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1)

    半晌,他轻叹了声:“若实在无法,也只能逃亡邻国避难,或许能博得一线生机。”

    祈善垂眸微思,学着共叔武“推心置腹”。

    “实不相瞒,在下也是前不久才从他国学成归来,那里也不平静,苛政重赋,战争频繁,赤地千里。与之相较,庚国反倒好些。”

    庚国和辛国的仗已经打完了。

    其他国家不是正在打就是准备打。

    共叔武听了这话安静下来,表情死寂,生出一种天地浩大却无他立锥之地的悲戚。

    祈善稍微能理解他的心情。

    在场除了东南出身的翟乐,其余都是辛国子民,可辛国已经亡国还被改名“重台”。虽说这个时代建国、亡国,户籍迭代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有识之士也不拘泥所谓“国籍”,但就是有种“老家被人端掉无家可归”的寂寥。

    累累若丧家之犬。

    形容此时筋疲力尽的共叔武,贴切。

    翟乐一心一意吃饼。

    沈棠不一样,一边吃饼一边关注祈善二人——直觉告诉她,这厮肚子里酿着坏水!

    这lyb多狗啊!

    干架的时候【明哲保身】给他自己,边缘ob划水飞起,只要队友不死他就不管。

    这么狗的家伙,怎么会主动关心他人的精神健康,宽慰弱小的心灵,还“推心置腹”?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沈棠眼珠一转,诡异的默契上线。

    “共叔壮士可有听过‘灯下黑’一词?”

    “灯下黑?自然听过。”

    “那也该听过‘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追杀你的人知道你逃到孝城,自然会猜测你逃亡他国。兴许还会在必经之路上设伏,待你自投罗网,倒不如什么都不做。”

    “什么都不做?”

    沈棠:“隐瞒身份藏起来,就在孝城。”

    这一助攻让祈善心下满意,他接着说道:“最近有一则‘紫微出西北,保天下一统’的流言甚嚣尘上,四宝郡也多了许多外来的陌生面孔。藏匿其中,被发现的风险反而小。”

    共叔武心下动摇厉害。

    灯下黑……

    留在最危险的孝城……

    内心挣扎,终于还是抵不过诱惑。

    点头应道:“嗯。”

    吃饱饭(感谢萌主力高妹 7)

    二人一唱一和说动了共叔武。

    翟乐等他们说完,这才开口:“要我说,沈兄你们不如想办法离开西北去东南。”

    沈棠问:“去东南?东南没打仗?”

    本以为翟乐会说点“东南诸国局势稳定”之类的话,谁知他张口就道:“打啊,怎么不打?这会儿还有没打仗的诸侯国?不过东南有一点比西北好,那里不会动不动干旱。”

    祈善听了连眼皮都懒得掀,他失笑:“东南诸国多雨水是真,也的确不会动不动干旱,但会发洪涝。某一些洪涝是天灾,人力不可违抗,有些洪涝则是人为。江河上游的诸侯国把持水脉,雨季前截断河流,令下游干旱。雨季一来又大肆放水泄洪保证上游安定……”

    利用地理优势的骚操作还不止这些。

    据他所知,有个诸侯国发家致富的秘诀就是“卖水”。江河下游的诸侯国不听话不交岁币就断水源,再不配合就特地泄洪发大水淹了那个小诸侯国,靠着收“保护费”充裕国库。

    因为实在干得太过分,惹得天怒人怨,被支流下游的诸侯国联合起来讨伐给灭了。

    大陆各处情况都差不多。

    祈善宁愿蹲西北也不愿意跑去东南。

    最重要的是——

    他是旱鸭子,讨厌水!

    翟乐瘪了瘪嘴,似乎在沮丧自己安利没有卖出去。但转念一想也能理解,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他从小生于东南边陲,水性好,天赋佳,狩猎打渔的好手,没吃过什么苦。

    故国再乱那也比别处好。

    想必祈善先生也是一样想法。

    翟乐仍不死心,继续劝道:“就算不肯南下,庚国也不安全。要么去政局相对稳定的诸侯国,要么干脆避世而居,远离战火……阿兄说过,庚国剩余国运至多五年。”

    祈善眉头动了动:“你阿兄?”

