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6章(1/1)

    俩人也不会趁闲暇跑到外边喝酒解闷了。

    核心主题就是“讨伐”沈棠。

    说是“讨伐”,在魏寿听来更像是爱恨交织。魏寿对沈棠的忠诚基本建立在褚曜对她的臣服、她自身的强大以及她带给魏寿的利益之上的。这些因素构成了魏寿如今的立场。

    钱邕这边则更为复杂。

    魏寿降服前也是给人打工谋生,给哪个老板打工不是打工?公司能正常发工资,稳定涨薪水,勤发福利,元从之功还能换来不知多少倍的利益,谁敢说她沈幼梨不是好老板?

    钱邕加入前就是倒闭公司的老板。

    谁曾想安安稳稳打了十余年工,眼看着公司距离问鼎就差一步之遥了,手中捏着的元从之功也能兑换,冷不丁要将他推入更加血腥的市场厮杀创业,这不是为难五旬老汉吗?

    钱邕还想着晋升国公啊。

    这国公不是沈幼梨亲封的,他不甘心。这种不甘心几乎要溢出,化成实质性的怨念。

    魏寿扪心自问,要是他也不甘心的。

    自己怎么着也能结算一个国公吧?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叹气。

    良久,钱邕含糊的声音被夜风吹散:“……其实,老夫时至今日也说不好更在乎哪一方更多一些……沈幼梨,她太不当人了……”

    魏寿麻木道:“谁说不是呢。”

    钱邕这么一个五旬老汉都被气得跑到外头哭,实在是太惨了。魏寿又想到自己,想到状态更差一些的褚曜,他也没资格笑话钱邕。仰脖喝半坛酒,骂道:“沈幼梨不当人!”

    他们还能在这里喝酒骂人。

    褚曜几个被抛下还得帮她养娃打理家业。

    凡事都怕有比较。

    跟四个托孤大臣相比他们还算好点。

    一群知情者对沈棠的担心更胜大陆沉没危机。呵呵,沉了就沉了,反正死的也不是他们某一个,全死如全生。但要是大陆没沉而沈幼梨不小心嘎了,其后果真不敢多想一秒。

    祈善醒来的时候,榻前围着三人。

    三人的表情……

    嘶,怎么形容好呢?

    如丧考妣。

    祈善坐起身,忽略顾池瞪来的杀人眼神,他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可是祈某患了什么立时就死的急症,惊动三位同僚屈尊探望?”

    秦礼难得没有被他激怒。

    语气平静得麻木:“与你商议一事。”

    祈善闻言正色:“容我稍作梳洗。”

    什么正事也不能是三个同僚将一身寝衣的他围在床榻上商量,这画面他不敢看。三人到营帐侧间等着,祈善没多会儿就简单收拾出来。他穿着略显随意,还披散一头长发。

    “见谅。”

    梳个头发也很费时间的。

    他敏锐发现三位同僚情绪不太对劲。

    待他坐下,褚曜从袖中取出一物。

    祈善不明白三人搞什么门道,蹙眉将其打开,长长一卷全是熟悉的字体,这分明是主上亲手所写。内容是熟悉与不熟悉的人名,粗略一数接近百人,西北元老在里面占了足足七成。每个人名下面还有一到两个字,皆是溢美之词。这份名单他越看越觉得有些古怪。

    秦礼也从袖中取出另一份。

    这份明显比前者更厚也更长,上面的字更小也更规整娟秀,连祈善瞧了都要叹一句主上何时有这份耐心一笔一划写东西的?难得啊难得!只是上面的内容更叫祈善凝重皱眉。

    上一份是名单。

    这一份就是账单了。

    详细罗列名单中每一人的大致功绩,大大小小的军功政绩,甚至具体到了何年何月。康国的文武有些也是能互相跳的,因此这份账单就显得格外古怪。除了主上,也没人能有如此详尽的记录了。只是,主上闲着没事儿整理这些作甚?秦礼三人还拿过来跟他商议?

    祈善隐约有些不祥预感。

    “这是作甚?”

    “商议如何加封。”

    “主上让我等四人决定?”

