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外戚再次伟大 第103节(1/2)

    梁道玄还想背后念叨徐照白几句,听了这话,却心念一动,意味深长看着外甥,笑得更是有些神秘。

    “舅舅,怎么了?”姜霖心下不自觉有些发慌。

    “徐大人说得对,这帝后之间,没有情爱,也得有些默契和一同共赴的信念,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真心?那就让咱们看看,到底是谁能有这个勇气和决心,朝前走出这样一步。”

    ……

    小朝会后的行辕偏殿十分宁静,沈宜将剥好的一粒粒石榴盛入菊瓣高足金盏,双手捧至太后梁珞迦身侧的小案上:“太后请用。”

    梁珞迦还在看折子,抽空看了眼,只道:“沈宜你其实不用跟来侍奉的,长公主一个人在行宫寻不到你,定是要闹脾气的,一会儿你便回去。她身边离了人,哀家也不放心。”

    “奴才遵旨。谢太后。”

    沈宜恭敬回答。

    “外头没有闹出什么乱子?”梁珞迦阖上折子问。

    “回太后,小朝的时候,有几个女孩子行辕外面拌嘴而已,大德无有错漏。”沈宜回答。

    “什么人都往皇宫送,真当陛下是那种心性易移的昏君不成?”

    沈宜了解小皇帝心性,绝不似一般贵胄少年,于青春年华多有浮躁的荒唐,这几年愈发沉稳,应对自如,也不自觉带了微笑。

    梁珞迦仍是监国临朝的太后,事多且冗,一时半会儿看不完手上的奏呈,沈宜服侍些许,便按着旨意去陪伴长公主,谁知刚一出外殿,便看见了洛王姜熙。

    “沈大人。”

    姜熙从来乖觉,自打入京,见了沈宜挂在口上的都只有大人,无有公公一类的称呼,沈宜站下,直道不敢,姜熙也照旧笑着答:“沈大人谨诚严正,多年如一日,真叫本王钦服。对了,怎么不见陛下回来?这两日外头莺莺燕燕,可不是吵着我侄儿了?”

    经过上次殿外戴罪一事,洛王姜熙和小皇帝姜霖叔侄二人多有往来,虽在旁人眼中是不比舅家,可也能看出二人同出皇族,且为一支,皇帝的照拂和关爱溢于言表。毕竟即将亲政的皇帝身边多一分人马就是多一分助力,众人所见,大抵如是。于是巴结洛王的人,也随着皇帝大婚的临近愈发多了起来。

    但沈宜依旧是沉静与淡然,声音不带一丝远近的意味,仿佛是在背诵早就拟好的腹稿:“回殿下,陛下与国舅大人出游,晚些时候返回行宫,若殿下求见,奴才立时通禀,再召传于禁内,请殿下稍安勿躁。”

    “这不是就在出游吗?怎么还单独出去?”姜熙微有些惊讶,“这事儿也没和政事堂说,咱们国舅爷就把陛下带走了?”

    “太后懿旨,国舅大人已然请示。”

    洛王姜熙听罢一笑:“这样也成,就是本王回头要和几位大人好好解释了。”

    梅砚山虽是首辅理当伴驾,但他确已老迈,身体和精力皆是不济,难以奔波劳碌,于是留驻帝京,其余人皆随驾出幸,即便游山玩水,也不能略了国事紧要,小朝会一概照常,帝京传来急函与快奏,也决不能懈怠迁延。可是洛王手上一没有急奏,二也没有表明是什么急情刻不容缓,沈宜便也照常回应道:“太后正在理政观呈,殿下可禀事拜见。”

    “也确实是有个家事。”姜熙的语气恢复到了方才的轻快,“王妃前两日不适,承蒙太后慈怜,今日所遣御医已是细细诊治过了,瞧出王妃身上已有了两个月的喜脉,本王等不及御医,赶紧来告知了,不巧陛下与国舅爷不住,那本王就先去向太后请安了。”

    沈宜见他喜上眉梢,也含笑道了句恭喜殿下,而后命人引洛王前去主殿。可他自己,却站在行宫外的秋风里,许久,才传来一个跟随的小太监。

    “内中是谁跟着陛下与国舅。”

