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1/1)

    江雪看一眼林萧:我俩也没做什么,阿染妹妹,五十两太多了,二十两吧。

    二十两她都觉得拿得亏心,但一想豆腐生意林染分了半成利给家里,分在每人头上,差不多也是一两银子一个月。她要再说少了,显得不是诚心拒绝。

    五十两银子是不少。谢韵仪笑眯眯道,但跟六百五十两比起来,也就是不到一成的利,我们还万事不操心,坐等收银子。也就是有两位姐姐操持着,我俩才这么省心。不然,我和阿染既要读书,又要忙生意,失了哪头都后悔。

    林秀菊忙道:阿清说得在理,你俩是阿染嫡亲的姐姐,再推就是拿阿染当外人了。

    林萧无奈的笑笑:那阿萧姐姐就托阿染的福,赚大钱了。

    林染淡淡的点头:纺车的生意应该能做到府城和临近的几个县,秋收完还得继续砍树,这些事阿萧姐姐看着安排。每卖出一千架纺车,两位姐姐拿五十两的工钱。

    易天赐小声给林玲算:云州府下十个县,每个县都有两千多户,云州府府城四千户。若是这两年里,四分之一的人家买新式纺车,那就是六千架。你两位姐姐,能拿三百两的工钱。

    后面几年,定会有人效仿林家的做法。钱会少一些,但,余下的人家也会慢慢都用新式纺车替换掉旧的,也不会少太多。

    林玲的嘴巴惊成o型,喃喃:我长大了,也想给阿染和阿清姐姐做事!

    易天赐用一副孺子可教的眼神看着她,循循善诱:阿染姐姐和阿清姐姐都是做大事的人,身边只会缺人用,你好好读书,以后多的是机会帮姐姐们做事。

    林玲坚定的点头!

    她瞬间觉得自己长大了,脑袋前所有未的清明,前路一片光明。

    俩孩子虽压低了声说话,宁静的傍晚,声音还是传到了所有人耳朵里。

    林春兰算着六百五十两的六倍是多少,怎么都算不清。惊喜定住了她,她僵硬的扭头,看向儿媳。

    谢韵仪:三千九百两银子。

    林秀菊捂住了胸口,刚天赐说多久来着?两年?

    两年赚三千九百两银子!

    谢韵仪忙上前一步,一手一个,搀住阿娘阿妈,温声道:这只是刚开始呢,阿染日后还会赚更多的银子。

    林染余光瞥见,走过来给阿娘阿妈顺气:吸气呼气再吸气

    林朝霞和柳叶忙跟着吸气呼气,她俩也觉得自己要晕了。

    银子,居然是按千两来挣了!

    啪啪啪!

    蚊子叮醒了震惊中的几人。

    易天赐端来月饼:月亮上来了,可以赏月啦。

    林朝霞随意拿一块往嘴里塞,傻孩子哟,这会谁还能静下心来赏月?

    倒是喜得肚子都饿了,正好吃月饼。

    这月饼真甜!

    再吃一口,脑子都不晕了。

    谢韵仪跑回房间,拿她收好的那块阿染和阿清脸挨脸月饼,笑眯眯的看着林染咬。

    林染心头一跳,不动声色的移开眼,啃自己那块超大月饼。

    她脑子里浮出个好笑的念头:大小姐擅丹青,两个大头像肩挨肩,看起来跟结婚照似的。

    林萧掰开一块月饼,分给江雪一半,两人相视一笑,面上是自受伤之后,前所有未的放松。

    两年就能得二百五十两银子,真是想都不敢想。

    未来的日子有了着落,不会连累家人,有足够的银子养孩子们,心情就像眼前十五的月亮一样,亮堂圆满。

    一两银子,姑姑先给纺车生意开个张。林朝霞吃完月饼,气势豪迈,阿瑶柳叶,你俩给阿娘阿妈搭把手,这就把纺车抬回去,一会拿一两银子来给阿染。

    林染笑道:姐姐们收账,银子姑姑给阿萧姐姐。

    林朝霞说走就走,她嗓门大,走一路吆喝一路。

    小心小心,别磕着了好宝贝!

    哎哟,今晚上我是睡不着了!

    咱家又有新进项了,明儿杀鸡!

    惹得还没睡的人家开门,夜色朦胧中看不大清,问:朝霞,说啥呢?

