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担当就要特别能攻关(3/5)

    解决好“虚”的问题,切实在“实”上下功夫。在有些单位落实还不到位,存在“虚”的问题。有的内容“虚”,工作不看对象,落实上级指示上下“一般粗”,方法举措不切实际;有的形式“虚”,热衷于虚造声势、编经验,不注重研究解决现实思想困惑;有的标准“虚”,工作缺乏科学有效、相对量化的考评标准,组织评比检查和表彰奖励等缺少“硬杠杠”。做好新形势下领导工作,必须要继承发扬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坚持真抓实干,“虚”功“实”做。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基础、不同任务单位和人员思想实际,因时、因地、因情、因事制宜,实施精细化、菜单式指导,确保工作指导符合基层实际、落到实处,防止搞“大呼隆”、“一刀切”,切实增强针对性、有效性。

    解决好“假”的问题,切实在“真”上下功夫。在有些单位存在图形式、讲假话、做表面文章等问题。有的学习教育“虚假”,满足于摘抄几段话应付检查;有的投入感情“掺假”,对群众缺少真情实感;有的工作落实“做假”,汇报工作报喜藏忧,搞“假检查”、报“假成绩”,抓工作末端落实不落地。究其根源,主要是少数同志价值观、政绩观发生偏移,热衷于形式主义,违背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去伪存真,才能充分发挥好“生命线”作用。要坚持讲真理。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真学真信真用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解决好“软”的问题,切实在“硬”上下功夫。有些单位和个人把政治工作制度规定当作“软指标”,存在打“擦边球”、钻空子的现象。有的规定要求“软”,明确了“干什么、怎么干”,但对“干与不干、干好干坏”缺乏完善配套的奖惩机制;有的贯彻执行“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搞变通,搞以权代法,甚至发生违规违纪问题;有的监管督导“软”,党委纪委原则性战斗性不强,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实表明,“软”和“硬”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只有强化法规制度本身刚性要求,坚持执行不打折扣,才能真正发挥法规制度的“硬效力”。要增强政治工作的实效,必须强化法治思维,敢于较真碰硬。学用法规要有“硬”标准。按照“掌握共同的、熟记常用的、牢记本职的、了解相关的”原则,坚持把条令法规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办班轮训、岗位实践的重要范畴,提出具体要求,并定期组织考核,促使党员干部熟练掌握法规。检查监督要有“硬”举措。在干部选拔任用、大项经费开支、重大工程建设、大项物资采购等敏感事务和重点领域,严格规范决策和落实程序。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职能作用和群众监督作用,形成制度到岗、责任到人、问责到位的良好局面。

    解决好“弱”的问题,切实在“强”上下功夫。当前影响工作质量效益还有一个“弱”的问题。少数单位组织功能“弱”,党委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不够好,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力,党内生活缺乏原则性战斗性;有的领导表率作用“弱”,自我要求不严、形象不正,导致“台上他说,台下说他”。实践证明,要充分发挥担当作用,建强各级组织和干部骨干队伍是关键,必须注重在由“弱”变“强”上下功夫。要突出抓好党委民主集中制原则学习贯彻和基层党支部建设,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原则性战斗性,切实发挥党委、支部的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要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突出基层风气建设,切实解决好发生在身边的不正之风。坚持领导带头,做到以上率下,以自身良好的形象影响和感召群众。

    ★拿出“准、狠、韧”的劲头,彻底改、改彻底

    党员干部能否担当重任,能否始终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在看,群众在盼。我们倡导党员干部要有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精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的必然选择,是落实党的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有效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情盼望和殷切期待。

    民生无小事。回应群众关切,就是要以民生情怀为群众办实事,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带着感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要以担当精神为群众解难事,对群众反映强烈、久拖不决、目前有条件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强化责任、集中攻坚、努力解决;对情况复杂,单靠一个地方、部门和单位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千方百计推动解决。

    民之所望即施政所向。要攻坚克难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住那些群众最反感、反映最强烈的作风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特别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落实相关责任,以“拔钉子”的精神,解决突出问题,赢得群众信任。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作风问题结合起来,把解决共性问题与解决个性问题结合起来,把解决眼前问题与解决长远问题结合起来,把解决上面问题与解决下面问题结合起来,拿出“准、狠、韧”的劲头,彻底改、改彻底。

    要倾听群众意见,客观真实地获取群众满意度反馈,群众不满意的决不放过,群众有意见的抓紧整改,把整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问题解决到群众满意为止,积极回应民生关切,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让工作成果惠及于民。

    ★敢于触及矛盾、解决问题

    领导干部就是解决问题的,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好检验。勇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是应有的自信,是有力量的表现。应当肯定,大多数党员干部问题意识是强的,解决问题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有一些领导干部对待工作不是尽心尽责,而是遇事绕着走,往外推,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满足于做太平官;一些领导干部怕担风险、怕负责任,怕得罪人,该说的话不愿说,该干的事不敢干,沦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好人”,说到底是私心杂念在作祟;个别干部作风不实,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率低,执行能力差,导致工作落实不了;还有的干部,把权力和荣誉当篮球,争先恐后,求之不得,却把任务和困难当足球,一马当先,踢之后快,没有丝毫担当精神的影子。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