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第869节(1/1)

    “对于我们来说,感情就是法术,与其说你耗干了本源,不如说是你不想再拥有力量,是你的心枯了。”

    二郎神其实是知道大圣是对漫天神佛产生了迷茫,也厌恶了斗争。

    对此,他不陌生,也有过。

    当打之年隐退,五百年的时间,虽然在地上很久,但是对于天上来说也不过是一年。

    大圣摘得了斗战胜佛的果位,金身果位,再加天生地养,本该万劫不染,哪怕是域外天魔之念,也无法浸染。

    区区五百年和域外天魔的战斗,不可能让大圣疲敝,甚至会更强。

    大圣不语。

    二郎神天目微微睁开:“以佛果为锁,自囚心窍,灵山要的是渡世的佛,你要做碎天的猴,谁也容不得你呀!”

    大圣大笑:“好你个杨戬!俺老孙还以为劈山救母的是别人呢?”

    声波震得结晶荆棘簌簌断裂,彻底泯灭了七十二道魔王残念。

    这些残念似有魔影缠绕其周身,却还未靠近如泡沫消散。

    这也化尽了大圣最后一滴本源之力。

    “这里交给你了。”大圣伸手一招,把镇魔碑收起,投入远天。

    望了一眼虚空靠近的佛光,头也不转的投入黑暗。

    罡风忽歇,星河凝固。

    二郎神望着那道没入黑暗的背影,和出现又消失,无奈收走镇魔碑的几位菩萨身影,叹了一口气。

    五百年的经营,齐天大圣的印记早已浸透了这片域外战场,镇魔碑更是和域外战场融为一体。

    可是走的时候,却只用最后的力量,将魔念诛绝,将镇魔碑拔除。

    不是给自己,也不是给灵山后手。

    这便是齐天大圣!

    二郎神不敢怠慢,忽将长枪插进空出来的镇守之地,刺穿无尽魔晶大地。

    枪身化作巨树,根系吞食佛血魔气,绽出满枝桃花。

    这是他用自身权柄种下的禁制,因为大圣没有留下丝毫个人印记,所以他的禁制施展的极为顺利。

    狂暴的力量灌输之下,一朵朵桃花开满了无尽火与血的域外战场。

    哮天犬俯身轻嗅桃花,忽仰天长啸,十万八千道魔念应声炸裂。

    星河结界外,三十三重天传来玉帝法旨钟鸣,只在结晶穹顶留下枪痕如卦。

    乾上坤下,天地否泰。

    开篇三个场景,镇住了所有人。

    震撼全国以及全球上映的所有观众。

    大人看到的是那些潜藏,万千线条的故事。

    小孩哥看的是绚丽的场景,那血和火,而后一朵朵布满银幕的桃花。

    沈三通构造了一个庞大的洪荒神魔世界!

    也展示了沈三通巨大的野心,他要西游之后,再演神话,重造神魔故事!

