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1/1)

    身上穿的是胡服,还能说一口纯正的官话。

    汉人无疑了!

    原来百里晟老家就在西京的某个镇上。

    这个镇上有几座大铁矿,几乎全镇的劳动力都在铁矿上做矿徒。

    他祖父的父亲是个穷秀才,尽管家道中落到了其祖父这一代还有机会识文断字。

    和普通矿徒只知道卖苦力不同。

    他家祖父在干活儿期间,京都了曾祖父留下来一些书籍。

    后来救过一个盗墓贼的命,对方将生平探穴的一些独门绝技秘密传授给了他。

    总之,百里晟的祖父也算是自学成才,大器晚成了!

    他在找矿、探矿,尤其是地下坑采的支撑、排水、提升、照明等问题上颇有方法,成为了西京布政司境内最顶级的矿师。

    还被西京权贵给供奉了起来。

    期间,权贵想让这位矿师将手艺传授给更多的人。

    奈何老爷子是个油盐不进的,毕生所学只传儿子和孙子。

    百里晟亲爹不如他的天赋高,但年轻的百里晟没有意识到,祖父教会他的这些技能是如何的宝贵。

    成丁后被镇上的同伴带去西京城见世面。

    结果世面没见着,醒来就在西域胡商的车队里。

    被人下了迷药。

    迷迷糊糊间,就被人送来了哈密城。

    没有退路可言

    百里晟看到汉军找到金矿来的那一瞬间,就如同见到了亲人一般。

    他愤恨的讲述了自己被胡商掳来的经历。

    来了哈密城后自己又遭受了怎样毒打。

    胡人的法子简单粗暴。

    不愿意为他们干活,就打到愿意干为止。

    且十二个时辰都有人监视着他,他连自尽都办不到。

    生生被折磨了半个月就没能扛得住。

    待到他养好了身体,胡人就催着他干活。

    忠顺王当年的本意是,希望在哈密卫找铁矿用来打造兵器的。

    但百里晟的运气实在太逆天了,不出三个月就寻到了那一处金矿。

    铁矿再好

    还能有金矿金贵

    忠顺王就让百里晟带着几百个矿工,在金矿里干起了活儿来。

    百里晟不仅会寻矿,在冶铁和冶金方面都有涉猎。

    这下,忠顺王就更舍不得杀掉或者放过这样的人才。

    他就如此这般在十二个时辰有人监视下,在金矿附近生活到了现在。

    矿中无数月,他都不清楚自己在这里生活了多少年。

    说到最后委屈得如孩童一般,嚎啕大哭。

    哭完后就努力的向大家展示他的才能,最终自然被甘将军给留了下来。

    这不,眼下就派上了大用场。

    石炭矿虽然与金属矿不一样,但百里晟比普通人懂得要多得多。

    此时,他正指挥着几百兵卒分别从不同的位置往下深挖。

    经过两天的勘察与计算,百里晟的推断是:

    这片戈壁滩上的石炭质量之好、储藏量之大,以现在的采矿效率,一万个矿工采上一百年都采不完。

    熊总兵听得双眼发直,心里的算盘打得啪啪响:

    每个矿工每日挖五石,一万人就是五万石!

    石炭往年的市场价,大约是一石一百三十文上下。

    一天收益,竟然就高达六千五百两银!

    一个月下来就是十九万五千两!

    一年,一年是多少!

    哎呀!两百三十四万两白银!

    如此,还能采上一百年?!

    越算越激动。

    哗!

    二十几天前刚落到他手里的金矿,顿时都不香了!

    黄色的金子哪有这黑色的金子喜人?

    只可惜,肥肉就在眼前却不能马上吃进嘴里。

    无它。

    这么一大片戈壁滩上没有一丝遮掩,一旦上万人矿工作业必然会引起八方关注。

    在没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之前。

    这一大片露天炭矿,还得用石头和粗砂给覆盖起来。

    就说愁不愁人?!

    除了先锋营和哈密卫的几个核心将领,发现大型石炭矿的消息目前还处于一级保密状态。

    这两天,相关将领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把哈密卫的防线往西扩。

    有人提议:

    “最好在戈壁上修一条长长的城墙,再在城墙上架满几百门炮台!火器里威力最大的还得是大炮,对付胡人的弓骑兵好使!”