    林朝霞喊一嗓子,声音从村头到传到了村尾:好事!大好事!

    这谁还忍得住,又有几乎人家开门,跑过来,惊道:你们这抬的啥玩意?

    林朝霞昂首挺胸:纺车!一次能纺八根麻线的纺车!

    村里长大的,谁还没纺过线?日常用的纺车,一次能纺八根线,谁不稀奇?

    真能一次八根?

    我林朝霞啥时候说过大话?

    王瑶笑道:吴婶,刚才阿娘试过了。

    哎哟,这可是稀奇!走走走,上你家试试去。

    林朝霞不耐的摆摆手:大晚上的试啥试,明儿一早去阿染家买,一两银子一架。

    做豆腐生意这么久,林朝霞早学会了,上赶着不是买卖,得让客人抓心挠肺想买。

    才一两银子!

    不是吴婶不把一两银子当回事,一次纺一根麻线的纺车,还一两五钱一架呢。

    我三女过两月成亲,正好买一架给小两口用。

    林朝霞:不早了,都回去睡觉去,买不买的都明儿再说。

    柳芽温声道:阿染要拿到县里卖,一两零一百五十文一架,你们想买的早定。

    明儿一早我就去!就算不买,我也得见识见识,这纺车是怎么一次纺八根线的。

    阿染出手能有不好的?我家肯定是要买的。

    屋外兴奋的喧喧嚷嚷,在夜里格外响亮。躺床上还没睡熟的人,竖着耳朵听。

    有些话听不清,但林染那出了好东西,这是板上钉钉。

    于是乎,家家户户的当家人,都决定,明儿一早起来就上林家瞅瞅。

    林春兰和林秀菊因为要做豆腐,起早习惯了。

    饶是如此,仍被人堵了门。

    不少人更早就来了林家,想着林家三个秀才,不能打扰,就安静的在后院门口等着。

    嘿,还真别说,大早上在屋外站一站,神清气爽。

    林秀菊去厨屋烧早饭,林春兰打开后院门,给鸡和鹅都放出去,省得它们大早上就叫唤。

    一开门,吓一跳:咋了这是?

    春兰妹子,真有一次纺八根线的纺车啊?

    林春兰指指院子里,昨天易天赐和林玲装上的那一架:那就是。

    村里人没那么多讲究,当即就一窝蜂围过去看,压低了声,七嘴八舌。

    跟昨天林朝霞抬回去的一样。

    这么个大家伙,怎么纺?

    嗳?这不是我家做的木片么?

    还真是,这个转轴的圈就是我家做的,二十文一个呢!

    每个木块柱子都要钱,才要一两银子?阿染不赔钱吧?

    应该不赔,应该也没赚多少。

    阿染就是仁义!

    脑子还好使。

    村里人一贯扯着嗓子喊孩子们回家吃饭,闲聊八卦也是从不收着声,个个都练出了大嗓门。哪怕是压低了声音,林染和谢韵仪仍被吵醒了。

    天刚亮吧?怎么这么早就来了?谢韵仪揉着眼睛坐起来,神情还迷糊着,瞅着格外可爱。

    林染下意识的捏了捏她的脸颊。

    谢韵仪瞪着澄澈的大眼,任她捏,还往前凑了凑,好让林染捏得更顺手

    赶紧起了,一会来人更多。林染触电般收回手,不自在的别开脸,催她,再晚一会,看热闹的小孩子来了,得笑话你太阳晒/屁股了。

    指尖还残存着温软柔腻的触感,林染抿抿唇,翻身下床。

    她刚才一定是没睡醒,鬼迷心窍了。

    谢韵仪娇娇的抱怨:纺车是好,也不用这么心急吧。

    林染:村里没什么乐子,有点稀奇事都是大消息。

    阿染,你说大家都会买吗?

    若是夫子让你们抄十遍《礼记》,同窗拿出一支笔,第一张写上的同时,另七张都自动印上了字,你要不要?

    谢韵仪眼眸睁大:阿染有这样的笔?

    林染:没有,打个比方而已。

    谢韵仪悻悻的哦了声,懂了:不缺银子的人家都会买,看着别人一次纺八根,自己磨磨唧唧的,既没面子,又恼火。

    易天赐也被吵醒了,林染喊她来教村里人装纺车。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