    问题孩童江流儿

    对原版《大圣归来》,沈三通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扩展世界观。

    原版具有开拓性,对于动漫电影的意义,非常大。

    其中一些桥段也很有意思。

    不过内核方面,沈三通不是很喜欢,做了改动。

    大圣不是原版《大圣归来》中的性格,也没有赋予复杂的“人性化”特质。

    尽量做到既符合原著,又有现代的特质。

    原著齐天大圣是完美的主角模板,少年气息。

    读百回本原文,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对大圣是亲儿子般的态度。

    生命气息、天真无邪、爱护弱者、又有点莽撞和意气用事。

    大圣的人格不能说完美,却是人人都喜欢和向往的。

    比丘国那一段最能体现大圣性格特征,很可爱。

    面对那些山神土地,他真的是穷凶极恶,像五百年前那个大魔王一样。

    对那些被关在笼子里的孩子,他又像一个大哥哥一样……

    大圣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

    因为本来塑造的就很好。

    从一开始的自恃本领任性妄为的妖王,经历西游修心路之后,仅凭自身祥瑞气息就可度化亡魂,改变地狱构造的斗战胜佛。

    这种流传下来的经典故事,沈三通自问没有原作之上的才能,所以没有画蛇添足。

    在他设定中,五百年后的齐天大圣,哪怕成了佛,历经五百年的战斗,他也依然本色不改。

    所以这一版的齐天大圣,类似原版江流儿的角色。

    内心成熟稳定,但依然保留纯真、勇敢。

    电影进入正式剧情。

    第一部分。

    第一幕,问题孩童江流儿。

    长安的天空一碧如洗,只是远处有三片乌云。

    远远传来稀奇古怪的童声歌谣。

    充满童趣,但是也带着几分“为赋新词强说愁”,自以为成熟,实际上还是小孩子。

    “我是大魔王,金箍捅破天!”

    “玉帝钻桌底,龙王当马牵。”

    “钓颗星星砸灵山,哐当!震碎菩萨莲花船!”

    伴随童谣,镜头视角下移。

    长安城西市,市井百态。

    有在卖混沌的,有杂耍,也有演皮影戏的戏班子。

    贩夫走卒,人头攒动,茶馆说书,米铺布店。

    日头若隐若现。

    到了童瑶第二句,镜头给到青瓦房顶上一个四仰八叉七岁左右的小和尚,显然是他在唱。

    沈三通相比于原版的建模,做了一定改动。

    因为是小和尚,光头这个没有变。

    面容则是圆脸圆眼,咧嘴笑时缺颗门牙,神态更自然可爱点,又带着桀骜。

    衣着上,灰褐色的短打僧衣,膝盖屁股处打满补丁,腰间用麻绳系着褪色布偶猴。

    江流儿懒散的躺在瓦顶上,嘴里叼着根狗尾巴草,翘起的二郎腿一晃一晃。

    十足的桀骜不驯。

    从他自己编的歪歌就能看出一二,菩萨都敢编排,已经不是一般的和尚。

    江流儿一个鲤鱼打挺,震的瓦片一荡,激起清脆响声。

    “哪个王八蛋揭瓦房,你给我下来!”屋檐下挂着“陈记桃酥”的招牌,老伴娘拿着鸡毛掸子,怒不可遏。

    然而屋顶上人去楼空,什么都没有,江流儿早已溜之大吉。

    下面就是一组动态长镜头。

    拿着齐天大圣布偶的江流儿,伴随着杂耍唱戏声在房顶奔跑,踩落的石子,砸到了下面算命的瞎眼老道的头顶。

    惊的老道慌忙的拿起浮尘,却将幡子弄倒了,倒了的幡子,落在了三个逛街的少妇身前。

    吓了三个少妇一个踉跄,其中一个嘴里正含着糖渍梅子,少妇卡了嗓子,把梅子吐了出去。

    吐出来的梅子落到了正在吃混沌的汉子碗里,汉子先是一惊,往后一撤,让正在炒菜的厨师被灶火熏了满脸黑,不过汉子顺着梅子方向一看,神色却是一喜。

    江流儿在大街上奔走,边走边模仿说书音调:“呔!待俺老孙掀了这凌霄宝殿……”

    忽的一惊一乍,吓了正在雕刻石雕的石匠,一个没把握好力度,把狮子球给雕碎了。

    这一段剧情,借鉴了原版,也埋下伏笔,轻松写意。

    把观众的视角,从高高在上的神魔大战拉到了长安市井,聚焦到了七岁小孩江流儿的身上。

    沈三通喜欢从普通人视角切入,一点点铺设故事线,而不是兀自上升。

    时代背景上,没有按照历史时间线走,而是打造了全新的西游之后的世界,五百年后,依然是大唐。

    其中变化最大的还是江流儿的人设,和原版几乎相反,江流儿变成了问题孩童。

    电影继续。

    第二幕,“大魔王”齐天大圣。

    奔跑的江流儿有自己的目的地,要赶着去看皮影戏。

    皮影戏的内容是他最喜欢的齐天大圣的故事。

    他喜欢听强者的故事,尤其喜欢“大魔王”齐天大圣的故事。

    长安西坊,槐树下支起三尺白布。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