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堂[80美食吃瓜] 第25节(2/2)
叶紫岑从杜萍面馆出来后,又在戴素英的催促下,拿上了另一盘月饼,朝着隔壁的把子肉馆走去。
“行,我一定过去。”杜萍爽快地答应着。
叶紫岑正要推门而入,就听到里面摔摔打打地吵嚷了起来,声音越来越高。
“亲爱的杜萍同志:能尝到亲手做的面条,我深感荣幸。味道很好,让我难以忘怀。希望还有机会,可以再次尝到。从我们第一次见面起,你那甜美的笑容便留在了我心里,愿你日日开怀喜乐。——你的同志杨柳。”
杜萍一时想不开,选择了殉情的道路。幸好及时被家人发现,救了下来。
“什么?你要给我孙子换姓?”
可刚要转身,就见牛爱花小夫妻俩愁眉苦脸地抱着孩子出来了。
三十五年的光阴一晃而过,表面上看起来,她似乎是已经走了出来。
“别跟我说那些有的没的,我不想听!我告诉你,换姓这事没得商量!”
叶紫岑进去的时候,杜萍正在做打烊的准备:“萍姨,我妈让我给你送月饼来尝尝。”
诸如此类的话语,若是被旁人看到,必得腻到牙酸。
她的爱人,连尸骨都没有回来。
父母一夜白发,在她床前哭红了眼,哑着嗓子求她不要让他们生生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这事我不同意!”
情书和奖章被一同放在箱子里,上了锁,塞进了床下最里的角落。
“亲爱的杜萍同志:收到你绣的手帕很是喜出望外,我连饭都比往常多吃了半碗。只是不知这手帕上绣的两只,是鸭子还是鸳鸯?愿能得杜萍同志解此疑惑,不胜感激。——你的同志杨柳。”
杜萍守着这个约定,等啊,等啊,盼啊,盼啊,好不容易等到一九五三年七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好消息传遍华夏大地。
“亲爱的杜萍同志:我已经很了解你了,你是个非常好的女同志,正是我心中的理想伴侣,关于我的情况,你还想了解什么,尽管提出来,我全部告诉你。——你的同志杨柳。”
叶紫岑站在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说着,杜萍从叶紫岑手中抢下抹布,推着她往外走:“回去歇着。”
她永远记得那天,十月的微风吹在身上,却似凌迟的刀片,割得人生疼。
“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什么便宜都让你占了!你死了这条心吧!”
“亲爱的杜萍同志:我们友谊之所以这样迅速地发展起来,是因为我们双方都抱着坦率、真诚的态度。这令我异常欣喜。愿往后,我们能成为在理想上、志愿上、喜好上取得高度一致的好战友。——你的同志杨柳。”
日子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了一段。随着时间的流逝,剜心般的剧痛似乎被慢慢抚平,如今再想起来,只余下些隐隐的揪心。
“亲爱的杜萍同志:不知我是否有幸,能约你一起散步。明日午时,我将在那棵大柳树下等你,若杜萍同志前来,我必喜不自胜。——你的同志杨柳。”
可叶紫岑刚拿起了抹布,就被杜萍叫停了:“哎呀,你也忙了一天了,快放下吧。”
“那你记得明天来我家,我们一起过中秋。”叶紫岑道。
把子肉馆外的卤锅已经被收了起来,店门虚掩着,从门缝里透出了一缕昏暗的灯光,显然也已打了佯。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九五零年十月十九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援助朝鲜人民,保卫国家安全,杨柳应召上了战场。
可她等来的,却是他阵亡的消息。
两人一来一往,接触了大半年,很快便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双方家人见过后,敲定了婚期——一九五零年十月十号。
生离死别,痛彻心扉。
可年少的情谊甚是珍贵,不论家里人怎么劝说,杜萍都不愿再找一个,婚事也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亲爱的杜萍同志:这个奖章是我在一九四五年对日作战中获得的华东野战军三级人民英雄奖章。如今我把它赠予你,当作我们两人的定情信物。望杜萍同志务必收下。——你的同志杨柳。”
她答应了。
临行前,两人约定好,战争结束后,就立马去进行婚姻登记。
“亲爱的杜萍同志:已经两日未收到你的来信了,不知是发生了何事?倘若你遇到什么麻烦,还请同我说一说,我必尽力帮忙。——你的同志杨柳。”
杜萍很是欣喜,她日日都会抽空去那棵大柳树下转转,希望杨柳回来第一眼便能看到自己。
“桃园三结义,果然名不虚传,绝不厚此薄彼。”叶紫岑叹道。
因那一句夸赞而开的杜萍面馆,如今已是座无虚席。
“亲爱的杜萍同志:今日我除了日常工作外,剩下的任务便是想你,想你,想你。——你的同志杨柳。”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叶紫岑把装了月饼的盘子放在已经收拾好了的一张桌子上,顺手拿起搭在一旁椅子上的抹布,帮杜萍打扫起来。
螃蟹宴、月饼三代还宗
刚刚过了二十二岁生日的杜萍也通过社交活动,认识了个有志男青年杨柳。两人兴趣相投,无话不谈,光是情书就互送了大半个手提箱。
斟酌了半天,还是决定先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