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1/1)

    为防意外,她很干脆的就鼓动了皇后。

    皇帝如今看着很好,但年轻时英明神武,年老时不做人的皇帝,历史上比比皆是。

    所以,最好皇后也有她的影响力。

    这样皇帝糊涂了,皇后也能按一按。

    皇后一时倒是没想那么多。

    她娘家出身也不高,对于好书的向往和遗憾,一家子都有。

    一听就觉得是个好主意。

    晋王府的房契地契正在她手上。

    她手上没多少书,但可以找皇帝要啊!

    皇帝听到是沈夫人建议的,就让人查了下寒门学子在史论题上的艰难,叹息过后,直接应了。

    于是帝后支持的大昭书馆,就那么悄无声息的开建了。

    “……接受捐赠?”

    皇后好笑,“主要是沈姐姐想往那里塞书吧?”

    皇家什么书没有?

    “娘娘您不记得,当初煮盐的书了?”

    皇后一怔!

    她听沈柠也听皇上说过。

    今年林如海主持的几大盐厂都迎来了丰收。

    如今大昭的盐价,不说一斤少一文钱,至少两斤可以少一文钱。

    油、盐于百姓是大事。

    这边少一文,那边家里的老人、孩子,就可以多吃一个鸡蛋。

    “我的错!”

    皇后知错就改,“民间多奇人,民间多异士,只是不知这接受民间捐赠,难不成只收书就行了?”

    “当然不是!”

    沈柠笑,“得让专人检查啊!”

    自汉独尊儒术以来,诸子百家俱都没落。

    但沈柠查了,秦直道一直到现在,都是重要的军事要道。

    去年和蒙古各部打的时候,秦直道就往前线运送了大量粮草和军械。

    “比如说曾经失落的诸子百家书籍。”

    这?

    皇后的眼睛不由睁大了些,“你是说……”

    “我是希望,他们都有书籍传下。”

    沈柠叹了一口气,“比如说秦直道,历代以来,各朝修建的道路不知凡己,可是那些路,哪个能像秦直道一般,历经几千年,还是很好的道?”

    “……”

    皇后陷入沉思中。

    《战国策·韩策》有记载,秦弩的射程有六百步呢。

    而且秦弩的部件也和沈姐姐的转轮枪似的,可以随时替换。

    嘶~

    果然是她狭隘了。

    “姐姐说的对,有些书传着传着,后人渐渐没落,他们根本就不知家里的藏书有多珍贵。”

    垫了桌角、塞了鼠洞、做了引火的……

    皇后深吸一口气,“这件事,我会和皇上好生谈一谈的。”

    “好啊!”

    沈柠笑,“等书馆接收民间捐赠的时候,我们贾家可是要第一个捐,到时候,让书馆给我们发个奖励文书,我把它供到祠堂去。”

    “噗,一定一定!”

    皇后笑了,“到时候,我给你弄个金页的。”

    第一嘛,总要与众不同些。

    皇后想了想,“遇到那种孤本,皇家都没有的好书,姐姐说,我们书馆再给一些奖励可好?”

    “那就更好了。”

    沈柠笑,“这些书,我们还可以分为甲乙丙丁,普通的划到丁类,在交了一定租金后,可以带回家自行观看。”

    嗯?

    “那这丁类,就以普通的科考书籍来分吧!”

    这类书籍印的最多,被人抄录的也最多。

    但哪怕如此,于普通农家来说,买书也还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如果能租出去,让人自由抄录,就可以替一些人省下很大一笔钱了。

    两人相视,都明白对方的意思,不由一笑。

    “等京城这边的书馆办好了,娘娘还可以命人往各府去办。”

    沈柠道:“如果除了租书外,再卖一些书,想来是不会亏本的。”

    “嗯~”

    皇后也正有此意。

    读书人有钱的也多。

    看到好书了,想拿回家慢慢鉴赏,反正在哪都是买,又如何不能在她的书馆买?