    有人反驳:

    “茫茫大漠又没有天险可倚仗,请问这城墙要从哪里修到哪里?期间,光建城墙就要耗费多少人力和物力?”

    “那就在戈壁滩上建一座城池把整片石炭全给圈起来,然后把哈密卫的驻军放几营在这座城池里守着。”

    其余人琢磨了一会儿。

    这个法子倒也可行!

    “但要建这么大一个城池,没个年也是完不了工的!难道在城池建好之前,石炭就不能开挖么?”

    熊真急了:

    “等不了!屯田需要用大量的农耕工具,过日子也少不了锅碗瓢盆,还有咱们的兵器也要及时更换!百里晟大匠说雪山某处有几个铁矿,石炭冶铁迫在眉睫!”

    “总兵大人,可是这戈壁滩上都没法藏兵,有多少人守着、又有多少人在这里干活,对方的斥候用千里眼里完全数得清。”

    有人好奇:“胡人就算看见了,他们知道石炭的妙用么?”

    “早在西汉年间,西域的胡人就已经掌握了用石炭冶炼青铜的技术。你们说,要是西域各国得知此地有大矿,他们会不会合兵来抢?”

    答案,显而易见!

    吵到第二天。

    大家的议论的方向,就变成如何在胡人的眼皮子底下暗度陈仓。

    什么从哈密卫隐蔽之处挖隧道,利用隧道秘密采炭。

    什么将施工时间全定在晚上,夜里悄无声息的施工云云

    甘明兰实在是听不下去了,这帮人对戍边的理解貌似只知道防守:

    “胡人知不知道哈密卫有石炭,都不影响他们攻打哈密城!”

    所有人:“”

    她接着道:

    “关西七卫我们收复了!甚至对方的一位亲王和数十个贵族还在我们手上等着换赎金。

    还有那数万战死的火州驻军,以及被我们劫掠了三天三夜的大小首领们!

    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表示我们已经单方面向喀什葛尔汗国单方面宣战了!”

    熊真摩挲着一枚和阗美玉板指,接话道:“依甘将军之意,我等需要继续西征?”

    “不是需要,是必须打!说不定此时胡人的大军,此时已经在赶来哈密卫的路上了。

    关西七卫虽然被收复,但卫所的旧址已经全部被毁,重新防御体系还需一段时间。

    这片土地又没有天险可守!

    退一万步讲,就算守住了!

    与对方的弓骑兵打了个两败俱伤,相互奈何不得。

    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活?

    喀什葛尔汗如果向周围小国和各部落施压,西域的粮食和牲畜就不会向东边流通。

    不仅我们、我们的军属和几十万移民等着米粮下锅,还有边城和怀庆府的百姓们盼着我们能反哺呢。

    大家不要忘记我们西征伐胡的初衷!”

    众人,冷汗淋漓。

    最近一个月似乎过于顺利,还挣到了一辈子挣不到的银钱,心都跟着飘了!

    收复故土看来只是一个开始。

    一旦没有了与喀什葛尔汗国抗衡的实力,关西七卫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熊真再不复之前的淡定,他坚决表示:

    “军属马上就要来了,关西七卫绝对不能变成战场!为了老人孩子,为了关西七卫今后的安宁,喀什葛尔汗国的主力军必须消灭。”

    众将士:

    “没有退路可言!”

    “战!与之死战!”

    胡羊即实力!

    关西七卫,即刻从基建防御模式转变为了战斗模式。

    熊总兵下令让甘明兰的先锋营开路,他自己率五万骑兵在后方压阵。

    只留了两万多人防守。

    这些留守的驻军将组织即将到来的军属和难民们,迅速投入卫所和民房的建设中。

    从火州抢回来的五十几万只羊和五万多头牛,三万石小麦粟米和豆类,就是关西七卫未来一个月的食物。

    据悉,最先出发的军属们已经过了和平关。

    被驻军惦记着的大部分难民却还滞留在金州。

    渡口边的浮桥终于架了起来。

    早在几日前,浊河南岸的三十几万难民们,就被临洮府的官员们组织好了过河的顺序。

    浮桥的载重是有限的。

    要是三十几万人一窝蜂抢着上桥,结果可想而知。

    难民们都由各自的村长、里长们做了代表,一个个照着规矩抽签排队。

    临洮府的官员们成日担惊受怕。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