    “是辛大人,另有两个陛下宫里的小太监侍奉。”小太监恭恭敬敬答道,“依照大人的吩咐,宋大人也寸步不离地侍奉着,不敢怠慢。”

    “派人路上接迎陛下,但别立即回宫,先告知今日的消息给国舅爷,清楚便去办。”沈宜声音平静,却在这一停顿后,异常柔缓下来,“找人告诉长公主,我晚些再过去陪她,一定要找公主殿下熟悉的面孔,莫要惊扰到她。”

    “是,谨遵大人的意思,奴才立即去办。”

    待小太监离去,沈宜才传了另一个太监,这次更加言简意赅:“你速去见徐次辅大人,就说国舅离开行宫前,给他留了句话……”

    ……

    回去路上,姜霖说什么都要骑马和梁道玄一并走,梁道玄不许,只道:

    “车里挂了驼绒的厚毡子,西边进贡的,挡风。陛下可别在我带着出去的时候着凉风寒,眼下事儿赶着事儿,要是生了什么毛病,回头我妹妹不得拿案头上的奏折往我脑门上抽?”

    “舅舅胡说,母后才不会这样对舅舅,这都是朕自己的主意,朕自己担着。”小皇帝说着已经跳上了马。

    大人有时候就是拗不过孩子,明知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可要拒绝,话到嘴边,到底说不出口。

    梁道玄也只能叹了又叹:“你小子主意是越来越多,还是小时候好,听话又好糊弄。”

    “好大胆,舅舅这也敢说,难不成舅舅以前没少糊弄朕?”

    “那可是太多了,陛下亲政后再一个个问罪吧。”

    两人的笑声一时回荡在山间,辛百吉听了只觉舒心畅快,只暗暗自思,这在皇家办了如此多年的差事,什么时候不是如履薄冰?而各个宫里的贵人也都是言不及深,弯绕迂回,可跟着国舅还有小皇帝,却次次舒心敞亮,简直不敢想这二位是帝王乡里的天字一二号极贵之人。

    辛百吉走过去行了在宫外的便礼,笑道:“陛下,天色不早了。再晚太后该挂心了,早些回去,也躲开这秋天的夜风。”

    “咱们这就走,辛公公年岁大了,坐马车便是。”小皇帝说一不二,飞快翻身上马。

    “这……”辛百吉愣了,他可不好僭越。

    “陛下的恩恤,辛公公就受着,马车里还有暖炉和茶盏,公公你备好了热茶,回头歇脚侍奉给陛下,免得陛下寒凉。”梁道玄说话总是周全,又添了合理的差事,辛百吉只能无奈接受。

    他们说话这会儿功夫,小皇帝姜霖已然打马撒欢,跑出去好远,他是专门学过骑射的,驭马的本事好得很,梁道玄这快乐教育散养长大的身手根本比不上,着急忙慌上马追跟,一旁的侍卫自然比他强去百倍,早都赶上小皇帝的坐骑,前后左右,各有两匹马贴身,后又有三人,其余则都在马车周围。

    姜霖虽是开心撒欢,但也不乐过了头,跑马快出几步便稳住缰绳,渐渐慢下。

    梁道玄这才有机会跟上去和外甥说两句话,不然以他的骑术水平,大概只能跟着喝西北风了。

    “再往前有个驿站,我提前派人打理好,已经备足用物,一会儿歇歇脚,喝口热茶,还有两个时辰脚程,回去路上还有个不大不小的镇子,从前是屯堡,前两日秋集也很热闹,咱们虽然不能去凑这么人多的地方,但这时候镇上反倒静下来,陛下自己走走看看,也多些观世的心境。”

    听说能亲近除了朝臣和宫人以外的人,姜霖的眼睛亮得赛过了星星,弯过弦月,仿佛什么烦恼都抛诸脑后,马不自觉慢下来,闲庭信步之余,不住道还是舅舅最知他的心思。

    梁道玄很是得意,正要开口说这也是太后妹妹的意思,虽然帝驾安危要紧,但也需要些触目可见之事,观见而知天下。

    可未等他开口,就听一声尖锐的惊叫自身后马车里传来,声音极为熟悉,不是别人,正是在马车里煮水烹茶的辛百吉辛公公。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