿好好学。

    “大婆和妈回来得正好,我熬的绿豆沙也好了,你们快来喝。”

    张梦知用小碗盛了五碗出来,除了家中的女性,两个外甥年纪小也不能吃带薄荷的那份。

    绿豆本来性寒,张梦知也不给大家多用,一人一碗就够了。

    “好喝。咱们家的梦知手赵巧,也不知道以后便宜了哪家姑娘。”

    周贵兰看着长得好又能干的侄孙,忍不住当起了王婆,一般的姑娘她都觉得配不上张梦知。

    “看他自己,我们是不管的。现在不是提倡什么自由恋爱吗?我和他爸也时髦一回随他喜欢。”

    张妈妈开明地说道。

    汪家女是长辈们替他定的,结果不是东西。张妈妈便想着以后儿子的婚事她和张爸爸都不插手,只要儿子喜欢他们都同意。

    “也对,现在不同往日,不兴咱们年轻时的那一套了。”

    周贵兰点头,夫妻感情好不好还得看他们本人,旁人哪怕是长辈也不能替他们过日子。

    万一他们喜欢,年轻人不喜欢,这不就成怨侣了吗?

    张梦知对于大婆和母亲的话假装没听到,为了自己的耳根子清静,他没跟她们说自己不打算结婚。

    反正他一直拖着,时间久了大家应该也能猜出来了。

    “对了,梦知快开学了吧?”

    周贵兰想到侄孙考上了大学,她知道时别提有多惊讶了。

    大学有多难考,哪怕她糊涂了几十年也都知道。

    “是,还有一个星期不到就开学了。”

    张妈妈笑着点头,一提到儿子上大学的事,她嘴巴就合不拢。

    “上大学好啊,我当年做梦都想上大学,可惜那时能上个女子学校就不错了。”

    当年她娘家条件不错,也不过让女儿上了女子学校。

    就在周贵兰和张妈妈一边喝着绿豆沙一边聊天时,首都的张家父子也在谈话。

    此时的首都张家气氛有些紧张,张将军父子在楼上书房商量事情,楼下母子几人都不敢大声说话。

    谢芸几次抬头看向楼上,最后无奈地瞪了缩在沙发上的儿子和女儿一眼。

    没出息!

    “阿成, 你对德云家的梦知怎么看?德双有和你说起过他吗?”

    张将军看完儿子带来的资料,没急着发表看法,而是先问问儿子对张梦知的看法。

    “二弟说过, 儿子也挺看好他的。德双回来跟我说,梦知不想从政,想经商。”

    张德成对经商没什么意思,他外公就是商人。而且他人在首都,知道的消息比外人多。

    以后经商也不会受到打压, 对于张梦知的选择他甚至还挺看好。

    也许是因为外公的原因, 张德成对经济天生就敏感,经商未来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趁着国家要发展经济,张梦知借机起飞不是难事。

    “那小子是个聪明人。”

    张将军听完点了点头, 对于儿子的看法他没意见。

    “岂止聪明,还有胆识。爸, 你知道他怎么跟德双说的吗?”

    张德成笑着问父亲。

    “怎么说的?”

    张将军来了兴致。

    “他说要经商,要在咱们华夏开满饭店, 让外国人都去吃。”

    张德成咧着个嘴说道。

    “有志气, 不愧是咱张家的种。”

    张将军没有骂张梦知是异想天开, 反而夸奖了他。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有梦想好啊,不管梦知能不能做到, 能说出这话证明他有这个心气。相比之下,那些连说都不敢说的人,梦知敢说敢做才是有本事的。”

    张德成和弟弟一样, 对这个堂侄十分喜爱。

    他和张梦知只见过几面,还是因为找母亲他们兄弟回去老家才见过。可这也不妨碍他喜欢张梦知,特别张梦知还有个大学生的身份给他加分。

    张氏一族自己读书不太行, 对有学问的人十分喜欢和尊敬。

    张梦知的出现,打破了张氏一族不会读书的谣言,向世人证明张氏一族的人也会读书,也能考上大学。

    “梦知年纪小,你们作为大爷和二爸,得帮衬着一点,别让孩子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单打独斗。”

    张氏一族护短,张将军也不例外啊!

    张梦知不愿意从政,他也不逼对方,他们老张家在各个单位做事的人不少,也不缺张梦知一个。

    孩子有志气,想自己出去奋斗,作为长辈不能打压孩子,还得在能帮到的时候尽量出手。

    张将军不怕孩子出去闯,就怕晚辈们没有了闯劲,这对一个家族来说并非好事。

    所以他才喜欢张梦知,这孩子像年轻时候的他。

    张将军年轻时只是一个上过几天学堂的小子,又遇上乱世便从了军,到处打仗。

    后来有幸救了周父,对方把女儿许给了他。

    有岳父帮忙,张将军父母再也不用在土里讨生活。张氏一族虽然有出息的不少,可大多数还是农民,家里也没多少钱,顶多饿不死罢了。

    然而乱世不是饿不死就能活下来的,最后张氏一族出去当兵的不少,可最后能活着回来的只有张将军一人。

    可能还有人活着,可对方一直没回来,大家也就当他们死了吧!

    也许是感念岳父对他的帮忙,即使后面周贵兰失踪,他也把两个儿子好生养着,从不曾亏待兄弟俩。

    他虽然在乎自己的小家,可是对前妻的两个儿子那也是护在心上的,即便是后妻生的儿子也比不上这两个。

    别看他现在好像很少帮助两个儿子,实际上他把大半的家财都给了两个大儿子,相反小儿子得到的少。

    这一点谁也不知道,张将军也没对任何人说。哪怕被世人误会,他也都假装没听见,任由大家误会。

    也许在张将军看来,不说后面娶的妻子和后生的孩子才不会闹起来。

    反正家里的钱都是由他自己保管,有多少存款也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连两个大儿子都没说,可见他这事做得有多保密了。

    幸好张德双两个人对张将军还是很孝顺的,而且他们也知道张将军对他们这两个大儿子十分不错,因此与张将军的关系也很不错。

    毕竟见多了那种抛妻弃子的人,张将军只是不爱他们母亲了,长辈的事他们做晚辈的也不好管。

    张将军没拦着他们对母亲尽孝,这已经很好了。两兄弟手中有钱,再加上自己本身也有出息,靠着父亲的关系有了工作,又加上自己的本事一步步升到现在的位置。

    不得不说,张家人在公事和私事上还是分得很清的。

    张德成与张军将在那天具体说了些什么谁也不知道,张将军在家里说一不二,他不准妻子和小儿子听,他们就不敢上楼偷听父亲(丈夫)和大哥(继子)的话。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