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1/1)

    小家伙用意识看了看:

    “姐姐,满了,福宝的空间已经满了,再多就装不下啦!”

    孩子才三岁多点,异能只在初级阶段。

    一立方的空间,真的不经装。

    但就是这么点大空间,也够让他姐姐眼红的。

    少女眨巴着她的卡姿兰猫儿眼,委屈巴巴:

    “娘!太不公平了,为啥都是你生的,弟弟就觉醒了土系和空间系两种异能哩?”

    土系异能也就罢了,她不喜欢土遁或用土墙隔挡。

    还是木系异能,适合她这样的小仙女。

    但,空间系!

    这是多好的打家劫舍的道具啊!

    她的梦想一直都是杀去胡人的王城,搬空他们的金库。

    为此练拳三年从未间断。

    可惜这几年胡人老实得不得了,好些胡商都举家搬迁到了八卦城。

    喀什葛尔汗国的现任国主,更是年年要给朝廷上供宝马。

    这还让人怎么打?

    甘明兰凉凉的望了她闺女一眼:“你要这么说的话,让你二哥怎么想?”

    “二哥他,二哥他”

    少女一时有些语塞。

    兄妹四个。

    大哥那恐怖的金系异能和驭鼠的能耐,亲眼见过的,都知道其威力之恐怖。

    她和弟弟这种生下来就带有异能的,用娘的话来说,已经是老天爷的亲孙子/亲孙女了。

    如此一对比,最可怜的还是二哥左驰隽。

    他,啥都木有遗传到。

    听了母女俩对话的小人精三寸豆丁,马上替姐姐接话:“娘,姐姐,二哥以后要当探花郎!”

    为啥是探花郎?

    当然是因为,二哥怎么努力都考不过天才圆通哥哥了!

    三头身小豆丁从二哥备考童子试,写坏了的那一笔筒的狼嚎,用光了的十几大罐墨水,看出了读书是件苦差事。

    这个苦,还是让二哥接着吃吧,他还是个爱玩泥巴的宝宝呢。

    被姐姐艳羡的空间,他表示,也就那样了。

    同样是空间,娘的那个不仅大,里面还有一棵超级厉害的神木,且能进人放活物。

    甘明兰:“”

    果然,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

    确实,没有对比就不知差距。

    就拿江南的徽墨来说。

    前朝仅徽州就有一百二十多位制墨名家,制墨名坊多达数百家。

    徽州在雍泰朝建立后,也逐渐恢复了元气。

    好光景还没恢复几年,就被关西的油烟墨水扰乱了市场。

    谁敢信?

    一斤墨水被要求的全国统一零售价,是十个铜板!!

    批发价,最多不超过五文!

    你问这么低廉的价格,能出什么好墨?

    不不不!

    关西耗时一年多,砸重金研发出来的油烟墨水不一般。

    墨色浓淡均匀,黑度高,最是适合日常练习和大字书写。

    与之配套的文房四宝,还有关西的楮皮纸、毛笔和泥石砚台。

    各个价位,任君选择。

    二两银子都能置办一套。

    想追求高奢?自然是不缺的!

    就在去年,关西油墨墨条被乾武帝钦定为了御用墨。

    之后,文武百官纷纷模仿。

    关西墨条逐渐就有了赶超百年徽墨的趋势。

    至于毛笔就更不用说了。

    山羊和兔子在关西顺利被大量繁殖,笔坊之后就再没缺过原材料。

    哪怕是高端产品狼毫,有阿土大王在,黄鼠狼都得排队来作坊剃毛。

    反正尾巴上的毛,剃了还会再长。

    笔管更是花样繁多,有来自巴蜀的毛竹、沙漠里的胡杨木、沙枣木,甚至还有特意烧制的陶瓷笔管。

    关西有一种质地坚硬细密,形体壮硕雄健,切开后内里色彩凝重绚丽,纹理明畅深刻,甚至还会呈现出山川景物、花鸟鱼虫、海市蜃楼等图案的玛河玉石。

    这种玉石用来雕刻成砚台,可不要太上档次了。

    总之,以前靠行商走货到关西,最普通没个十几两银子都置办不了一套的文房四宝,是彻底走下了神坛。

    反之,行商们来关西采购商品,文房四宝也是清单之一。

    文房四宝中,又以墨水为最。

    不止是雍泰朝,甚至连北幽国、南越的低端市场,都被关西的墨水给垄断了。

    随着青山书院在三年前,有二十几个学生成了秀才,并会在今年秋闱参加科举的消息传开,关西在关内的文人眼中不再是文化荒漠。

    山长方墨林:

    谁说身处胡地,就不能写出优美的诗词歌赋?

