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1/1)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三百多个羊倌就这么慢悠悠的赶着羊群,如秋游一般往家回。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半个月前。

    商都王权的斗争,也终于进入到了尾声。

    战况十分惨烈。

    老皇帝九族以内的血亲被彻底消灭。

    商都附近的勋贵和豪门也跟着陨落了大半。

    文武百官中之前对摄政王摄政有过反对,或不支持的,先后遭受了外八门之索命门的索命。

    江湖人士手段残忍。

    动不动就是全家鸡犬不留。

    杀得官员们辞职都来不及。

    就在这种全商都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时。

    天空响起一声惊雷。

    两个最早带着流民闹事的农民首领,因护主有功,十日前被授予了“平南王”和“定南王”异性王的王位!

    除了王位和一些列的金银赏赐,两位王爷还得了封地。

    封地!

    自邶国开国以来,皇子皇孙都没有得到过的殊荣。

    再看看封地选的位

    置,平南王得了幽州,而定南王直接索要了他的老家三秦之地!

    明旨一发,天下哗然。

    称王

    边城。

    赵牧云正在看渔阳城赖肃之总兵写给他的来信。

    赖总兵对朝廷把幽州做为封地,赏赐给一个闹事的流民首领,且还给了对方一个异姓王身份,简直要气炸了。

    幽州是他的地盘。

    在他的地盘上塞一个异姓王?

    那就是要来和他抢食吃了!

    谁听了这样的消息还能坐得住?

    赖总兵在信里问赵总兵。

    区区一个阉人都做了发号施令的摄政王。

    大字不识的几个、还杀了无数府兵的流民头子,也做了异姓王。

    那他们这些十余年没见过军饷,还在苦守边关的军人,又算什么?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股子杀气。

    赵牧云看得出,这位脾气暴躁的赖总兵多半要搞事了。

    果不其然。

    三日后,幽州就传来了八百里加急的密报。

    据说,新鲜出炉的平南王带着他的一众亲信还没踏入幽州,来不及抖他异姓王的威风,就被赖总兵出动一万大军给灭了。

    赖总兵不仅一口气杀了平南王五千多亲卫,还拿走了朝廷给平南王的所有赏赐。

    据说平南王的人头,至今还挂在幽州城的城门上。

    如此毫不掩饰的逆天行径,给了商都的摄政王和太后等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朝廷怎么办?

    最后有那自作聪明的文官提议,让朝廷宣赖总兵进商都自辩。

    说是要听赖总兵一个解释。

    当然,对赖总兵进商都也有明确规定,随行人员不能过百!

    如此条件,傻子才会去的吧。

    赖总兵都没有出面,直接让下属把那趾高气扬的传旨太监给杀了。

    基于此。

    算是彻底和商都朝廷撕破了脸。

    商都继杀完皇亲贵胄和一群不听话的文武百官后,朝廷里留下的差不多都是些顺民。

    如此大逆不道的消息传回来,摄政王的面色阴得能滴出水来。

    此时此景,不少文官们在朝会上跳脚叫嚣:

    “公然抗旨且斩杀传令内侍,赖总兵这是要谋反啊!到底是谁给他的胆子!臣提议,乱臣贼子得诛其九族方能以儆效尤。”

    “臣附议!不然其它边关重镇的总兵有样学样,可怎么是好?赖总兵可不是流民,他管着幽州平原的大部分田地,手里有粮、有火器有兵马。还年年借着鞑靼骚扰的借口,不断的伸手向朝廷要军饷、要官职!说不定他早就存了造反之意。”

    “臣附议!九边重镇的军田本就是用来养兵的!没得让这帮兵匪们用朝廷的军田养着自己的私兵,他们简直就是一群国之蛀虫!”

    “”

    群情激奋。

    得了江湖势力撑腰的摄政王等人,算是吃到了暗杀的甜头。

    此时也是气势正盛。

    被佞臣这般挑唆,自然是眼里容不得沙子。

    赖总兵怎么都没有想到,朝廷再次刷新了他的底线。

    索命门的杀手,竟然敢进渔阳城刺杀于他。

    可这里是边关。

    军营有重重关卡,不是那么好闯的!

    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杀手,彻底惹怒了赖肃之。

    他派人直接挑了外八门在幽州境内的所有堂口。

    之后,又在下属们的以死相逼下,顺势宣告:他,赖肃之,在幽州自立为王了!