    “嗯。”

    有些封号甚至被她内定了,例如给了秦礼封号定的“秦”,给祈善定了“晋”,不得不说主上在这方面有些冷幽默的。顾池刚看到名单的时候差点儿要笑,但一想到现状又化为了苦涩,恨不得将主上抓回来让她自己去告诉祈元良。她是不敢吗?顾池憋了一肚子火。

    祈善闻言又低头细看。

    秦礼道:“主上说现存可循的爵位划分太繁琐,便择了亲王、嗣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九等,各予食邑,子嗣承袭两代乃降。自此以后,非社稷军功不得随意封爵,非特旨不得擅加封号。”

    这些内容其实有些苛刻了。

    不过考虑到这批人给的都是实打实的实封,除了没有封地的管理权,经济荣誉方面的福利该有的都有,国公在王都的府邸所用规格也仅次于王庭,倒是能弥补一些——这对于一个常年徘徊在贫困线的君主而言需要下多大的决心啊?名单上的众人应该不会生怨的。

    以国公为例,食实封三千户。

    比虚封万户结果就给几十上百户体面。

    仅从一品国公就给了九个名额,郡公二十七,县公县侯之类的较多,但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虚封,实际上的福利没有那么多。也是,即便康国统一大陆,初期经济也捉襟见肘。

    国公跟郡公名单都给取了封号备选。

    之后的名单内容由四人商定。

    祈善觉得手中这份东西有些太沉重了。

    一个不慎很容易将朝堂同僚得罪光,不过有主上给的账单小本本,只要严格论功行赏也能堵住悠悠众口。四人一块儿商办此事也能增加抗风险能力,降低仇恨值。祈善视线从自己封号上面飘了过去,嘴角微抽。秦礼的秦国公相当随意,而他的晋国公也非常地狱。

    这里面没有主上的促狭心思,他不信的。

    只是——

    祈善不明白的是这件事情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三位同僚用不着摆出这么一张脸吧?奋斗十余载,多少人毕生渴求一个元从之功?一朝龙在天,凡土脚下泥,太想进步了啊!

    他们怎么还一副喜事丧办的模样?

    祈善收拢思绪。

    “倒是没什么大问题。”

    其实别说两代乃降了,就算一代就降也没什么。一旦天下稳定,文心文士和武胆武者不需要面对频繁征伐带来的夭折风险,以魏楼为例子,安安稳稳活着最少也能活两百年。

    魏楼这龙精虎猛的样子……

    也不像现在就要嘎的。

    寿命可能延长至三四百,甚至更高。

    这种情况下,随便将爵位让子嗣继承反而是蠢笨之举。只要自身以及子嗣不搞什么诛九族的事儿,哪怕只是荣封而无实权,也能在爵位上舒服养老了,更别说名单上这批人不是草创时期的元老就是立下功勋的功臣,本身在王庭就有官衔,或多或少都有实权在手。

    只要这批人初心不变——

    以主上念旧性格,只要不是活得腻歪了将把柄送到她手上,她一般不会将事情做绝。

    思及此,祈善略觉得不妥。

    “来日承平,太能活也是个麻烦。”

    秦礼三人投来幽幽视线。

    “名单上有国公九人,再算上此前的鲁国公、义国公,共十一人,哪怕实封食邑三千户也是三万三千户,这还不算其他职田业田禄米俸钱。哪怕律法禁止官员军士经商,但日积月累下来,这是多大一笔开支?这还不算一个郡公两千户,一个县公一千五百户……”

    不能因为王室就主上一人,这方面开支就这么大手大脚吧?这么多人,光躺着不动就能占了康国巨大财富。时间长久,整个康国财富就会以不快但稳定速度向这帮人流动了。

    他们还活得非常久。

    祈善真心觉得食邑实封太多。

    要么在这方面加以限制,要么在别的地方加上枷锁,例如得了爵位之人在五十年期限内必须上奏王庭立一个新的继承人。继承人承袭后,上一任可获得王庭一个虚封安慰奖。

    否则的话——

    祈善担心有人躺平摆烂。

    这些人逐渐被腐蚀成尸位素餐之辈。

    祈善:“诸公以为如何?”

    “若在继承上面加以限制,九位国公也太少了。”秦礼暗道还是主上了解祈元良,除了祈善刚才看到的两份,他们手中还有一份没有开启的,需四人文心花押同时签押才行。

    祈善道:“……少是有些少。”

    狼多肉少,根本不够分。

    倘若王室人丁丰茂,嗣王亲王也能多封上几个,协助主上管理各地,增强对各地的掌控力度。可偏偏王室上下就主上一个,这时候再苛待一下心腹元老,有些打击积极性了。

    爵位给了再收回的例子也不少。

    九个国公,算上吴贤那两个也就十一个。

    岁月漫长,十一个说不定还不够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