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担当应有“逢山开路(2/3)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改革创新是当今工作的“重头戏”,必须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加强学习、吃透精神,全面准确领会中央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和中央要求上来。要把握大局、扎实推进,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战略上勇于进取,战术上稳扎稳打,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准确、有序、协调推进改革,既克服畏难情绪,也防止浮躁心态,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避免在时机尚不成熟、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一哄而上,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避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要注重实效、取信于民,抓铁有印、踏石留痕,言必信、行必果,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干部作风在一天天好转。要区分情况、分类推进,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近期就要加快推进,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要加紧研究提出方案适时推进,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找出规律、凝聚共识,为全面推开积累经验、创造条件,对一些需要推进的制度性建设、需要修改完善的法律也要加强研究、尽快启动。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革故鼎新,奠定了中国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对后世影响很大。求新就要与时俱进,引领时代潮流。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从科学实验到发明创造,从工作到生活,没有求新创新,社会就不能发展,人类就不会进步。正是在民族富于创新进取的思想传统推动下,我国不仅以著名的“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伟大创造闻名于世,以诸子百家思想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精神宝库,而且以不断变革创新的实践,彪炳人类变法自强的制度创新史。

    ★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

    近代以来,经过漫长艰苦的摸索,我们最终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01年11月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个人的梦想都不同,同样,每个国家因其历史源起、现实发展,对梦想的定义也不同。但无论是美国梦、欧洲梦,还是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族腾飞、国家崛起与人类文明的传承发展,是它们共同的使命与内涵。航海大发现带来了海洋文明的崛起,欧洲接过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火炬。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征服海洋、进而主宰世界一个多世纪,孕育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萌芽。随后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沙俄等国家,凭借变革与创新,相继实现了国家崛起。在这之后,没有历史包袱的美国接过欧洲海洋文明的火炬,在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跑世界,并最终成为世界一极。历史清晰地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世界上的大国、强国,都是依靠改革创新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引领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重回世界舞台中央,携手世界各国打造共同繁荣、和谐世界的光荣与梦想。

    改革开放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人民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平等、竞争、效率观念不断增强;扶贫济弱、公平共享,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得到普遍推崇;民主、科学、法治的理念成为广泛共识,从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的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时代精神这一有机整体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因为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灵魂,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是依靠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之一。

    毋庸置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本源的中国道路,正在呼唤一大批“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者与“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天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必然有赖于一大批勇于改革的开拓者、敢于创新的天才,在个人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中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党的报告中“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的论述,无疑道出了中国道路走向最终成功最重要的一块基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仅有开拓者与天才的中国梦还远远不够。在新的历史上,我们迫切希望主政者有更高远的目光,资源拥有者与利益既得者能有更广阔的胸襟,我们的国家对知识、思想与文化有更多的尊重,我们的社会对变革与创新有更多的包容——因为只有这样,梦想才能真正变成现实。

    顺文明潮流、体时代脉动、展历史未来,“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事实上,只有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基点,我们才有可能召回中华民族“舍我其谁”的自信力,才有可能从五千年的历史中找回商业文明的精神与力量,进而融合世界各国发展道路中的精华,最终担当起人类文明火炬传承的历史使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