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1/1)

    等到白送喜点头,他们才敢接过来,对着沈文山道谢。

    谢谢哥哥!

    本来还高兴两个孩子接了糖块,但是听到喊哥哥,他就不淡定了。

    还是叫叔叔吧,毕竟我年纪不小了,不好占便宜。

    说着还傻笑两声掩饰尴尬。

    边上白欢喜看了沈文山一眼,又不用你跟他们一样叫我小姨,你害怕啥啊。

    倒是白送喜突然似笑非笑看了沈文山一眼,看的他都快不知道手往哪放。

    又看了眼边上看好戏的白欢喜,也没再说什么。

    既然妹妹没有感觉,那她可不会多事说出来。

    沈文山赶紧起身搬东西,等到东西都放好,白送喜还是跟着去送了一趟。

    白欢喜则是和赵家人摆手,告别依依不舍的两个外甥,这才坐上车往火车站走。

    一路上没有多少话,到了火车站,白送喜一遍又一遍的叮嘱。

    这个小包里面有大饼、鸡蛋和卤肉,还有些零食,路上饿了就吃点

    到了地方记得给我回个信报个平安,或者打个电话,不要舍不得那点钱

    在乡下身边没个亲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姐一定想办法让你回来

    一边说还给白欢喜系好围巾,又拍拍棉袄上的褶子,好像要抚平她的离别的慌张一般。

    白欢喜乖乖的点头。

    听到里面的播报声,白送喜忍住眼中酸涩。

    行了,进去吧,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城里这边什么都不用你操心,想来看姐的就来,等有机会姐带承文承武去看你。

    还是她这个当姐的没用,没有照顾好她,让妹妹一个人下乡,好不容易回来看她,连个年都没法一起过,大年二十八还要赶火车回去。

    白欢喜抱了抱她姐。

    姐,你放心吧,我在那里生活很好,不用为我担心,你也要好好的,我一定会多找机会来看你们。

    等姐妹两个说完话,白欢喜这才不舍的进去,边上沈文山尽职尽责的拿好行李。

    等再也看不到两人,白送喜这才擦擦被风迷了的眼睛。

    白欢喜和沈文山在火车上经历一天一夜后才回到庆丰大队。

    回来

    再一次回到庆丰大队,白欢喜都感觉隔了好久。

    他们先回家放东西,再准备去找大队长说一声,只不过大队气氛咋不对劲。

    按理来说,马上就要过年了,大队今年又丰收,过年气氛不像去年那样喜庆和浓烈。

    而且大队中若有若无的一股味道,不知道是不是白欢喜错觉。

    先回白欢喜家,将东西放下之后,沈文山才提着东西回去,只不过临走的时候,还放下些东西。

    都是一点年货,白知青,那我先回去了。

    等人走了,白欢喜打开一看都是海货,晒干的大虾、带鱼、刀鱼和小鱼干。

    现在的海鲜虽然不能长途运输,但是现在的海鲜都是个顶个的大,就像晒干的大虾,都足有她手长。

    将东西放好之后,白欢喜拿出石大娘给丽茹姐的东西,想着又加上两斤大米。

    去隔壁的时候,正好丽茹姐回来,曹丽茹一看白欢喜就忍不住高兴出声。

    欢喜回来了,这一路上累坏了吧,回家这一趟咋样?

    白欢喜脸上也不由带着笑。

    都很好,这不石大娘让我给你带回来的东西,我正好给你送过来。

    你着什么急,也不多休息一会。

    说着就拉着白欢喜进家。

    你屋子这两天没动火,先去我家暖和暖和,顺便吃个饭休息一会。

    刚一进去,一个黑影就扑过来,正是小黑。

    曹丽茹看到就忍不住笑。

    你可不知道,你不在这些天,小黑那是日思夜想,但凡你那边有点动静,都得跑出去看看。

    白欢喜蹲下身子仔细揉揉它的头,小黑也舒服的呜咽两声,更恨不得贴在她身上。

    曹丽茹看到这样,将东西都拿过来。

    你和小黑玩一会,我先去收拾收拾。

    白欢喜和小黑玩了一会后,一人一狗一起进了屋子,曹丽茹端来一碗糖水鸡蛋。

    欢喜,你先喝碗热水暖暖身子。

    谢谢丽茹姐。

    白欢喜甜甜一笑,说着又指着那堆东西。

    那边是大娘给你带的东西,另外两斤大米是我带回来的,你尝尝好不好吃。

    要谢也是我应该谢谢你,一路上提着这些东西就够累了,还给我带东西。

    曹丽茹爽朗一笑。

    白欢喜看着曹丽茹,觉得笑起来和石大娘好像。

    那你先在这休息一会,我看看我妈给我写的信。

    不一会曹丽茹从里屋出来,手上已经没有信,看她眉头还有些紧皱,白欢喜关心问了句。

    丽茹姐,有什么事吗?

