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1/1)

    她就等着襄儿回来。

    半个时辰后,元襄被李全抱着回来。

    姜媛和伸手去接∶“襄儿这是怎么了”

    李全笑容一僵,侧身:“娘娘,不可。”

    快速将元襄放到榻上,再道:“三皇子无事,就是……喝了一杯茶,然后睡过去了。”

    元襄脸色如常,看着样子确实只是睡着了,姜媛和也没多想:“劳烦公公了。”

    刚想问上几句,李全溜得比兔子还快,一句话也没说上。

    姜媛和只好派人出去打听外面的情况,但门前守着的人也不让她的出去。

    姜媛和无法,只好等着永宁帝回来,再一一过问。

    这一等,就等到了晚上,永宁帝没回来,元襄也没醒,还满脸泛红。

    一摸额头,热的烫手,这定是发烧了。

    姜媛和埋怨永宁帝是怎么照顾人的,道:“快去叫太医!”

    曹太医一直跟在她身边,一叫就来。

    “曹太医,襄儿已经睡了一下午了,然后就全身滚烫,您快瞧瞧,是不是得风寒了。”

    曹太医搭上脉,不忘提醒:“娘娘稍安勿躁,小心动了胎气。”

    姜媛和:“……”

    再说这些,她才是真的要动胎气了。

    曹太医医术精湛,稍稍就诊完,一抬头,就见宜妃娘娘身后的李得兴不停的再给他使眼色。

    再看宜妃着急的神色,曹太医装作没看见,实话实说。

    “三皇子是食用了蒙汗药,才会睡了一下午。”

    李得兴:“!”

    曹老头害他!

    “再加上劳累几日,过了凉风,现在才回起烧,不过娘娘放心,不严重,老臣开一副药,烧退下去就好。”

    蒙汗药,不严重

    一转头看李得兴,缩着脖子不敢看她,就知道他知道,永宁帝也知道,故意瞒着她。

    姜媛和压下怒火:“半夏,带曹太医下去开药。”

    等曹太医一走,脸瞬间沉下来∶“陛下,在哪里”

    “不会晚上也要忙于朝政吧”

    李得兴笑的勉强,陛下一个时辰前就回来了,这不是心虚不敢来吗。

    “李公公,劳烦您帮本宫和陛下传达一声,今日不见,以后都不用见了。”

    --

    三日后,清宁宫宫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楚妃楚氏,有害圣躬、谋害太后,着楚妃贬为庶人,赐白绫,钦此。

    长春宫宫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闻妃闻氏,谋害皇嗣,德行有亏,贬为庶人,幽禁长春宫,钦此。

    宫外的楚家和闻家。

    楚侯因教女不善,涉嫌谋逆,赐了鸩酒一杯,由陛下念及旧情,故开恩楚家未参与者从轻处罚。

    闻家三十年前的科举舞弊,证据确凿,但念及闻老太师劳苦功高,故只是革职,免除一死,其余参与者由大理寺和刑部会审后,一一定罪,再行惩处。

    一天四道圣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抄了楚家和闻家,大周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一夕之间,如大厦倾覆般倒下。

    偏偏,永宁帝只罚有错之人,未参与者和老弱妇孺都网开一面,还积攒了些贤良仁心的民声。

    姜媛和这才搞明白,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夫人昭夫人

    “楚清鸢是个疯子。”

    慧章太子死后楚清鸢就心如死灰,无论对谁都是全身是刺,蛮硬又刻薄的刺。

    后面一连知道元襄是姜媛和抚养,姜媛和有孕,撞上了诰命夫人。

    桩桩件件没来得及消化就直接刺激了她。

    当时的楚清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她想要所有人死,但她也清楚的知道没有一个办法能让皇宫内的所有人都给祯儿陪葬。