    谁说关西学子的腹中就没有锦绣文章?

    比起不通庶务的学子来说,青山书院的学生可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废柴。

    书院有十亩良田。

    学生们每年会集体参加春耕与秋收,他们需要及时了解当年的粮食产量,以及关西粮食的市价。

    寒暑两个长假还会被安排进一些作坊、卫所、以及边贸城的市场管理处,参加实践工作或站岗。

    就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不务实么?

    纺织业

    雪山上,母子三人还在忙和着。

    雪山下,气温就不那么宜人了。

    尤其是在大漠戈壁滩,高温令人窒息。

    但,就有数万人,拿着日薪四百文的高薪,在每年最热的两个月铺设沥青驰道。

    三年过去,连通最后一个卫所的驰道,在本月底就要完工了。

    几个工部营缮清吏司的官员三年前来的,至今还未离开。

    沥青路的铺路过程,以及铺完后在极端天气的表现,以及各种补救措施,他们都得学习。

    还有最关键的是,沥青这玩意儿必须得经过提炼、冷却成块状后才方便运输。

    你让他们运输原油?

    风险实在太大了!

    蒸馏石油产生的燃油,现在是燃烧弹的主要原材料。

    燃烧弹,自然是在关西第一军事学堂的实验室里折腾出来的。

    现由工部下设的军器局掌管。

    关西第一军事学堂,也因为此大杀器的发明,成为朝廷瞩目的对象。

    被虐了三年的军事学堂学生们,对比三年前,任谁见了都会赞一句:脱胎换骨!

    谁敢信。

    三年前,十天急行军一千里都以为自己创下了奇迹。

    三年后的今天,人均提速到了六天一千里。

    就这个速度,教官们见了还会破口大骂。

    “本期拉练落在最后的一百人,猪都比你们跑得快!你们这种速度,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提到吃食,教官们很是恨铁不成钢。

    “你们对得起每天吃进肚子里的一斤牛肉和一斤奶么?皇宫里的陛下,都没你们的伙食好!”

    “五十步的固定靶,还有小半人都打不出九十环的成绩来!你们这就是在浪费子弹,浪费银子!”

    “”

    这样

    的唾骂,每逢大考小考都要来上一遭。

    学生们双手交叉后背,呈马步状,一动不动,更不敢用手抹掉教官喷到自己脸上的唾沫。

    神枪手,真不是那么容易练成的。

    迄今为止。

    三千学生中,火铳手能做到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百分百中,指哪儿打哪儿的,仅有一百来人。

    炮手要好一些,大炮的目标比火铳的大得多。

    去年秋末,三千学生被拉到雪山北麓搞了一场军事演习。

    又是火铳又是大炮,甚至还用上了燃烧弹。

    一不小心,就轰平了几个山头,还把雪山北麓的枯草烧了近百里。

    这可把雪山北麓的几十个游牧部落,吓懵了。

    各部落首领连忙赶来表态,表态他们愿意像伊里河谷一般,归顺天朝,成为雍泰朝的子民。

    至此,雪山北麓至阿尔泰山山脉,统统纳入了雍泰朝的版图。

    不要以为混乱的前朝被取代,新的统治秩序建立后,老天爷就会另眼相待。

    这几年的冬季,是一年比一年来得早,又一年更比一年冷。

    要不是有高产粮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要不是朝廷征收田税从前三年全免,到现在仅征收两成。

    雍泰朝六成以上的百姓,至今都别想吃上饱饭。

    别人不知道这种极端的气候,是怎么一回事。

    甘明兰这个后来人知道啊!

    按照历史的轨迹,雍泰朝与她前世那个时空的大清差不多是同时建国的。

    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时期,持续了五个世纪!

    这都被她遇上了,还能怎么办呢?

    只能是大力发展纺织业。

    好在她阴差阳错来到了西域,后世的疆省。

    除了囤田种粮,关西这几年在垦荒种棉花上,规模是一年更比一年大。

    有她这个木系异能者在,关西的棉花产量都能与后世比肩。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