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1/1)

    “不得了!咱这一万亩地种的是菜疙瘩吗?分明种的就是金疙瘩啊!”

    “都护,我看那巡逻队的人数还是少了些!万亩地呢,越到后面,夜里就越不能大意了!”

    大胡子得意洋洋,大手一挥:“准了”

    多些人手巡防,没什么不好!

    接下来,他还有大动作呢,

    有什么比亲眼见到,从种子落地发芽,到茁壮成长,到成熟收获,最后送去糖坊里制成白花花的糖霜,更有成就感的事?

    他得找几个洋人画师,把甜菜的生长过程全给画下了给商都的主子送去。

    嗯。

    他去看过八卦城那个教堂里,挂着的神父人物肖像。

    栩栩如生,就跟神父本人一模一样。

    大胡子本就是个糙汉,商都大儒们画的那些,梅兰竹菊,他根本欣赏不来。

    偏爱这种写实的油画风。

    思及此,大胡子再次感慨:

    还是镇西国公会用人,买来的那些洋人匠师竟没有一个是废物。

    作为乾武帝的心腹。

    他是第一批知道,江南造船厂已经把最新战舰设计图给制了出来的人。

    他相信,用不了两年江南水军就能造出最适合他们的大型战舰

    不提大胡子在北庭都护府为甜菜而忙活。

    就是甘明兰本人,今年的种植任务也不轻。

    今年秋要为关内提供五十万亩土地的土豆种子,土豆种植面积小不了。

    须得有人跟进。

    她的重心在,玉米、西红柿、辣椒、卷心菜等多种蔬菜试种上。

    尽管她已经用异能优化了这些蔬菜的种子十几代。

    但种子在关西的育苗、移栽、生长过程、施肥以及容易发生病变虫害,都需要详细记录,最好能一一给出解决方案的。

    为什么现在欧洲的玉米产量那么低?

    一是,他们用的种子接近原始美洲品种。

    还没有相关专家针对欧洲气候对玉米种子进行耐寒、早熟的改良。

    种子不行,产量自然就不会高。

    二来,玉米是高产且高耗地力的农作物。

    农场一旦缺乏高效肥料,长期种植就会导致土壤贫瘠。

    再加上,欧洲人仍以小麦、黑麦、大麦为主食,玉米被视为“穷人的食物”或牲畜饲料。

    市场需求有限,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就不高。

    最关键的是。

    自打玉米被引入欧洲后,就遭受了本地病虫害(如玉米螟)的侵袭,美洲原生的抗病特性在欧洲环境中却失去了作用。

    病虫害是导致玉米减产的罪魁祸首。

    后来,马铃薯在欧洲广泛传播。

    其耐寒、高产且适应贫瘠土地的优点,生生挤压了玉米的种植空间。

    但,从甘明兰这个后世人的角度来看。

    玉米的用途,不要太广了!

    当粮食。

    它晒干后在通风干燥的粮仓中放两三年都没问题,比容易发芽的土豆更耐储存。

    玉米未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吃新鲜的玉米棒子,吃辣椒炒玉米粒。

    成熟的玉米晒干。

    磨成玉米粉就是粮。

    粗粮也是粮!

    不仅人可以吃,还可以喂养家禽和牲畜。

    只要工业技术能跟上,玉米还可以榨油做玉米糖浆。

    就连看似最没用的玉米杆子,青的都能用当牲畜饲料,干的还能当柴烧。

    玉米,浑身上下都是宝。

    在国内大部分百姓能吃饱肚子的前提下,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个三两亩。

    鸡鸭鹅猪,一年下来,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关于西红柿。

    传到关西这地界儿来,算它倒霉。

    因为关西不仅风沙大,果树还相当多!

    每年的防沙带造林计划中,种下去的果树就占了大半。

    其中,又以苹果树为最。

    这里的苹果个头不大,皮略厚,削皮后果肉的口感又甜又脆,果味儿十分浓郁。

    秋日下树,放地窖里可以存上小半年。

    其耐储性成了水果贩子们来关西采买的首选。

    关西不仅是苹果香甜,几乎所有的水果味道都不差。

    若拿西红柿和其它水果相比,怕是没什么出头之日的。

    但,这不是还有她吗?

    甘明兰打算把优化过的西红柿种子,高价卖去关内。

    和葡萄般,能成串挂果的西红柿,既可以当盆景看又可以摘下来当果子吃。

    成熟后红彤彤的颜色,谁家后宅的夫人小姐们不稀罕?

