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第908节(1/1)

    众人先是沉默然后愤怒了。

    “你能这样写吗,你报道违背了真实性!”

    “肤浅!没有内容,只有噱头。”

    在他们看来,这完全是民粹叙事,情绪压过了一切,违背了报道的基本原则。

    乐呵青年不高兴了:“你们就是嫉妒我,我写的都是事实。”

    陈默开口道:“删了吧,这样的文章会误导大众。”

    此话一出,不少人跟着附和。

    乐呵青年面色一变。

    他的自媒体账户涨粉很慢,宁浩拒奖可是他个人账户的机遇,也是他的大机遇。

    自媒体兴起不断挤压传统媒体空间,在座的都是纸媒单位的员工,乐呵青年也是。

    他想把自媒体账户做起来,接个广告什么的,赚点奶粉钱。

    本来就不太认可他们的观念,都什么时代了,这群人年龄也不算大,但是一股坟墓僵尸味道。

    乐呵青年索性不装了。

    “华语片活的不是挺好吗,国内连创纪录,国外市场也是迅速增长,被全球电影业界公认为成长率最好的市场。”

    “赚票房有什么不对,我觉得说失宠、争宠就很好笑,我们又不是谁的文化附庸,用‘宠’这个词,未免过于把华语电影放低了吧?”

    见他还敢顶嘴,不少人气的爆炸,喝骂。

    撕破脸了,乐呵青年也不多待,起身走人。

    “我要把稿子校对一下。”乐呵青年一走,也有两人借口走了。

    “你!你们!”

    陈默望着这悲哀的一幕,他们记者是史官和御史的集合体,应该用自己的笔领导社会。

    柏林的夜很长很冷。

    但陈默血管之中,流淌着愤怒。

    “我觉得不能给别人添麻烦。”

    “是啊,宁浩拒奖这个事是丑闻,也不是报道重点。”

    听着其他同行的话,陈默心头又是一暖。

    终归还是有同路人。

    国内。

    沈三通从柔软中抽出自己的手,昨晚忙了一夜的大幂幂累得不轻。

    吃着早饭,助理不忘提醒柏林电影节的事。

    “嚯!”

    沈三通先扫了眼媒体报道和热搜,又看了看昨晚徐光头发来的消息,很是惊讶。

    宁浩在柏林电影节要闹一场他有预期,但是《无人区》能获得金熊奖确实出乎预料。

    沈三通想过,但想归想,这是现实验证了。

    侧面说明三大电影节确实有点急。

    如今这些电影节活的都不咋地,别说艺术电影节,连奥斯卡收视率也是连年下降。

    而2013年这个时间点正好处于中国电影产业转型期,第六代导演集体冲击国际影展的尾声阶段。

    新生代导演除了科班脑子坏掉的,对国际电影节很少有滤镜。

    说到底,真信了艺术之类的还是少数。

    之所以喜欢国际电影节,是之前国内和西方先发国家有差距,如今差距小了,国内市场又蓬勃发展,反而是国外市场封闭。

    只要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都知道该怎么选。

    而且文化冲突也是越演越烈。

    这个时间点,更是西方电影节对中国电影“审丑偏好”达到顶峰的时期。

    莫言获奖便是如此。

    实业层面不好赢了,只能在文化领域继续赢下去。

    “好家伙。”

    把徐光头的信看下去,看到宁浩的发言,沈三通不由瞪大眼了。

    按理说,宁浩的拒绝演讲,来一个既有力量又不失礼貌,糊弄过去就行了。

    然而,宁浩在领奖台上用一分多钟演讲直指国际电影节的文化殖民倾向,拒绝成为“东方主义标本”指出系统性偏见,直接点名了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

    “这么刚的吗?”大大出乎沈三通的预料。

    但是转念一想,又很合理。

    如今国产片除了他之外,其他导演根本走出来。

    希望通过传统五代、六代渠道出头的更惨,从06年开始,基本开始斩断。

    如今7年过去,跪着的基本上掐死了。

    从利益上,没什么可以束缚宁浩的,他也不用担心利益损失。

    只要破除自己内心的滤镜,想做什么都可以。

    “吃饭呢你?”大幂幂从洗手间出来。

    她只套了一间宽大的t恤,沈三通的,哪怕睡醒起来,脸上也没有疲惫感,反而是滋润过的一抹红润,笔直美腿蹦蹦跳跳。

    大幂幂拿起餐桌上的包子,咬了一口,趴在了沈三通身上。

    “啊?”大幂幂不由张开了嘴,差点喷了出来。

    她看到了什么,宁浩拒绝了金熊奖?

