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1)

    她的母语是无语。

    宋鹤鸣点点头,“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不然我还以为要买九万两银子的纸钱烧给太祖呢。”

    裴珩:“……”

    乔子舒:“……”

    竹心再次起身,脸上有些悲凉,“竹心走后京城的事就托付给二位兄长了。”

    裴珩和乔子舒起身齐声说道,“定不负卿之所托。”

    宋鹤鸣也跟着站起来举着酒杯问竹心。

    “你托付啥呢?也托付托付我呗。”

    她马上就要去西北作威作福了,她的悲凉为了谁?心疼裴珩和乔子舒三十秒。

    “食不言,寝不语,喝酒吧,哪那么多话。”

    宋鹤鸣:“……”

    宋鹤鸣回府,他爹果然举着马鞭等着他。

    宋鹤鸣立刻把琼楼里竹心他们三人的对话跟他爹讲了一遍,又把银票递给他爹。

    他爹接过银票火急火燎地出去了。

    宋鹤鸣看着他爹的背影摇摇头。

    “这么大人了还这么毛躁。”

    宫里

    “武则天牝鸡司晨,竹心竟说她胜过男儿。还把大齐之前的皇帝都评判了个遍,也不知是谁给她的胆子。”

    王忠一边说一边观察着皇上的脸色。

    而皇上的脸看不出喜怒,“听说昭华还吐血了。”

    “可不是都是叫竹心给气的。”

    这时有小太监说,“宋国公求见陛下。”

    “宣。”

    宋国公进来给皇上请安后,拿出银票。

    “这是小儿今日赢得,刨除给其他赢家一共剩了九万一千五十两。”

    陛下听罢一笑。

    “怎么,阿弟想让朕帮你还给昭华。”

    皇上有时私下会随着堂姐叫他阿弟,可每次皇上这么叫,他都会想起郁郁而终的堂姐。后来堂姐解脱了,换成了自己的小妹。

    宋国公垂眸道,“启禀皇上,昨日太祖给竹心托梦,梦里太祖做了一首名为《华夏》的词。今日此词帮两孩子赢了裴六郎。既是因太祖所得又闻近日军饷吃紧,便托臣献与皇上。”

    宋国公走后,皇上又问王忠,“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在一旁的王远说,“回陛下,干爹刚才说竹心定然没有这个胆子评判那么多位帝王。还猜是哪位得道高人,没想到竟是太祖爷。”

    王忠点头如捣蒜。

    “对了,昭华是怎么吐血的?”

    王忠终于跟上节奏。

    “回陛下,是郡主输了银子,一着急就吐了血。”

    翌日数人上书弹劾宋国公教女无方,藐视宗亲,皇上一律留中不发。

    下午王忠传皇上口谕,申饬庄亲王教女无方。

    “知道谁上折子弹劾宋国公吗?”

    宋鹤鸣把弹劾的名单说给竹心听。

    竹心点头,拎着两个小马扎。

    “走吧,我们干活去。”

    宋鹤鸣问道,“什么活?”

    “你就干打手的活,重复我说话的最后几个字。”

    “几个字?”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竹心和宋鹤鸣在街上花一百五文买了盒劣质糕点,提着糕点去拜访袁相。

    竹心和宋鹤鸣被请到前厅,不多时袁相和他女婿沈学士进来。

    看着坐在自带小马扎上的竹心和宋鹤鸣。袁相和沈学士沉默了,二人对视一眼,今天恐怕有一场硬仗要打。

    毕竟刚上折子弹劾宋国公,袁相也拿不准竹心他俩的来意。

    还是沈学士率先问道,“二位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回沈学士的话,竹心今日前来是要嫁妆的。”

    宋鹤鸣气如洪钟,“来要嫁妆的。”

    “听闻沈夫人当年出嫁那是十里红妆。好歹竹心也叫了袁相一回爹爹,不会像打发要饭的一样把竹心打发了吧。”

    宋鹤鸣,“打发了吧。”

    袁相:“……”

    沈学士:“……”

    “竹心今日若不能拿到一份满意的嫁妆,我们就不走了。”

    宋鹤鸣,“我们就不走了。”

    “竹心就坐在大门口,让过往的百姓们评评理,毕竟这是陛下的旨意。”

    宋鹤鸣,“陛下的旨意。”

    沈学士忍着气,“竹心,你有什么想法?”