    “姐姐放心,就算一开始亏本,我也不会放弃,只会让皇上给我补上。”

    她从来不在沈柠面前说本宫。

    虽然也不想秀恩爱,但无意中还是跟她秀了一把。

    倒是皇帝还不知道,他的皇后又在算计他的小钱钱。

    如今,他也是有私库的皇帝了。

    不过,至今为止,除了皇后能掏一点儿,谁都掏不了他的。

    沈柠回家的时候,又带了不少点心。

    才让青竹按惯例往各处散一散,就有小丫环来报,江南有姓封的妇人上京寻女。

    哎呀,差点忘了。

    英莲改名香莲后,因为启蒙迟,她这边虽然给她收拾了房间,可那丫头就跟在詹先生身边了。

    “去,把香莲姑娘请过来。”

    封氏是沈柠让人找的。

    封家老爷子不是善人,连女儿女婿的东西都贪。

    与其让封氏把香莲带回去,随意嫁人,还不如她在这边,给寻个好人家。

    “是!”

    晓东急急去了。

    没一会,风尘仆仆的封氏,就在花厅见到了沈柠。

    两厢见了,她才行过礼,要问女儿时,香莲已经赶了过来。

    虽然现在的她早有少女之姿,跟小时很不一样了,但眉心那米粒大小的胭脂记始终一样。

    “我的儿……”

    封氏眼泪扑簌簌的落下,“我的儿啊,我可找到你了。”

    她扑过去,抱住香莲哭得浑身颤抖。

    这么多年了,她从没有放弃找女儿。

    家里的银子,都请她爹和兄弟,帮着打听女儿下落了。

    虽然知道他们匿下了很多,可是,老爷也不见了,女儿是她唯一的寄托,她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只盼着他们还有点良心,能帮着打听打听。

    “我的儿~,啊啊~,我的儿~~~~”

    香莲被她哭得心中发酸。

    她不记得她娘长什么样了,但这妇人哭着哭着,她却慢慢感觉到一股子熟悉。

    当下眼泪也扑簌簌的落下,“你真的是我娘?”

    “我是你娘,是你娘,呜呜~,老爷,我找到我们的孩儿了。”

    封氏哭得全身发软,把香莲都带倒于地。

    沈柠看到香莲也抱着她娘痛哭的时候,轻轻一叹,带着丫环婆子无声退出,把空间全都让给她们娘俩。

    她有女儿,不敢想象小玥儿丢了,她会是什么样。

    “让人准备水,再准备一些吃食,等封娘子哭一会,进去劝一劝。”

    发泄差不多了,再哭可就伤身了。

    团聚

    封氏这几年就靠针线赚钱找女儿,手艺甚为精湛,此次进京,还卖了一幅双面绣作盘缠,沈柠听说她会双面绣,哪里能放过?

    直接牵线到贾敏姐妹团合开的绣庄。

    江南的绣娘难得,她们的手艺轻易更不会外传。

    如今有个愿意教手艺的,当然不能错过?

    在看过封氏的绣品后,贾敏直接拍板,以每月二十两银子聘其为刺绣师父,教出一个出师的,奖银两百两,教的越多,得银越多。

    同时,绣庄愿意高价收其作品。

    于是,在贾家不过三天,封氏就找了个能养女儿的不错工作。

    父亲和兄弟什么样,她心中清楚。

    老爷最终离家,未尝就没有怨她的意思。

    封氏想的很清楚,如今女儿在哪,她就在哪。

    趁着还能干,她得多攒几个钱,给女儿作嫁妆。

    香莲被沈柠直接留了下来,小姑娘长得好,性格温柔,在詹雪那里读书后,更是恨不能梦里都能写字认字。

    迎春、黛玉一群小姑娘从来没有看到读书这般拼的人,心态更加端正的同时,难免就也跟着敲打宝玉和林长安。

    只凭这一点,沈柠就不能让她走。

    母女两个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一个努力挣钱,一个努力学习。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昭书馆也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每一个读书人。

    滞留京城,准备科考的外地举子不知凡几,听到有这样的好地方,哪里能错过?

    包月三十文,也就是说,一文钱可以在那里看书一整天。

    京城居,大不易,如今有这样能读书,又能省钱的好地方,好些人恨不能睡觉都在馆里。

    可惜不行!

    钱若川陪着黄先生进京看了两天书,被蓉哥儿接着在贾家借宿了两天,沈柠这才想起宝钗的亲事。

    “没成,那就是薛家大爷一头热。”

    青苹犹豫了一下,道:“薛太太和宝姑娘都没理他。”

    这样啊!

    那就是薛宝钗没看上钱秀才。

    或者说,薛家之所以搬离,也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只是怕惹了贾家,要彻底离开。

    呼~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