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1/1)

    不可能。

    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古千夫长只轻飘飘丢下一句:“完成任务的,甘将军会为他赐名!”

    赐名?

    这个诱惑实在太蛊惑人心了。

    在边城大营内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

    那就是做将军们的亲兵,只有被家主赐名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嫡系。

    不然,你要还叫一个本名,谁会拿你当真正的亲兵?

    想明白这一点,他们嘴巴闭得紧紧的,恨不得马上就开始学习。

    才做亲兵十几日,他们的家主就直升了两级!

    年纪轻轻就做了正四品的威武将军,那离正一品总兵还会远吗?

    不想当总兵的亲兵,不是好亲兵!

    干了,干了!

    字要学,明日的牛肉也要多吃几碗。

    几碗肉的事,不需要甘明兰费太多的思量。

    但她要对所有的亲兵家属们做好安排。

    除了从瓜州卫随调过来的十几户人,一路走又去其它几位调了几十户人,加上哈密卫的二十几户,涉及到一百户军属八百号人的命运。

    她前些天都在研究这一百户家属的人员结构。

    有祖父或祖母的只占了三分之一,七十个。

    亲兵们的爹和娘,年纪相对还算年轻,大都没有超过三十五岁。

    妥妥的壮劳力。

    家中长子基本都入了伍,留下了三十来个年轻媳妇子。

    六岁以内的孩童有八十几个。

    七岁至十五岁的小姑娘有九十三来个,七岁到十三岁的半大小子最多,一共有二百二十几人。

    现在现成的工作岗位就有,威武将军府一个外管事一岗、内院管事一名、婆子数人、婢女和小厮各需数人。

    甘明兰之前本想在那些移民中买人的。

    后来想想,从亲兵军属里挑,忠诚度自不必说,主要该能给这些家庭创造多些的工作岗位。

    不要看都是伺候人的活计,正四品威武将军家的下人,走出去绝对是妥妥的体面人!

    此外,这八百来人的屯田任务按例要耕种八千多亩。

    分散给各家种?

    累不死人!

    她打算复刻一个西麓牧场。

    面积不用太大,五千亩就差不多。

    再种上两千亩的葡萄,到了秋天就酿成葡萄雪莲养生酒

    。

    最后只挑最好耕作的一千亩来种麦子。

    再用桑树把牧场、葡萄园和麦地都给圈起来。

    垦荒、植桑树、种葡萄、种麦子都可以雇那些移民多余的劳动力来做,亲兵们的爹和祖父可以做监工

    甘明兰在脑子里把计划过了好几遍,就趁着这隔离的功夫让人把这一百户亲兵家的当家人都召到了一块儿开会。

    她只粗略把上诉的安排说了一通,妇人们就高兴得语无伦次,最先瞄准了威武将军府的活计。

    “家主,昂的灶房手艺歹滴狠,能不能给您府上做个灶上婆子?不信,昂明日用牛肉给您露一手。”

    “准了!”

    “家主,昂家大娘子最会哄孩子,家里的几个弟弟妹妹都是她带大的,让她给小姐当个粗使丫鬟可使得?”

    “行,就让她试试看。”

    “家主”

    都恨不得把自家闺女和儿子拉到跟前,让家主选上一轮。

    竞争太激烈了!

    男人们一听连自家来爹都能帮着管理军田,黑亮堂激动得红扑扑的,一个劲儿的搓手。

    也有那擅长农事的汉子,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家主,用五千亩军田做牧场会不会惹争议?这个养生葡萄酒酒咱可没听说过,销路还有得愁。还有,昂们边城新垦的荒地,一亩最多能收一石粮,一千多亩种麦子实在是少了些。”

    人家给的确实是良心建议。

    他们的家主却道:

    “大家放心,做这些安排我肯定会与熊总兵商议的。五千亩牧场说实话,我都还嫌不够大。

    这里的牛羊肉,肉质都很好。

    除了我们平日吃的,育种的,其余的牛羊我会让人送去边城的甘味鲜,算上运费,至少能比在这里多卖上三倍的价钱。

    牧场收益越高,打理牧场的羊倌和管事奖励就越丰厚!

