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1)

    现如今的东院只有孟玉华带着姜菡住。

    姜承过来时,孟玉华正在书房盘账。

    她手里的产业虽没有姜莞多,但也不少。

    前些日子回娘家给母亲侍疾,耽误了。

    如今时间才空下来。

    东院的下人都是孟玉华的陪嫁,于是姜承离东院还有数丈远时便有人来通报。

    孟玉华听了只让下人别拦,然后继续盘账。

    姜承进来时,孟玉华晾了他好一会儿,才佯装发现他:“夫君有事?”

    站在书房门口半晌的姜承:“我来是为了莞姐儿的婚事。”

    夫妻俩隔了数米远,孟玉华抬眸,假意问道::“夫君是有合适的人选了?”

    “母亲说,定南伯夫人看中了莞姐儿,想聘莞姐儿做儿媳。”姜承道,“我觉得不错,莞姐儿年岁渐大,难得定南伯夫人不嫌弃她。”

    提及长女,姜承眼底无甚温情,心里只有芳姨娘

    的嘱托,务必要让孟玉华同意。

    作为姜莞的继母,孟玉华若不出席她的婚礼,务必会遭外人议论。

    “夫君了解定南伯世子吗?”想起方才满春过来传的话,孟玉华缓了又缓问。

    “人家是伯府世子总归不会差的。”姜承逐渐不耐烦道,“你一个妇道人家乱操心什么,莞儿高嫁对你不也有好处?”

    “好处?”孟玉华看了一眼窗外,情绪忽然激动,“所以夫君真拿阿莞的婚事谋了什么好处?”

    “我才没有!”姜承当即否认。

    至于芳姨娘所说的嫁妆一事,姜承自动忽略,长女的嫁妆都是叶氏所赠,而他作为叶氏的亲子,本就该有一份继承。

    理所当然的结果,算什么谋划。

    见姜承对姜莞果真毫无半点父女之情,孟玉华彻底心寒:“听闻二弟能升迁回京是走了定南伯府的路子,想必其中打点花了不少银子吧。”

    对此事一无所知的姜承困惑:“你说什么?”

    孟玉华话里话外透着嘲讽:“二弟掏空了姜家还不够,现在居然连侄女的嫁妆都要惦记。”

    姜承终于听明白了,顿时怒道:“孟氏!你这是无端揣测!”

    孟玉华没理他,冷眼道:“说吧,你们与定南伯府合谋,打算怎么分莞姐儿的嫁妆。”

    “莞姐儿的嫁妆与二弟有何关系!”姜承从没怀疑过姜瑞,只认为是孟氏在挑拨离间。

    “所以夫君是想独占?”孟玉华看他像是在看笑话,“父亲和母亲怕不会同意。”

    姜承觉得她说不通,而且莫名其妙的。

    “大燕律有言,女子嫁妆,除非百年之后,否则就算是至亲之人也无权干涉。”孟玉华一字一句道,“夫君如此急不可耐,就那么想让阿莞命丧定南伯府吗?”

    “我不想大姐死!”不知何时出现在书房门口的姜菡挣脱夫子的手,慌张跑进来抱住孟玉华,本就肿肿的双眼又不停落泪。

    扭头望向姜承,哽咽道:“父亲,求求你,不要杀大姐。”

    姜承:“???”

    都什么跟什么!

    “娘娘您都不知道那姜家有多过分”回到宫里的银丹将下午发生的一切都告知柳太后。

    “简直是荒唐!”听完了事情经过的柳太后不免跟着几分气,“真英没受伤吧?”

    五六十的人了,单枪匹马跑学生家里去吵架,柳太后是真担心对方有个好歹。

    “有奴婢在呢。”银丹笑着安抚道,“还有娘娘的口谕,姜家人哪敢。”

    “真英也是,只听学生的一面之词,就吵上门去。”得知好友无事,柳太后又责怪起来,“幸好那个小姑娘没有胡说,否则本宫也没法偏袒她。”

    “那就是个五岁孩童,能说什么慌。”银丹道:“娘娘您没看到当时的场景,那位姜大人简直是不配为人父。”

    “姜大人?可是叫姜瑞?”今早银丹离宫后,柳太后查看了上月吏部的擢录,果然有个姓姜名瑞的人在录。

    “不是,不过这位姜大人是娘娘口中那位的兄长。”银丹出宫一趟可是吃了不少瓜,“还有娘娘,姜家可乱了。”

    “乱?”柳太后顿时精神,“说来听听。”

    “姜家共两房,大房是原配正室所生,二房是扶正的小妾之子,奴婢偷摸和姜府的下人打听了一下,那位姜大姑娘可惨了,除了继母是个好的,府里其他人全都盯着她手里的嫁妆。”