    “同宗堂兄,我俩年纪相仿,从小玩在一处,胜似同胞亲兄弟。他可厉害了,打算这次游历结束就出仕。他还说庚国国主郑乔就是个性情低劣的狭隘之徒,眼高手低野心大。北漠豺狼,十乌虎豹,他还敢与虎谋皮,必将尸骨无存。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祈善用余光注意共叔武的神情。

    见他看似走神实则注意力放在众人谈话上,开口道:“你阿兄看郑乔还看得挺准。此人德薄位尊、智小谋大,加之心性狭隘,睚眦必报,的确没有明主之相。”

    “以先生来看,何谓明主?”

    始终沉默的共叔武突然开了口。

    “是功勋卓越、开疆拓土之君?”

    祈善没回答而是转头反问沈棠。

    “沈小郎君以为呢?”

    突然被点名的沈棠:“问我???”

    祈善:“对,问你。”

    她随口回答:“人活一张嘴,我想能让百姓吃饱穿暖生活安定才是明主吧。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百姓生活富裕,手有余粮,人心稳定,自然国家也会安定,政局清明。明主嘛,累死累活不就是为了这效果?”

    共叔武:“……”

    祈善:“……”

    沈棠被二人盯着觉得哪里毛毛的。

    又硬着头皮道:“不管是开疆拓土,还是功勋卓越,于君主而言,武功是挺好看,但百姓能受到多少好处?不仅没好处,为了筹措军费朝廷还会加重赋税,最后都压在他们身上。收税多一份军费,他们就饿一点,甚至被活活饿死。你看,辛国被灭,有多少遗民怀念故国?不都拍拍屁股继续过自己的小日子?”

    假使以后庚国被灭,百姓依旧如此。

    兴许还会举起来小酌两口,庆祝头顶上压着的暴君终于嗝屁了,他们能喘口气。

    共叔武没有说话,翟乐也没开口。

    祈善摇头:“如今这世道不适用。”

    例如沈小郎君的“诸侯之道”。

    别家诸侯都将“诸侯之道”用于招贤纳士、网罗人才、招兵买马,沈小郎君却是“农事”,种田再厉害,粮仓再多,但守不住有什么用?对人才来说没吸引力,也无法给予他们益处。

    粮食,那是有武力就能抢来的东西。

    “元良说得也有道理,俗话说得好——种田不屯枪,自家成粮仓;屯枪不种田,处处是粮仓。自家田里种的粮食哪里有别家粮仓里的香?”沈棠考虑当下局势,表示理解。

    不过——

    成年人为什么要做选择?

    自然是枪和田都要。

    管他天王老子,喂饱肚子再说。

    沈棠:“若我日后要找哪家诸侯出仕混个工作,绝对不考虑那些拖欠薪水酬劳低的。”

    出来工作就是为了吃饱饭。

    不谈理想就谈肚子。

    一个老板若能做到公司正常运营,工资准时发,给加薪水,不乱喂鸡汤,不会口惠而实不至,干多少活给多少钱,让员工养得起一家老小,那这就算得上一个好老板。

    莫说996了,007都能干。

    “你想出仕?”祈善眸色深了点。

    沈棠:“……”

    莫名觉得这个问题要慎重回答。

    她摇了摇头,道:“我就这么一说。没事给别人打工干嘛?我也不是吃不饱饭……”

    这个时代,活干得好未必能升职加薪,但干不好绝对能连累一家老小掉脑袋。

    付出跟收益不成比。

    跟人创业不是好选择,还不如单飞。

    她还能用言灵变出吃食。

    也许帮不了别人,但她自己饿不死。

    祈善神色稍缓。

    “如此也好。”

    沈棠不解看他:“……什么也好?”

    “努力吃饱饭,也挺好。”

    不止让一人吃饱,让万万人吃饱。

    或许“农事”相关的“诸侯之道”也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这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不走上一走,怎么知道真的行不通呢?

    沈棠:“???”

    虽然不太明白祈元良肚子里又在酿什么坏水,但直觉告诉她不算坏事,便不再理会。

    一旁的共叔武看看祈善再看看沈棠,隐隐察觉什么,但又觉得自己的猜测荒诞。

    篝火将灭,夜尽天明。

    休养差不多,一行人准备进城。

    沈棠、翟乐和祈善三人还好,共叔武实在扎眼了些。天一亮,共叔武一起身,沈棠才发现这个壮汉身高居然逼近两米,身形魁梧,体格健硕,肩宽腰窄,四肢肌肉强劲有力,一人抵得上她两个人!

    鹤立鸡群,丢进人群能一眼认出。

    聘猫(上)

    “沈郎君在瞧什么?”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