    我靠!

    再看一眼!

    还是!

    大幂幂惊了!

    沈三通无语抬头:“你干嘛?”

    大幂幂道:“宁浩拒绝了金熊奖?”

    沈三通点头。

    大幂幂回过神来,又看了看桌子旁边放的文件,又是一愣。

    最上面是徐光头的信,助理打印了出来。

    “这是你在后面推动的?”大幂幂更是震惊。

    沈三通连忙否认:“我没有,不是我,别乱说。”

    大幂幂智商可不低,在明星里面绝对算高的了,拿起徐光头的信:“你解释解释?”

    沈三通:“我早年想过,也进行过布局,但是谁让我发展实在太快,这个事就搁置了。”

    大幂幂:“那现在宁浩怎么拒奖了?”

    沈三通:“徐光头心思多,他大概想单干,名利我不缺,大概是想用这个事……”

    大幂幂懂了:“讨你开心?”

    毕竟她也是这样。

    专门从剧组请假,打算迎难直上,携孩子以令三通,以此进入核心圈层。

    沈三通摇头:“算不上,这都是小事,我更关心舆论的变化。”

    时至今日。

    把欧洲三大电影节踩在脚下,对于沈三通来说,不算什么。

    哪怕不通过这种,掏钱包养也可以。

    大幂幂脑子懵圈:“这可是欧洲三大,是柏林电影节啊,大哥!”

    沈三通看她这样子,觉得还怪可爱。

    不过滤镜破碎然后绷不住的样子,沈三通经历过很多次,有些都是他故意的,也算见怪不怪。

    “吃饭,别动手。”

    沈三通让大幂幂乖乖吃饭,他则看看舆论发酵。

    有些媒体还是在遮掩。

    《擒“熊”无力:柏林不再是华语片福地》

    “虽然王家卫担任了本届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陌生》等多部华语片参与了新生代单元等奖项的角逐,《无人区》入围主竞赛单元,但最后都集体落败。”

    “柏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等都曾是华语电影人的福地,但近年来这些昔日的福地却纷纷对华语片关上大门。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华语片艺术创新能力不断下降的表现。”

    “罗马尼亚影片《孩子的姿势》摘得了最受瞩目的金熊奖,该片讲述一个母亲为驾车撞人的儿子所做的一切,渗透着深深的黑色与绝望。”

    “美国独立导演大卫·戈登·格林的喜剧片《雪崩王子》摘得评审团银熊奖,本片描述两名养路工人林间工作的生活片段,出场人物不超过10个,地点为一处偏远且被大火烧过的山林,拍摄时间仅为16天。”

    “柏林电影节素以突出文艺、鼓励新锐著称,给不少年轻影人带来了事业上的春天,这里也曾是中国电影人的福地,张艺谋、王小帅、王全安、贾樟柯等众多导演都借该电影节成名。”

    “但近年来华语片和华语影人却频频失宠,上届王全安的《白鹿原》参赛,只有该片的德国摄影师卢兹获得了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

    “本届华语片无缘所有奖项,论坛单元展映的内地导演权聆的《陌生》入围了最佳处女作奖,杨瑾导演的《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入围了儿童单元水晶熊奖,周燕的《巴比伦少年》入围了短片竞赛单元,但都最终与奖项无缘。”

    “在接受采访谈到本届获奖名单华语片‘绝迹’时,王家卫认为不必慌张:就像四季交替一样,凡事都有循环,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华语片再来到柏林。”

    沈三通微微皱眉。

    这个报道方向是欧洲三大的口径,如今外网方面,欧洲在帮忙遮掩,一直喜欢起哄的bbc保持了沉默。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