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千金 第46节(1/2)

    如今宫中圣人愈发偏向自持守成的儒家之道,对于这些离经叛道、蛊惑人心的“艳书”自然要杀之而后快。

    印刷作坊一连四五个月都没生意做,如今李三顺老师傅抱着熟宣找上门来,那掌柜的还没听清李三顺说了啥,便泪眼婆娑地连连点头,“做做做,我们除了杀人放火、拦路抢劫、绑架勒索、仙人跳、扎火囤、美人局……不做,其余啥都做。”

    显金:……

    看得出来这老板,是真挺难的。

    在没有生意的贫困时光,他估计把世上最赚钱的行当都琢磨了一圈……

    如今的雕版和活字印刷已经发展得非常先进了,显金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理念,再拿出一张用红墨水按比例勾勒描画出田字格的四尺宣,要求照章打样。

    老板拿着样品琢磨片刻,摸出好几个木头剂子和刻刀,手上功夫飞起,木头剂子瞬间变成了凸纹板,再比对着样品摆出形状,木头剂子上抹好红染料,放了张四尺宣在木头器械上,将把手往下一摁。

    老板把四尺宣取出,递给显金检查,“……是不是这个样子?”

    哇哦。

    华夏古代儿女的智慧,是无穷的。

    显金寥寥数语,只拿出打样草稿,人家便可以一比一复制……

    显金赞叹的神色成功逗乐印刷作坊老板。

    老板骄傲地表示,“……你这个,压根就不是啥难事!我们生意最好的时候,一晚上刻了三部话本!”

    一晚上印三本书,高……高产似母猪!

    老板低声炫耀,“咱不说多了,泾县哪家哪户的小姐夫人床底下不压一本咱们家印的话本?什么《穿越人潮相中你》《美妾的诱惑》《那书生真俊》……都是咱的杰作。”

    显金抹了把额头。

    失敬失敬,她有眼不识金镶玉,不知这竟是泾县最大的文娱风口。

    老板什么生意都做,换一个角度,证明了他业务能力过硬。

    但在显金的再三要求下,老板发誓,在印刷陈记描红本时,就算文娱风头过去、形势放缓,他也绝不会一台机子印言情小说,一台机子印描红作业本——这得多分裂啊!

    要让开蒙学生的家长知道他们家儿子的描红本旁边,曾是《美妾的诱惑》系列丛书,显金怕孩她娘会气得一口气提不上来,正室嘎蛋了,在现实中不就真实上演“美妾的诱惑”了吗……

    这个风险必须规避。

    印刷作坊动作极快,一个晚上就印刷装订了二十来本四尺田字格描红本。

    货有了,怎么卖?

    陈记各抒己见,在后院开展头脑风暴。

    显金主要负责头脑,其他人负责风暴——

    李三顺为人保守,“……就放在店里慢慢卖,人来人往,咱做的是口碑,东西好,总会出头。”

    董管事“利”字当先,“……不妥不妥,咱们这一出投了将近一百两银子,若是慢慢来,几时可回本?您千万记得,小曹村是月结现银。”

    然后两个人,又疯又暴地怼了起来。

    周二狗埋着头,不说话。

    显金走过去一看,这厮还在抄作业。

    张妈端着碗,嘴里嘟囔着,“……卖纸不卖纸,东西总要吃。”手从显金胳肢窝伸到显金嘴边,“啊——这橘子可甜了。”

    显金面无表情地一口吞下橘子。

    得吃。

    不吃的话,她怕张妈当众撬她嘴。

    显金双手抱胸,一边嚼橘子,一边注视着面前这摞得半人高的描红本,脑子里千帆过尽,万般思绪,好似抓住了些什么。

    “直接去书院吧。”

    陈笺方手里照例提着泛白布袋。

    天快黑了。

    他在墙角拐角处,等了好半天的人,没等到,走来陈记,见店肆和后院的灯都大亮着,便知道这一屋子的人又在“留堂”。

    一进来,果不其然,所有人都愁眉苦脸地坐着。

    那个小姑娘双手抱胸,看面前的描红本,如看一座还未炸开的金山。

    陈笺方轻轻嗓子,“既是读书人需要,为什么不直接去书院做买卖?读书人需要买,陈记需要卖,一拍即合,两厢安逸。”

    显金动了动嘴。

    不直接杀到学堂,是他们不喜欢吗……

    上次在青城山院门口摆摊卖“盲袋”,不就被人指摘“设局骗学生钱”吗!

    后来又出了孙顺一事,虽然他们无甚过失,却也不敢明晃晃地再去触人霉头啊。

    陈笺方语声平淡,“若是需人引荐,青城山院的山长是我恩师,明日我可为贺掌柜在山长前穿针引线一二。”

    第一会晤

    显金不知道陈笺方口中的穿针引线,和她理解的穿针引线,是不是一回事——在前世的爹耳濡目染下,谈生意这回事,要么在酒桌子上谈,要么在女人大腿上谈……

    显金踟蹰地看了眼陈笺方温润挺拔的身姿,在心里啐了自己一口,她怎么能用这种龌龊的糟粕污染清澈的希望之星!

    希望之星穿针引线,必定是高山流水,或阳春白雪,搞不好再整点曲水流觞、耍一耍飞花令、贺一贺祝酒辞、搞一搞当筵歌诗。

    为此,显金很是忧虑。

    她这个文化水平,很大可能,陪不好前任探花郎。

    故而,显金半夜三更爬起来,点了四盏蜡烛,从老宅藏书楼里特特翻出几本《乐府诗集》《玉台新咏》《花间集》,准备恶补古诗词文学,必要让前任探花郎·泾县双姝之一的乔山长宾至如归、和歌应曲。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