    尤其是自己亲手种下的!

    越想,这个主意越可行。

    但要论虎头等人带回来的蔬菜种子中,经济价值最高的,甘明兰认为还得是辣椒。

    调味料,最早是当药用的。

    那价格能便宜吗?

    辣椒,可是比茱萸和胡椒更辛辣的存在。

    反正头一茬银子,他们关西的种植园是赚定了的!

    毕生追求(结局)

    盛夏的草原,一片生机盎然,绿得沁人心脾。

    十数年如一日坚持在沙漠边缘的防风带的植树,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老黄风过境,再没有平移或湮没麦地。

    一望无垠的冬小

    麦眼见着又要丰收了,土豆秧和玉米杆正郁郁葱葱。

    此时,刚练习完异能的母子三人正站在雪山之巅,远眺。

    圆圆不由得感慨:

    “娘,您几年前许诺的为朝廷打造西北粮仓和马场,如今算是实现了吧?”

    “勉强算吧!想要天下的百姓人人都能吃饱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啊!”

    福宝在一旁瞪圆了荔枝眼:

    “娘,我们的麦种和稻种这么高产,为何还有百姓吃不饱肚子?他们是不是懒?不愿意种地?”

    这,还真是孩子话。

    “你们得知道,咱雍泰朝的百姓啊,真正懒惰到饿死自己的还是少数中的少数。但凡有点活命的机会,谁都得紧紧抓住。

    但,实际情况却各有各的难。

    就说人口比例吧,十成的人口里,大约有一到两成的城里人。他们的祖辈,用了几代人的努力才住进了城里。

    要是他们的后代争气,有稳定的收益、房子、庄子,自是不用发愁的。

    但要是后代不争气,出了几个吃喝嫖赌都来的败家子,金山银山都不够花的。

    他们可能在城里没有房,乡下也没有地,吃食什么的都得花钱买。

    要是当家的男人再没个稳定的赚钱营生,全家吃不饱饭不就很正常么?

    再说回乡下。

    娘当年去过黔东南,那片全是高山密林,可以耕种的田地非常稀少,高产的粮种分给他们也没用不是?

    所以,想要天下百姓人人能吃饱,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弟弟,娘今后要在关内大量推广土豆和玉米,就是为了这些没有田地的山民考量。”

    圆圆接给小弟接着科普,她催生过玉米种子,自然知道玉米的产量会给山民们带去怎样的惊喜。

    甘明兰点头:

    “有了土豆、玉米这些粗粮,不仅可以丰富大家的饭桌,精粮的消耗也会减少。对全靠买粮为生的人家,也能降低生活成本。”

    姊弟俩星星眼。

    他们的娘,真的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女性。

    比起上阵杀敌,用木系异能改良了高产的粮食种子才是她最伟大的贡献。

    可这些贡献,还都是默默无闻的。

    都只能借口是从欧洲带来的种子。

    只有种地的洋人才知道,他们种出来的马铃薯、玉米和关西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身负如此功德却还不能邀功

    俩孩子想到这些,都忍不住替自家娘委屈。

    转头,安慰起亲娘来。

    圆圆:“娘,以南越国如今的糜烂和他们国主的不作为,估摸着等我从军事学堂毕业,就与之有一场硬仗要打,到时候,闺女给您做马前卒。”

    福宝也积极表示:

    “加我一个,加我一个!”

    甘明兰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四级木系异能闺女,和圆滚滚的二级土系兼空间异能的小儿子,笑得十分爽朗:

    “你们当这几届军事学堂的毕业生,难道都是白培养的?每年兵器实验室砸了那么多银子去造枪、造炮,有这些神兵和利器在,你们娘今后可犯不着再亲自上战场啦!”

    圆圆急了:

    “啊,娘!您这身体比虎子哥他们都还壮,昨儿还单挑了一个营,怎么就不能上战场了?”

    福宝也紧紧拽着她的衣袖:

    “神兵利器再强都需要聪明的统帅,娘是我听过的,这几十年来唯一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士兵们可都愿意跟着您去打仗了!”

    甘明兰摆手:

    “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冷兵器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后拼热武器的战场,是属于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娘现在的任务就是守好西北这个大后方,是朝廷的粮仓也好,为朝廷输送战马和神兵利器也罢,能做的事还多着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