    你们朝廷这帮乌合之众不是谁闹得厉害,就封谁是异姓王吗?

    那劳资也闹给你们看看!

    一下就给你玩一把大的。

    封地?

    剑锋之下,全都是封地!

    今年封地上的秋税,全都得给本王留下来。

    外八门的残余旧部,屁滚尿流的滚出了幽州。

    朝廷上下也被这个变故闹傻眼了!

    建国两百多年,都没有手握重兵的边关总兵自立为王的先例。

    这可是会遗臭万年的!

    但对方现在连这些都不管不顾了。

    如此一来,只要朝廷敢捏着鼻子承认一个幽州王,明日或许就有无数个边关王出现。

    怎么办?

    如何是好?

    边城。

    此时大营内也是群情激昂。

    这个说:

    “侯爷,咱也该把西北王的大旗给打出去了,总不能落幽州王之后太多了吧?”

    那个道:

    “昂们举双手双脚赞成!熊总兵昨儿不是八百里加急传来了捷报么?喀什葛尔汗国二十五万精锐都被灭了,那今后昂们可不怕被关内的物资卡脖子了!”

    还有人把桌子拍得邦邦响:

    “昂算是把朝廷那帮阉党看得透透的,谁要是给他们一点颜色,他们就敢开染房!赖总兵要是不杀那个流民头子,今后幽州还指不定变啥样了呢。”

    “是啊!侯爷!您的请功折子上了那么多回,朝廷可一点反应都没有。如此下去,那些拧着脑袋和胡人拼杀的兄弟们可就要冷心了!”

    赵牧云缓缓点头:

    “熊总兵还报告了一个好消息,甘将军他们在火州发现了一个露天的石炭矿,据说里面的矿量最少能采一百年。”

    “嗡”

    这回所有人都彻底绷不住了。

    “有了石炭,兵器制造局就不愁炼铁了!”

    “冬日烧炕取暖也不愁了!”

    “西域胡人不是最爱瓷器么?烧,让那些瓷器作坊放开手的烧,之后统统高价卖去西域。”

    “”

    石炭真是好东西。

    让那些对在当下称王犹豫不决的将军们,彻底不犹豫了。

    继“幽州王”之后。

    边城,“西北王”的王旗高高飘扬。

    于此同时,偏关、榆林卫、金州关与和平关、关西七卫等,同时把城墙之上的龙旗换成了“西北王”的王旗

    这一切,还在路上的甘明兰等人却是不知的。

    走了半个月。

    在队员们惊喜于大金雕隔三差五回来找甘将军投喂,快被甘将军养熟之际,上雪山挖宝的队员们也传回来了好消息。

    雪山山巅至宝——雪莲,他们真的寻到了。

    雪莲在民间传说中被誉仙草之王,其药用价值和象征意义很是不凡。

    又因其生长环境极为特殊,通常生长在极度稀薄的空气与寒冷的山风中,这使得其生长条件极为苛刻,采摘要冒很大的风险。

    故而在市面上很是罕见。

    一度成为西域各国给天朝的贡品。

    初秋季节,正是雪莲花开的好时候

    莎车风云

    邶国境内。

    有史以来最为挑战皇权的大事,正相继发生。

    商都朝廷一时间鸦雀无声,齐齐做了聋哑人。

    邶国境外。

    苏日勒格等人马不停蹄的赶回了王城莎车。

    之后。

    国主、两位宗教首领和一干权贵首领们,就收到了这么一个噩耗。

    走北道的哈斯巴仁将军,他所率领的二十万弓骑兵,和走南道的单阿里将军和他那五万精锐,全都被灭了!

    只剩下五十几个俘虏!

    国主气得当场发飙:“邶军到底在关西七卫有多少兵力?难道邶军现在已经这般强大了吗?”

    苏日勒格等人以头抢地:

    “可汗!邶军在关西七卫的兵力应该在十万上下,这样的兵马本该不足为惧!

    但他们手里有大量的火器,火铳的威力完全能压制火绳枪,最大的威胁是火雷!

    那些火雷可以埋在沙子里,只要人或马踩上去就会爆炸,杀伤力强于火铳和火绳枪数十倍。

    且在爆炸过程中会发出剧烈的声音,我们的战马被吓得完全不受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