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做极品 第277节(2/2)

    甚至因为她来村里义诊的事儿传出去了,周边一些村子的人也都跑过来凑热闹看病,所以导致她比祝成蹊还要忙,唯一休息的就是过年那天。

    因为他们真的没想到祝成蹊不仅给出了分田的具体分析,还帮村里想了这么多主意和办法。

    可是他们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就盯着祝成蹊道:“喜宝,你要不还是给我们出个主意吧?你让我们这些没见识的大老粗想这些,我们也实在想不出啥好的解决办法。”

    而程玉颜的时间也都消耗在了卫生室。

    所以祝明萍也没再说什么。

    祝成蹊想了想说:“反正要么分,要么不分。不分就继续按照现在这样干下去,要是分的话,我能想到的就是由村里面承包社员们手中的大部分田地,继续集体化种植,留一小部分给他们种自己想种的,这样一来,之前那些只依靠挣工分的家庭也可以拿工资,相对来说会减少和其他家庭之间的差距。”

    “我明白你们的意思,”祝成蹊打断他们:“但是真不用,一来我的户口关系也不在咱们村了,二来国风协会已经正式成立,我作为主席,身上不能有任何一家企业的私产,万一被人误会我就算了,要是误会村里的产业,进而再影响到整个协会稳定,那我没办法向上面领导交差。”

    祝明南“哼”了一声,“还算你有良心。”

    甚至周立新还提议说:“既然两个厂子将来要改组认股,那我提议给喜宝留一部分股份出来,毕竟没有她,咱们村这两个厂子就办不起来,咱们不能光顾着自己,忘记了她。”

    “想啥啊,我们之前翻过来想过去都没你说的这个听着靠谱,我们都听你的。”

    倒是祝明南颇为怨念地盯着祝成蹊说:“你做生意为什么不带上我?”

    “比如山上的柞树果实一直都没人管,但那些东西其实可以用来做饲料,不管是拿出去卖还是用来养猪都是不错的选择。玉米棒子可以用来养木耳以及蘑菇等等,到时候,村里还可以试着另外开辟一个农副产品相关的渠道,把这些家庭的农副产品集体整合一番再往外销售,也会比他们自己想办法卖出去更方便也更能赚到钱。总之就是尽量让村里的家庭在大集体的环境下,有更多的收入……”

    村里的人听见大喇叭里忽然换了动静,顿时小声议论是不是要说分田的事儿了,猜测事情的最终结果。

    周立新他们本来就趋向于不分,现在听祝成蹊分析后就更不想分了。

    到首都后,两人打算先把行李放在首都,然后再坐车回宁市,但没想到他们到家的时候发现方淑红竟然已经从宁市回来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不过想到他们如今的生意确实做的红红火火,虽然她没细问到底赚了多少,但是看方淑红的样子就知道肯定不少。

    而大队部里,祝成蹊把这段时间所能想到的所有关于分田这件事优劣势以及会造成的后果都和村里面说了,也提了两个厂子未来的改组和认股等等。

    “谁说不带你了,这不是你不在首都,没办法嘛。更何况这次妈他们回家后难道没和你说我接下来的打算吗?”

    祝明萍:“……”

    祝明萍开口道:“妈这次回去后就直接办了退休,说要留在首都做生意,我们不放心,趁着还没正式上班前过来看看你们这生意到底怎么样,竟然让妈连工作都不要了。”

    周立新他们赶紧凑在一起反复观看祝成蹊带过来的那几张纸,一时间感动的无以复加。

    “喜宝,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周立新又扒拉上了祝成蹊的胳膊。

    到了新搬的大队部后,周立新就打开喇叭喊了所有干部来大队部开会。

    其他的干部纷纷点头,“这个可以有。”

    之后的日子,祝成蹊除了去张映雪家和胖婶儿家喝喜酒外,就只去了趟不远处的科特奇尔村,然后就一直陪着周立新他们这些干部说村子里的事儿,尽可能把一些问题完善好。

    早几年,或者早半年前的方淑红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但谁曾想短短半年就改变了她以往几十年形成的观念。

    别看这只是几张薄薄的纸,可对村里来说简直千斤重。

    “这不是钱不钱的事儿,我们都知道你不缺钱,但是……”

    “我本来就快退休了,早两年晚两年也没什么区别。”方淑红却说:“早退休早拿退休工资,还能当个个体户,多赚一份钱,比一直死守着一份没什么前途的工作强多了。”

    可祝成蹊却拒绝了,“这个真不用了,我和美宝还有周杭生他们一起在首都开了家电器店,现在生意不错,我不缺钱。”

    她们还要回一趟宁市,所以初三一过,便带着周立新他们准备的大包小包踏上了回去的火车。

    这些事都是祝成蹊之前在学校里反复琢磨过的,也找了相关的研究人员问了关于用柞树果实如何做饲料以及如何用玉米棒子养殖木耳和蘑菇的技术,便一边说,一边把资料拿了出来,递给周立新他们。

    周立新他们好遗憾,但见祝成蹊态度坚定并且都说到这份上了,只能点头应了下来。

    祝成蹊:“……”

    “而且这种集体的种植不仅能抵抗风险,更能进行精准化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收成,还可以节省出更多的劳动力,让那些没办法进厂的社员除了种田之外还可以做一些小买卖或者其他的能提高他们收入的事情。”

    “所以你们别为难我了,要是真想感谢我,以后就继续给我寄点村里的特产、干货啥的,我反而更高兴。”祝成蹊看着他们说:“因为咱们的关系越纯粹,将来也才能越长久。”

    其他人也把她围的很紧,她干脆懒得挣扎,而是无奈道:“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也没有被实践过,有没有用还不一定呢。而且上面的政令到现在都还没正式下来,所以你们还是趁现在和村里的人再讨论讨论,看能不能集思广益,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周立新他们连忙摇头。

    “你们怎么都来首都了?”

    不仅如此,家里的其他人也都在。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