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1)

    “麻烦贵驿站的马伕替我们往渔阳城跑一趟,带个信给赖肃之总兵。就说幽州的山匪与北仓村的村民勾结,想要偷走我们转卖给渔阳城的粮食。”

    驿丞脸色大变,厉声痛骂:“北北仓村的村民,他们好大的胆子!”

    甘明兰面无表情道:

    “谁说不是啊,这些粮食是我们赵总兵姻亲家的商户,在去年丰年的时候收购的。

    收的时候明明已经是用了高出数倍市场价收的,不想后来连幽州都运不出去。

    姻亲求上门来,用成本价转卖给了我们赵总兵。

    咱们大西北的军田也是好土地来着,也不缺粮啊!

    这不,就找上了渔阳城的赖总兵,将这些粮食又转手了。

    田将军他们有其它公干,我等本是留下来与赖总兵做交接的。

    谁成想,在幽州的地盘上,居然还有山匪和村民敢偷到赖总兵的头上去。

    啧啧,就是不知道山匪的老巢还保不保得住哟”

    她边说,边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这位驿丞的脸色。

    果然,如打翻了调色盘一般精彩。

    也不知道这人身后代表的是何方势力。

    昨晚这么大的动静,他们都龟缩在驿站中没有一点帮忙的意思。

    甘明兰只得用了春秋笔法,将赖肃之总兵给搬了出来。

    手握十万边军的总兵,在海津镇这一亩三分地上有怎么样的震慑力,她想见识见识

    左手端药,右手把掐。

    不得不说,医护队的二十几个妇人是真能干。

    只看着几个大夫处理了十几个伤患,就敢下手帮着清创、缝合、敷药等。

    胆大且心细。

    要不是有她们的帮忙,三百八十几个重伤伤患得把这几个大夫忙晕头。

    邶国的外伤缝合技术还挺成熟的。

    大夫们用的不是羊肠线,而是桑皮线。

    所谓桑皮线。

    就是取桑树的根皮,剥去外层粗皮,慢慢撕下内层筋纹。

    然后再把一根根的筋纹包裹在外皮中,把细线从头到尾抹七次,再取出来,让细线滑润如丝,收起放好。

    平时,要将这些丝线放入装有药水的小瓶中保持湿软。

    用的时候取出,在沸水的蒸汽上薰蒸一下,细线就绵软如新,穿入细针,就可以缝合伤口了。

    桑皮线最大的优点就是无需拆线。

    这种细丝会随着伤口的愈合而长在肉中,与人肉融为一体。

    不仅如此,桑皮本身药性平和,更有清热解毒、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甘明兰还是头一次见识到中医外科大夫的缝合术,只觉得他们的手不是一般的灵巧。

    因为这个桑皮线细如发丝,缝合出来的伤口很是平整,可以想象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疤痕一定很细很浅。

    在心里再次佩服古人的智慧!

    她自己对医护队众人上手的活计兴趣不大,跟着看了半晌后,一力承担了熬药的活儿。

    镇上几个大夫带来的外伤止血药都很普通。

    还给抓了几大袋的,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镇痛止血药效的中药材。

    中医老规矩:外用加内服,治标还要治本。

    反正这些人都是外伤,可以煮成一大锅。

    三百八十几个伤患里,有五十二人被箭伤伤到了要害处。

    拔箭那么痛,他们都没有挣扎一下。

    几个大夫看了都摇头:“我们能做的都做了,尽人事听天命吧!”

    明明都还有呼吸在。

    甘明兰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小子们,就这么去见阎罗王。

    抹了抹眼角。

    在给他们煎煮的汤药里,每一碗各加了20l的神木精华液。

    这玩意内服真的比万金油还好用。

    她就不信,喝了这个还不能与阎罗王抢人!

    可惜伤得最重的家伙们进入了深度昏迷状。

    就是老大夫亲自上手灌药,牙关都咬得紧紧的。

    好些个是从左边灌进去,又从右边流了出来。

    老大夫急得满头大汗。

    甘明兰心疼得直抽抽。

    再让这些人折腾一会儿,药碗里的她偷渡的神木精华全都会被糟蹋了。

    她赶紧上前接过了老大夫的碗:“让我试试!”

    老大夫已经知道她是现在整个队伍的负责人,倒也没有拦着她。

    却见这个美得不像话的妇人,手上的动作一点都与她的气质不搭。

    左手端药,右手把掐。

    直接上手就把一个小子的牙关给捏开了。

    捏开了!

