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第677节(1/1)

    “这些人嘴上说一块玩玩,互相帮忙,但实际上做的事,是另一回事。”

    “让我进一步扩大和媒体斗,在电影里推动思潮的变化,掺杂小政府好处,私有化好之类的。”

    “我们做影视行业和这些人靠近,很难获得观众认可,脱离了观众,就会失去支持。”

    一些媒体是有一定作用的。

    沈三通和一些媒体斗争,也只是斗它们外向,没有全部否定媒体的力量。

    有些记者,真信了自由那一套,相信媒体的力量,把自己卖进黑煤矿。

    报道很有力度,刺破地方上的利益团体。

    当然,随着时间流逝,调查记者在南方系越来越没有位置。

    郭帆听的很沉重。

    拒绝招揽,一定有代价。

    沈三通叹息道:“和华谊关系算到头了,以后要在奖项方面要下大力气。”

    “否则很多奖要和我无关,连公司旗下的艺人也会受到影响。”

    “我把学院派得罪死了,学院派在评奖方面,话语权极大。”

    “之前和华谊达成一定程度的合作,以后渐行渐远,这部分合作要断了。”

    “评奖方面,华谊影响力很大,和成长经历有关,从大院、国营厂一步步走过来,各种关系千丝万缕。”

    从前世吴京的经历就能窥见一二。

    自18年拿到百花奖以后,六年多时间,中间吴京1部50亿级,3部40亿级别的电影,0奖。

    不是钱,也不是地位的问题。

    这些人不是资本所能撼动。

    郭帆看到积极的一面:“我们也有支持者,你也是北电科班,每年北电就业流向,很大一部分到公司。”

    “再加上也不是所有人都信美国那一套,也有人不这样,只是之前没有机会。”

    “我们在学院派里也有支持者。”

    沈三通:“不过可以确定,未来几年要被舆论按着摩擦。”

    郭帆宽慰:“暂时的困难。”

    沈三通起身,拍了拍郭帆的肩膀:“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要构建叙事和产业链条,不跟着对方节奏走。”

    “使用受冷落的学院派,构建学校到产业的渠道。”

    “我们要做的事,注定艰难!外面批判我的声浪,简直和全世界为敌。”

    “这话没错,我不愿意接受美国构造的叙事体系驯化。”

    “如果美国的世界秩序,也就是除了少数人之外,其他都不算人,这样的世界是文明世界的话,我确实在和这个‘文明世界’为敌。”

    “公司内,我还压制互联网业务端,因为讲故事,圈钱,套现,是容易的路。”

    “但我不想走容易的路,我要走困难的路。”

    “而在内容第一的道路上,我需要一员大将,懂电影,懂管理,关键有能力,头脑坚定。”

    “郭帆,我们要和一个世界做斗争,在敌人最擅长的地方做斗争。”

    “我不难为你,你要是依然自私的选择实现你个人的科幻梦想,我成全你,马上给你预算。”

    郭帆还能说什么?

    “……沈导,你说吧,哪里需要我?”

    沈三通掏出一本书:“我希望你的目光不要局限于一个项目,而是要站在电影之上。”

    “这是介绍《工程控制系统》的,公司以后的方向,是把前期筹备、中期拍摄、后期制作,每一个环节,做到平均分以上,然后让整个项目最终达到‘良好’‘优秀’的地步。”

    “用工程设计理念,来进行电影、游戏等项目的制作。”

    “给你加加担子,先从历史题材入手。”

    郭帆:“那《盗梦》续集?”

    沈三通一挥手:“也是你的,我不能残忍的扼杀一个人的梦想,你先练练手,这也算科幻。”

    “超凡宇宙世界观架构也是你的,我会成立一个小组,我做组长,你来做具体负责人。”

    “我给你保证,5年,我们把公司框架搭好,那个时候,我们特效能追上好莱坞水平,你想拍什么都可以。”

    郭帆走出办公室心情澎湃。

    和一个世界战斗,想想就很燃。

    这才是男人的浪漫。

    然后。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缓了缓觉得不对。

    《李世民》项目要一年多,多了《盗梦》续集三年时间没了,现在是未来五年也都安排好了?