    “亲爹偏宠妾室,对原配和继室所出孩子不闻不问。”

    “早年那位姜大姑娘还差点被她那位继祖母淹死在自家的池塘。”

    “嘭!”柳太后摔了一盏茶。

    银丹察觉失言,当即下跪:“是奴婢的错,请娘娘责罚。”

    “与你何干?”过了好一会儿,柳太后亲自扶她起来,“本宫还没老糊涂。”

    “你若不提,本宫都快要忘记,一转眼小四已经离开快二十五年了。”

    银丹起身,眼中有泪:“娘娘。”

    柳太后并不是先帝原配,先皇后接连丧子后病逝,一年后她才入宫。

    然而当时后宫最受宠的是丽贵妃。

    仗着先帝的宠爱,接连谋害了数位皇子。

    而她的小四就是被丽贵妃派人硬生生溺死在荷花池里。

    “银丹。”柳太后忽然道。

    “奴婢在。”

    “传吏部侍郎。”

    姜莞原本只是想借姜菡那位‘爱管闲事’的夫子之手,将姜家的丑恶嘴脸传出去。

    既然他们选择不要脸,那她也没必要替他们藏着掖着。

    只是没想到效果比她预计的还要好,居然都捅到太后那去了。

    她也没想到跟在文夫子身边的那位年长姑姑是太后身边的贴身宫女。

    一下闹得有点大,不过也好。

    姜瑞和姜德被贬,姜承芝麻大小的官更是直接被撸了。

    姜瑞走定南伯路子升迁的事在朝中并不是什么秘密,水至清则无鱼,这种小事朝中早已见怪不怪了。

    本来也没什么,直到定南伯突然被叫进宫训了一顿。

    紧跟着就是姜家父子被贬,瞬间引起了外界的广泛热议。

    有人猜测,太后娘娘难道是想借此整顿朝中的腐败风气?

    还是定南伯联合姜家做了什么事惹得太后不高兴?

    可为什么是姜家,姜德不过一个五品官,现如今还往下降了一级,众人实在想不通堂堂伯爵府为何要与小小五品官有牵扯。

    陶然居内,已经过了未时,姜莞却没出门。

    眼下姜家突然备受瞩目,她不适合再出门招摇,至于未时约的郑小郎君,姜莞已经让冬芽过去了。

    雅茗轩内,好不容艰难溜出府,忍着屁股上的剧痛等了半天结果却被告知可以回去了的郑小郎君顿时怒道:“竟敢耍小爷!”

    宫里有一个您还不够吗?……

    姜莞不出门只能避开外面的人,府里的却躲不掉。

    安寿堂的婆子来催了好几回。

    姜莞不慌不忙,还在翻看那本小册子。

    等今日之事彻底传出去,她在沈三心目中的形象说不定会有变化。

    姜莞想看看犄角旮旯里有没有被自己漏掉的遗珠。

    结果半个也没有。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

    最近烦心事接踵而至,等到了安寿堂外她姜莞才想起来自己居然忘了关注沈三那边的情况,当初给他时间考虑,如今也不知考虑的如何了。

    “逆女!”结果刚进安寿堂,就接到一声吼骂。

    姜莞抬头,姜德、姜承还有白氏和田氏都在,倒是姜瑞不知去向。

    其中姜承率先冲过来,巴掌高抬,明显是要给姜莞一个教训。

    然而姜莞身侧的冬芽可不是吃素的,别看她个子小小脸上没二两肉,像个小树芽。

    姜莞身边武功最好的就是她。

    姜承压根没近得了姜莞的身,就被冬芽挡了回去。

    “怎么?”姜莞望向其他人,“现在是想破罐子破摔,直接在这打死我?”

    “胡说什么!”老狐狸姜德终于开口,说出口的却是,“莞姐儿,今日之事,你做得太过了。”

    “祖父,您在说什么?”姜莞笑了笑,“孙女听不懂。”

    “别装傻了莞姐儿。”得知夫君好不容易连升两级结果侄女一出手就弄掉了一级,田氏就气得不行,这让她日后还怎么出门交际炫耀。

    “你不想嫁伯府世子,我们还能逼你不成?”田氏不满道,“现在好了,我们姜家所有人都成了人家的饭后谈资。”

    “你以后再想说个好亲事也难了。”她又冷嘲热讽。

    “与我有何干系?”姜莞一脸无辜,“被贬职的是祖父和二叔,至于父亲花五千两买的芝麻官,难不成多了它我就能找个显贵夫婿?”

    姜承想骂却又畏惧姜莞身侧的冬芽。

    “莞姐儿。”白氏压着怒气,“你以为攀上了文夫子就可以高枕无忧?”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