    连带着的,那脸上的肉都给人捏青了。

    “哎哎哎,这位娘子你轻点,轻点!”老大夫只觉得腮帮子有些疼,忍不住就想出声。

    甘明兰手上的动作没有停顿,已经开始给这个伤患灌药了。

    边灌边回道:“现在不狠心点,再耽搁一会儿他就真没命了!”

    几个大夫和医护队成员,都眼睁睁的看着她一通操作猛如虎。

    捏开嘴,灌进去。

    然后按住伤患喉结上方夹廉泉穴按了按,直到对方完全吞咽完汤药才松手。

    粗鲁是真粗鲁。

    这个穴位按得相当妙。

    甘明兰哪里懂什么穴道。

    这是她上班后跟着公司同事去养老院做义工,给吞咽困难的老人喂水时,医护人员教她的手法。

    她这会儿下意识的用到了。

    老大夫们啧啧称奇,想学。

    但是折腾了半天,也捏不开伤患的牙关。

    最后都抢走了,给病患按穴道辅助吞咽汤药的活儿。

    驿站里。

    所有人都围着这三百八十重伤患者团团转。

    而北仓村的村民们,哭都找不到地儿哭去。

    昨晚混战中,被卷进去的一百多个村民都被杀死了。

    他们之前都以为,三千多个山匪收拾这几个百边军是绰绰有余的。

    没想到啊,没想到。

    龙盘寨的山匪,竟然这么

    不中用!

    让村民们心胆俱裂的是,当他们寻着血迹找到内围粮仓的时候。

    那几十个搞事想要点燃粮仓的山匪,死状过于惨烈。

    反正是,看过一眼这些山匪死状的,都吐得昏天暗地。

    他们很确定。

    混战中,村里的六道门都是关上的。

    谁有那么大的能耐,跑到内围虐杀了那几十个山匪?

    那手段,可不像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

    对方估计也看到他们全村之人都在帮着山匪做事。

    现在都在担心,这个非常手段者,会不会来找村里人报复?!

    前脚,刚被山匪的惨状吓了个半死。

    后脚,驿丞就让人送来了让人心惊的消息。

    “小三子,你说甚?这六十万石粮食已经转卖给渔阳城的赖总兵了?”

    “大爷,我们驿丞可是您亲外甥,他说的还能有假?他们让驿站的马伕给渔阳城报信去了,你们得赶紧想想法子。”

    村民们又惧又怕。

    得罪边城的关军,说实话他们还真不见得有多害怕。

    但是,海津镇可是渔阳城的管辖范围内。

    他们小小的一个漕运粮仓村,偷到总兵大人的头上还要不要活了?

    待到驿站报信人走后,全村人如丧考妣。

    有那脑子还算聪明的,勉强打起心神道:

    “山匪抓了我们的孩子和老人,我们岂敢与山匪斗?幸亏大错还未造成,当下我们得赶紧把那一万石粮食给送回粮仓去!”

    “对,对,对!一粒麦子都不能少,之前粮仓是什么样就得恢复成什么样。”

    “等到渔阳城来人,就让家里的老人和妇人们跪在村口哭去吧”

    赖总兵的名儿委实好用。

    当山匪妄图偷走属于渔阳城军粮的消息,在海津镇传开。

    为保护军粮被山匪砍伤的边军,受到了各方的关注。

    灶房里的鸡、鸡蛋、各种海鱼都堆满了。

    驿丞在留守千夫长醒过来后,几乎是十二个时辰在他病床前伺候。

    端水端药,喂汤喂粥

    深藏功与名

    几个老大夫在驿站里值守了一天一夜。

    让他们意外的是。

    几十个眼看着就要噶的重伤患者,被硬捏开嘴灌了两顿汤药后,竟然又陆续醒了过来。

    一个个顶着双颊被掐得发紫的脸蛋。

    丑是丑了点。

    虚弱也是真虚弱。

    但小命确实是被救回来了。

    老大夫们免不得在心里嘀咕:

    最少有十几个他们接手时候,面色呈苍白或铅灰色。

    伤口都是他们亲自缝合的,内服的汤药也是他们从医馆里抓来的药材包。

    他们的医术是什么水平,自己心里还是有数的。

    怎么可能达到十成十的救活率!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