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种田建农家乐救全球 第170节(1/1)
因为他这会儿脸上也烫得厉害。
徐老接过沈叶手里的救心丸揣兜里。
就这片刻,童湛言已经在门口停车。
门打开,童湛言熟练地自我介绍,然后把几人引进基地。
去小楼的路上,清霁月简单做了介绍。
知道两位老者就是种植联盟两个分部的负责人,童湛言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对种植联盟他还是有点好奇的。
童湛言把几人引到客厅。
简单寒暄几句后,他们进入正题。
出于长久考虑,每一次启封的种子按照规定只能是十样。
童湛言原本以为对方是准备让出三、五个名额给他,但沟通之后却得知对方是准备十样都让他来决定。
那让他颇为惊讶。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他能把作物种好,动的就是那些以种植相关为主的商家、种植户以及种植联盟的利益。
特别是种植联盟。
他之前,种植联盟说东没人敢说西,因为一点土,甚至能让几千几万人心甘情愿搭上性命。
可随着他的出现,种植联盟虽不至于被嘲讽,可话语权在丢失也是事实。
之前他们和清家联盟、愿意帮他卖作物,严格算来对他们也不是没有好处,但这次已经是无私的程度。
看出童湛言的惊讶,徐老和王老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出苦涩。
“我们都看你的直播,你种得比我们都好,这是事实。”
“我们两个老家伙折腾了十多二十年也始终一事无成,如果事到如今还要因为脸面问题给你添堵,那我们自己都会看不起自己。”
说话时,两人都坦然地看着童湛言。
被注视,童湛言反倒有些羞愧。
古生物那群人是,面前这两人也是,他们太过坦诚,反倒衬托得一直戒备着的他过于谨慎。
王老看向旁边的陶正平,后者立刻掏出终端打开一个满是作物名称和简介的文件。
“这些都是还能启封的种子。”
童湛言没接,直接道:“黄豆、豌豆、水稻、小麦、土豆、生菜、白菜、丝瓜、空心菜、大番茄。”
黄豆、豌豆都能固氮。
水稻、小麦是主食。
土豆、生菜、白菜、丝瓜、空心菜、大番茄则是不需要特意调节温度就能种,而且相对容易种、产量也高的。
其中土豆相对其它蔬菜能储存的时间会长很多,这样就能避免育苗阶段断粮。
他现在有的玉米、南瓜、红薯也有一样的作用,但短期内这几样会是他喂养家畜的主力,大概率是没有多少空余用来喂人的。
几人都愣了一下,下一刻徐老道:“黄豆、豌豆、水稻、小麦都没了。”
这下轮到童湛言发愣,“没了?”
“这几样都在第一批解封的种子里,当时的人什么都不懂直接就种地里了,半年不到大部分种子感染率都超过了50。”
“后来紧急召回了一部分,紧急召回来的那些里面倒是有黄豆,但感染率也很高,而且又已经尘封了。”
童湛言一时间都不知该做什么反应。
黄豆、豌豆就算了,他香喷喷的大米和馒头面条就这么没了?御演乄
童湛言只觉胃都痉挛。
他剩下的这大半辈子都只能吃其它那些乱七八糟的了?
徐老和王老再对视一眼。
没了的可不止这些。
第一批解封的种子足有百多样,之后几年的摸索也陆续再解封了不少,后面的这五十多年每隔五年也会再解封十样,算下来没了的已经超过三百样。
这里面也涉及到一些同一种类不同品种的,但总的来说没了的最少都超过百种。
“你再看看?”陶正平把那终端递给童湛言。
童湛言揉了揉鼻梁,认命地接过。
半小时后,他再次选定十样。
土豆、生菜、白菜、丝瓜、空心菜、大番茄不变。
水稻、小麦则替换成四季豆和萝卜。
黄豆、豌豆替换成花生和紫云英。
四季豆、萝卜和土豆那些一样,相对容易种,对温度也比较不挑。
花生、紫云英则和黄豆、豌豆一样,能固氮。
花生童湛言肯定是要的,紫云英和苜蓿他倒是纠结了许久。
这两样固氮效果都很好,但和普通作物不同的是它们更倾向于野菜和家畜饲料,再考虑到肥料、运输的限制,童湛言只选择了其中一样。
之所以选择紫云英,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它们的花蜜蜂能吃。
蜜蜂没花会死。
紫云英的花期是根据气候决定的,而它们需要的气候正好就是这个世界最常见的十五到二十五度,理论上是可能一年四季都开的。
等这一批种子出来,他手里就有二十多种种子了,只要控制得好花是不缺的,可多个选择总归不是坏事。
002
选择好,童湛言把终端递了回去。
王老、徐老对视一眼,想问又不好意思问。
童湛言这些明显不是随便选的,特别是花生、紫云英,他纠结了半天。
看出两人的好奇和犹豫,童湛言主动解释了一遍。
两与眼梧人都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固氮这个词,琢磨了半天。
见两人对他那一套感兴趣,童湛言主动问了他们要不要去地里看看。
两人果然很感兴趣,红着一张脸就兴致勃勃地出去。
陶正平和沈叶亦是如此。
童湛言没跟出去,任由他们自己行动。
“你这样很好。”只两人的客厅,清霁月突然来了一句。
童湛言不解,“什么?”
“谨慎并不是坏事。”清霁月看着童湛言的眼睛,那里面满是认真。
明白过来清霁月是看出他之前的窘迫在安慰他,童湛言心口一暖,“谢谢。”
清霁月没再说什么,视线却并未从童湛言身上离开。
屋内的气氛变得有些暧昧。
童湛言起身去了外面。
徐老几人四散开,把每一样作物都看得极为仔细。
童湛言过去,主动和他们聊了聊。
有他打开话匣子,几人立刻抛出一堆问题。
四人的问题相对直播间那些要有针对性些,至少没追着他问到底该五天浇一次水还是七天。
但他们也都是第一次接触他这一套,很多问题连他们自己都说不太清,就是有个模糊的感觉。
童湛言耐着性子尽可能详细地讲解。
那花了足足三四个小时。
四人的问题都问完时,童湛言已说得口干舌燥喉咙冒烟。
送走几人时,几人眼中都是不舍。
中午童湛言睡了一觉。
下午,他去地里转了一圈,掐了些新冒出来的花芽、分枝、叶子。
当天夜里,童湛言趁着那些蜜蜂都回来,给它们搬了家。
他把蜂巢放到了小楼右边的山脚下,那片橘子、橙子树后面。
蜜蜂领地意识极强,一般不适宜养在居所附近,不过它们现在就两百来只,暂且就先放着了。
等以后多了,倒是可以在远离小楼的地方建个大型蜂巢。
蜜蜂搞定,童湛言第二天就给大棚里那些樱桃萝卜和小白菜做了检测。
它们已经接近成熟。
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感染率会不断增加,所以一般会在采摘的最后时刻才去鉴定。
蚂蚁会啃食根系和作物,是可能感染作物的。
童湛言把它们和小楼前正常种植的那些樱桃萝卜小白菜做对比。
结果还不错,四百多棵全检测下来都并未发现感染率大幅度增加的。
蚂蚁童湛言没直接搬家。
一是数量太少,有它们没它们没区别,二是它们不像蜜蜂会在固定时间全部回巢,胡乱搬家很可能导致丢掉部分。
它们本来就少得可怜。
童湛言准备等它们数量多点之后再搬。
这边忙完时,之前用来测试蜜蜂的那片樱桃萝卜和小白菜花基本开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