    所以,有一个算一个。

    前来哭灵的人的午膳都是统一做的,楚清鸢直接在膳食中下了蒙汗药。

    永宁帝的午膳是单独的,一不做二不休,永宁帝的地方备下的茶水,楚清鸢亲自去下了。

    要的就是所有人都晕倒后,她要一把火,烧了东宫。

    她也没有想别的,只是想让所有人一起死罢了。

    这些,永宁帝都知道。

    从元祯死后,永宁帝就安排了人每天每夜的盯着楚清鸢。

    见过什么人,做过什么事,事无巨细。

    事实证明,元对楚清鸢还算有点了解。

    楚清鸢在宫中的瓜牙几乎全部被拔除了。

    她的蒙汗药是闻芙给的。

    闻芙在宫中哪能弄到那么大剂量的蒙汗药,她的蒙汗药是闻家给的,也就是说,此事,闻老太师知道。

    闻家的计划是借着楚清鸢的手,弑君,然后推元襄上位。

    永宁帝子嗣不丰,几个皇子里面相较下来只有元襄。

    元襄是永宁帝亲自挑选的嗣子,推他上位,面子上过的去,可以堵住宗室和朝臣的口。

    还有最好一点就是,他的年龄小,容易受人掌控。

    闻家需要一个傀儡。

    为了万无一失,宫中的禁军的饭菜中闻家派暗子也下了大量剂量的蒙汗药。

    所以也就有闻芙光明正大的在宫道上拦住她,想杀她这件事。

    所有事情听完,姜媛和只觉得诡异所思。

    这是正常人能想出来的谋反的过程吗

    百般漏洞,一个不慎背上的就是谋反的罪名。

    永宁帝解释∶“闻家犯了旁的事儿,若是一大周律法,也难逃一死,左右都是死,不如赌一把。”

    他这么一说,姜媛和就知道了,是科举舞弊。

    元不说,她就不问,当作不知道。

    因为永宁帝一早就有防备,所有他们计划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发生,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永宁帝的茶具是阴阳壶。

    一半是楚清鸢亲手下的药,一半是正常的茶水,元襄口渴,火急火燎的就喝了有蒙汗药的。

    没一会就昏睡过去。

    但也因此降低了楚清鸢的怀疑。

    可没过多久,她和闻家的人就发现大家都好好的,丝毫没有要晕过去的样子。

    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看向永宁帝,发现后者对着她笑,楚清鸢一下就反应过来,所有的事情永宁帝都知道了。

    办的这么顺利,说不定还有永宁帝的暗中‘帮助’。

    楚清鸢是个狠人,当即就拿下头上的簪子,拉过站在她旁边的周太后,把簪子抵在周太后的脖子旁边,作为人质,拖延时间。

    文武百

    官都在,周家甚至还在前列,即便永宁帝心中不在意周太后的生死,面上也不得妄动。

    要做着担心孝顺的样子。

    一边让禁军把闻家的人拿下,一边让其余朝臣退至两侧偏殿。

    等人一走,永宁帝就不用在顾忌什么了。

    立刻下令,让禁军把人拿下。

    楚清鸢和周太后都没想到,永宁帝真的一点都不顾周太后/自己的安危。

    慌不择路下,楚清鸢的簪子往脖子里去了一毫,血流出来,疼痛让周太后也失了往日的冷静。

    “陛下——!”

    楚清鸢:“再上前一步,我保证,她会比我先死。”

    届时,避开了朝臣又如何,周太后一死,都能猜到里面发生了什么。

    周太后第一次感到害怕,别的不说,不救她这件事永宁帝还真有可能干出来。

    楚清鸢又是个疯子,周太后惊恐喊到:“皇儿——”

    永宁帝迟疑。

    楚清鸢继续道:“她是陛下的嫡母,对陛下也还算不错,外面都说陛下爱子民,可若是今天连母亲都不愿救,传出去苦心经营的名声都要毁了。”

    “想必陛下不愿看到这个局面吧。”

    永宁帝懒得和她废话:“你想要什么”

    “一封赦免我的诏书。”

    听到这话,元真的忍不住笑了,这么好的机会旁的一概不提,就提一个赦免的诏书。

    她清楚的知道自己做下的事会迎来什么样的后果,可就只说了八个字,为自己谋利,其余被她无辜牵连的家人怕是想都未想。

    还有,脑子怕不是傻了,天真的以为一封诏书就能救自己

    永宁帝想到的,楚清鸢也想到了,补充:“现在下旨,并且去百官面前宣读。”

    君无戏言,圣旨一下,就没有反悔的余地,她就多了些活路。

    元冷眼旁观楚清鸢努力为自己争取,再看向她身后的灵柩,心下杀意。

    原本好好的送祯儿最后一程,现在被眼前的人全毁了。

    不在和她耗着,永宁帝在旁边找了个位置坐,楚清鸢的视线也被迫移动。

    元漫不经心的给自己到了杯茶,问“就要这个,不要别的了”

    “比如说楚家。”

    楚清鸢神情中闪过一丝的犹豫,就在此时,埋伏在暗处的龙影卫出手放箭,精准的刺中了楚清鸢的手腕。

    冲击力使楚清鸢的手往里一抖,随之而来的是剧烈的疼痛,楚清鸢下意识的放开周太后。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