    “竹心是要远嫁的,带东西不方便,最好是银票了。”

    宋鹤鸣,“银票了。”

    讨价还价后,竹心如愿以偿拿到了一万两银子。

    竹心把银票揣在怀里。

    “走,去下一家王大人那。”

    宋鹤鸣,“王大人那。”

    袁相:“……”

    沈学士:“……”

    婚前财产

    竹心和宋鹤鸣如法炮制,顺利地管王大人也要了一万两银子的嫁妆。

    晌午去外面的馆子吃了个便饭,下午来到鸿胪寺少卿李大人的府上。

    李大人上午就得消息,竹心他们去了袁、王二府,要了一万两银子才肯走。

    可李大人是寒门出身,苦熬多年才到这个位置。这两年好几个儿女嫁娶,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银子。

    李大人和李夫人急得团团转,下人这边来报。

    “小侯爷和竹心姑娘求见。”

    “赶紧请进来。”

    竹心和宋鹤鸣一进来就见李大人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寒暄过后,李大人怯怯地说,“老夫能不能先给五千两,剩下的五千两打个欠条,明年再给。”

    竹心一摆手,“李爹爹您说什么呢?竹心知道李爹爹清廉,既叫了您一声爹爹,又怎么会让你做难呢?”

    宋鹤鸣,“让您做难呢?”

    李大人也没摸准到底是让他难做,还是不让他难做。

    “竹心今日前来,是想求爹爹的墨宝。给竹心题个‘百年好合’,讨个好彩头。”

    宋鹤鸣,“好彩头。”

    李大人的脸上立刻有了笑模样,当即挥毫洒墨。

    送走竹心他们后,李夫人问道,“老爷不是说魔王是来要钱的吗?我看那姑娘挺和善的。”

    “和善?那是因为我没上折子参宋国公。她对袁相可没这么和善。听说她走后,袁相府上又请大夫了。”

    李夫人感叹道,“那这事也怪袁相,没事招惹她干什么?”

    李大人:“……”

    谁说不是呢。

    ……

    一天下来竹心收上来三万两,她把银票交给宋鹤鸣。

    “一会把银票交给你爹,请他代为转交给皇上。就说诸位大人给的嫁妆过于丰厚。竹心借花献佛,将其献上充做军饷。”

    宋鹤鸣,“充做军饷。”

    竹心一个眼风扫过来。

    宋鹤明尴尬的说了一声,“这不接顺嘴了吗?我这就去办。”

    宋国公再次入宫觐见,将银票呈上。

    刚打完小报告说竹心把袁相气得请大夫的王忠:“……”

    在皇上的雷区反复横跳这件事上,他确实不如竹心。

    皇上龙颜大悦,“这孩子倒是一片赤诚之心,王忠去朕的私库里给竹心挑个冠子。”

    “是。”

    晚上接到冠子的竹心愣住了。

    纯金镶红宝石的山口冠,两边是北珠串成的流苏。还是大内的东西,至少得值一万两吧。

    这顶冠子比她在天牢戴的重楼子花冠还要贵重。但不及那顶北珠冠,不过她戴北珠冠若真追究是违制的。

    她虽然对钗环不感冒,但这可是冠子啊。

    后宫里的那些女人斗得你死我活的,难道是为了一个老男人?当然是为了这些冠子了。她要是穿越成了皇上,这些冠子谁都不赏,半夜没人时自己戴多过瘾啊。

    竹心把讹来的钱交给了皇上,皇上赐了冠子,这算是把钱洗白了吧。

    而宋国公府那边。

    “西北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我再催催,赶紧把那祖宗送走,再来几下我也要请大夫了。”

    宋夫人嗔怪道,“老爷说得这是什么话?竹心还不是为了咱们家。”

    “所以我才说那是我祖宗。嫁妆准备丰厚些,就按一万两准备。江南的良田分二十亩给她。”

    “好,都听老爷的。”

    到了五月中旬,宋国公接到了四百里加急的书信。

    信里列上三个人选并写明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及生辰八字,还放了画像。

    他们叫来了竹心,最后选定了曹校尉。龙州知州的义子,今年二十二岁,父母双亡,性格温和,行事机敏且在州里任职。

    宋夫人立刻给他俩合了八字。

    因不知他们何时会到,便拟了三个婚期,分别是七月初、七月中旬和七月底。

    宋国公立刻飞鸽传信,写上了人选及婚期,让其赶紧过来接亲。聘礼不必带过来列个单子就好,只要把人接走就行。

    宋国公又怕途中有闪失,连发了三只信鸽才放下心来。

    然后对竹心说,若无意外的话六月初接亲的就能到。带着女眷和嫁妆去的话走得慢一些,大概六月下旬能到龙州。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