    曹丽茹摇摇头。

    没啥事,就是我妈说让我千万不要在这里结婚,她想办法让我回城,其实我妈每次写信都说这件事。

    白欢喜了然的点点头。

    这次回去,我姐也是这么和我说的,担心要是在这里结婚,以后离得远,就是见一面都不容易。

    曹丽茹叹口气表示理解。

    可是现在根本没办法回城,不说回城,每年下乡的知青都不少。

    最重要的是,根本看不到希望。

    对了,知青点的范玉莹你知道吧,她今年也是在相看对象,说是准备明年结婚了。

    还有男知青王英朗前两天刚结完婚。

    他们下乡时间比白欢喜她们还要早,都坚持不住要结婚了。

    看着她们结婚,其实曹丽茹心里也是有些着急了,因为她今年已经十九了,过了这个年就二十岁,年纪也不算小。

    倒不是说她急着结婚,只不过是被眼前情况弄得心烦气躁。

    白欢喜心里仔细算了算,知青回城是78年下的档,现在是72年年底,差不多还有不到六年时间。

    但是这并不是说一定要78年才能回去,就像知青不再下乡是80年下的通知,但是基本上79年就不再有知青下乡。

    所以中间也不一定,即便是77年,中间也有四年多。

    白欢喜知道清楚,但是她肯定不能和丽茹姐这么说。

    丽茹姐,知青下乡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城市人口压力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可是现在大部分主要还是为了开荒。

    但是随着下乡人口增多,农村就这些土地,到时候就是和农村争饭吃。

    不说以后,就是现在大队都不欢迎知青。

    以后国家肯定会考虑实际情况,到时候也不会再有知青下乡,我们这些下乡知青也会返城。

    虽然我不知道是哪一天,但是我坚信这一天会到来,我相信自己的国家。

    而且,丽茹姐你想一想,如果你真的在这里结婚了,到时候再下了知青返城通知,那你的丈夫和孩子怎么办?你的家里人又怎么办?

    白欢喜知道未来,但是曹丽茹可不知道,她迷茫也是正常。

    曹丽茹被白欢喜这么一说,又忍不住夹在其中左右摇晃,看着一脸坚定的白欢喜,想着她妈说她,既然身边有个聪明人,那就多跟聪明人学学。

    而且欢喜之前帮助自己这么多,这些年也证明了欢喜做的有多正确。

    既然如此,曹丽茹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中变得坚定。

    欢喜,我听你的,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

    白欢喜也跟着点头。

    说着话,白欢喜就问到村里的情况。

    我咋感觉就离开这几天,大队气氛都不一样了?

    西南角的周大平,进山的时候碰到野猪群,听说下山被人抬下来的时候身上都没一块好肉。

    马上过年了,结果他家出了这种事,可不伤心吗,家里两个孩子才三四岁。

    因为这件事,大队长组织人还去山里杀野猪,前两天从山上抬下来六七只野猪。

    虽然说分野猪肉是好事,但是因为死了个人,大家心里也都不好受,所以大队气氛都不像去年。

    听到这件事,白欢喜叹口气,真没想到还发生这种事,本来是乐呵一年,结果蒙上一层阴影。

    两个人把这个沉重的话题闪过,说起其他事。

    等说的差不多,白欢喜回去收拾收拾家里,不仅是这些太难不在家,也是因为马上过年,正好收拾一遍。

    曹丽茹直接出来帮忙,两个人忙活一阵才收拾好。

    请教

    看到白欢喜回来了,周队长心里也松口气,顺便将之前大队每户分的野猪肉交给她,特意留的里脊肉,白知青就是喜欢这些瘦肉。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