    这个葡萄养生酒有养颜延寿的功效,酿酒的方子我有!反正酒这个东西,只要密封好放个十年八年都不会坏,销路暂时不用心急。

    一千多亩地种麦子你们也别觉得少,只要选对了麦种,就不怕种的粮食不够吃。

    喀什葛尔汗国以西还有很多国家,到时候我会想办法从商人那里买来高产的麦种”

    都知道甘将军不是打诳语的人。

    那么,她说的话就很可能是真的。

    如此一来,他们未来可能就有吃不完的烤馕、羊肉,喝不完的葡萄美酒,甚至还能穿上丝绸?

    不敢想,压根不敢想

    安排(下)

    亲兵家属们,大部分还陷在家主亲手烙的大饼中。

    也有少数有见识的。

    这不,就有人请教自家家主:

    “家主,桑树除了江南和巴蜀那等富庶之地,西北缺水,小树很难种活的。昂觉得吧,还是种梭梭树比较好。”

    有西麓牧场的梭梭树成功案例在先,人家对大面积种植桑树表示质疑。

    甘明兰对此十分笃定:

    “离这里不远的火焰山山沟里,就长着一整片的桑树林。”

    对方兀自摇头:

    “可江南和巴蜀养蚕的气候多好呀,这里又干又热!蚕怕是不好养活的。”

    “我既然敢这么做自然是有所仰仗的,之前在寻神仙掌的时候,我就在片桑树林里找到了好些野生的蚕卵。

    有野生的蚕说明甚?说明人家就适合这个地界儿的气候,哪怕一个冬季能活下万分之一,那够一代代繁殖下去。咱也不养江南那种需要精心伺候的家蚕,就养这种野生的!”

    野蚕!

    谁见过?

    甘明兰立即掏出了她的杀手锏——几个破壳了的七彩蚕茧。

    “那你们瞧瞧,这是甚么?”

    鸡蛋大小的彩色蚕茧,瞬间就让这些男人和妇人们炸了锅。

    “老天爷!还真像是蚕茧呢!怎生这般大!来上这么十来个蚕茧都能抽出二两丝的吧?”

    “昂滴娘哎!天底下还有这般鲜亮、颜色这般多的蚕丝?织造成绸布都不用染色了哟。”

    “稀罕,太叫人稀罕了!家主,这野蚕,昂想养养看。”

    “昂也想”

    甘明兰:看吧,事实胜于雄辩!

    谁见这样的稀罕物,谁不迷糊?

    别说妇人们,就是各家的当家男人都心热得不行。

    拿在手上反复研究。

    不多时,就确定已经肯定这野蚕蚕茧没有染色的痕迹。

    “以往见过的家蚕绝对不是一个品种。”

    那么,问题又来了。

    这些野蚕会不会食量很大?

    头年,得种多少棵树苗才能把一只蚕养成蚕茧?

    想一口吃成大胖子?

    甘明兰却不是这般打算的,她明确表示:“好东西贵精不贵多!即使以后桑树成林了,每年这些彩绸的产量最好也要控制在五百匹之内。”

    当即就有那聪明的人大声附和道:

    “合该如此,甚么东西多就价钱就贱,如此与众不同的野蚕怎是那些家蚕可比的!一匹在西域各国,就是卖上一千个金币都不为过!”

    好好好!

    是个有想法的,回头就让你卖布去。

    甘明兰接过大旗,继续给大伙儿画饼:

    “你们说,那些胡商不远万里去到西京和东京,贩卖的商品里什么东西最多、最贵重?”

    “当然是丝绸了!”

    “去一趟西京要走上几个月,如果能在咱哈密城买到更好、更稀有的丝绸,他们难道还会舍近求远?”

    “必不能!”

    众人:想想就知道,现在关内各种乱,只要他们守好关西这片关口,任那江南还是巴蜀的丝绸都卖不到西域来。而自家家主的这个野蚕彩绸,绝对是独一份的买卖。

    还别说。

    到时候说不定还真是千金都难求!

    出了隔离点,就让自家男人和小子赶紧跟着去那火焰山取桑木树枝去。

    比起牛羊和那养生葡萄酒,所有人都更看好这植树养蚕的买卖。

    你问会不会织造?

    几十万移民里难道还找不出几个能耐人?

    他们坚信一点,家主好,他们的日子才会更好!

    会议的气氛再次热烈了起来,男人们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干劲儿。

    这个年头就没有一个懒人!

    桑木插阡真不难。

    只要插阡的土质保持湿润就行。

    有人马上出主意:“就在地窝子的炕床上用泥砖围起来,然后在炕上铺上几尺厚沙就能用。下大雪也不怕,夜里可以烧炕”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