    时间去哪了?

    他在哪?

    6月1日儿童节。

    《曹操》首映。

    郭帆、路阳、文牧野联合执导。

    首映礼上。

    沈三通介绍他们三人。

    “郭帆手头上有《诸葛亮》《李世民》,《盗梦》第二部我也交给他。路阳也是《诸葛亮》双导演之一,文牧野有一部联合执导作品。”

    郭帆往电影部门主管方向发展。

    路阳和文牧野两人单纯培养做导演。

    郭帆后世证明过自己,路阳和文牧野始终有学院派气息在里面。

    沈三通畅想未来:“三通娱乐要形成一种氛围,电影项目是一项工程,导演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导演要听取团队意见,形成有效互动。”

    “不是推广制片人中心制,也不是改变导演中心制。”

    “剧组一定要有一个中心存在,这是客观现实。行业现状,不适合推广制片人中心。”

    “只是事情要商量着办,电影是团队的作品,不是导演一个人的,不能导演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在场影视行业的嘉宾很震惊。

    沈三通铁了心要对影视行业开源。

    想一睹电影为快的观众更在乎《曹操》到底如何。

    《曹操》已经拍完,郭帆、路阳、文牧野三位导演的简历不是秘密。

    郭帆学法的,北电管理研究生没毕业。

    第一份工作和拍电影没联系,然后进入火车头电影公司,只做过分组导演。

    路阳最早没报考北电,上的工科大学,在凤凰卫视干了一年,才考了北电,《曹操》是第一部导演作品。

    文牧野更是一张白纸。

    沈三通对曹操的态度也不是很好,一些喜欢曹操的人,担心沈三通乱搞。

    曹操没抓住机会,袁绍刘备诸葛亮也不中用啊。

    就算再不喜欢、再贬低曹操,他也当得起军事家、文学家的称号,建安风骨奠基人。

    关键是曹操还北击乌桓,暂缓了草原民族南下中原的时间。

    沈三通有点强行把五胡乱华的锅给了曹操。

    《曹操》挂了火车头电影公司出品的厂牌。

    哐哐哐!

    听着熟悉的声音,观众心情沉静了下来。

    几年过去,火车头电影公司就是电影精品的象征!

    电影放映三十分钟后。

    一些观众把心落在了肚子里。

    专心看起来电影。

    《曹操》电影剧情,贯彻人物偶像剧的策略,同时立足历史。

    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情景中去。

    如曹操、曹丕、曹叡时期的司马懿,确实真的就是大魏忠臣,勤勤恳恳领着大魏的俸禄效忠着大魏国。

    刘裕,早年也就是个只想着攒点军功混口饭吃的北府兵小军官。

    北魏孝昌年间的高欢,也不过就是一个四处流窜想找个地方安稳落脚的兵头子。

    同理,汉灵帝光和年间的曹操,那就是一个努力奋进的普通大汉热血青年。

    那个时候的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可以走到权力的顶峰,甚至成为皇帝。

    只有当人的权力和实力上升了,然后有一天发现:“我现在的实力,夺权也不是不可以?”

    这个时候才能称得上是“野心膨胀”。

    当司马懿成为了曹芳的辅政大臣,然后发现曹芳幼弱曹爽废物,外加上之前的那群曹魏老臣基本都挂了,这个时候才是司马懿真正野心膨胀的时期。

    当刘裕平定了桓玄之乱,步入权力阶层外加上晋安帝是白痴的情况下,野心也起来了。

    当尔朱荣进入洛阳夺权后被刺杀,权力真空北魏内乱的时候,有地有兵的高欢的野心也起来了。

    而在三国末期乱世中,曹操有了自己的地盘与兵力,他的野心才会起来。

    《曹操》这部戏,沈三通只管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