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千金 第290节(2/2)

    显金怕导儿念叨,耸着脖子,十分乖觉地跟在乔放之身后出门去。

    “没找到住处前,宝元住东苑,你便住南苑,别着急慢慢来。”乔放之觉得自己隐秘且伟大:他连亲家公都养了,再养个得意门生,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

    算了,他养儿子也有点问题。

    “咚咚咚——”乔放之敲出了老父亲和亲师父的委曲求全和隐忍宽纵。

    显金亦舒朗展笑:“二郎,好久不见。”

    乔放之身后站着的是,隐没在烛火光晕之下的陈笺方。

    里屋,乔徽帮陈笺方把行李拖到南苑去,院子空空荡荡的,院落里的杂草明显刚被轧过,整整齐齐地留了个短茬儿,如同垂髫小儿剃得干净的后脑勺。

    他那迟早要姓“贺”的长子,非常没有礼貌地对着他耳提面命了很久——不准催成亲!更不准催什么子嗣传承!最好是连成亲两个字,提都不要提!要是因为他,显金打了退堂鼓,他必定多一个剃度出家的世外儿子……

    今年三月的恩科,陈笺方静悄悄地上京来考,谁也未曾告知,原以为是要一飞冲天的,谁料到却并未上榜。

    陈笺方微微抬眸,似乎对显金的在场并不意外,拱手行礼:“宝元、显金——好久不见了。”

    乔放之摇摇头。

    乔放之艰难止住话头,嘟嘟囔囔:“等陈三爷回来,为师迟早要同他好好说说的……”便说起正事来:“宝元,正好你近日赋闲在家,若是得空,便与二郎四处寻一寻离国子监近些的民舍。”

    乔放之交待几句后便欲走,走前看了眼显金,欲言又止:真是操不完的师父心……到底还没成亲啊闺女!

    三人皆语声平和。

    “二郎。”乔徽弯唇,目光澄澈坦然:“好久不见。”

    ……

    一个两个,都颇为外放,丝毫不见古时矜持之风……

    长随脑袋佝得越低:“……好像大姑娘跟着杜秀才去镜湖看花灯了。”

    “嘎吱”一声响,书房门大开。

    带了埋怨的口吻,转身对陈笺方道:“家里这么大,一定要出去住……左右你们行商的人家家底丰厚罢!”

    说实话,乔徽出不出家,其实对他的威胁不大。

    这为难时刻,反倒是长房遗孀站出来了,又立规矩又设章程,强迫陈家子弟做事才有饭吃,把这一滩死水盘了活。

    再想想乔徽耳提面命,让他不要催着成亲、害怕显金不太高兴的万恶样子。

    乔放之在三人之中环视一圈,最后把目光落在显金身上,拧了拧眉,眯了眯眼,完全无视房间里的大象,天赋般地找到了华点,痛心疾首道:“夜半三更,你在东苑干啥!?老师虽不拘小节,但好歹也是朝中学派领头羊、文人风骨第一人——你们还没……”

    乔放之生出几分欣慰:这丫头好歹还有点眼力见。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可能是家里的水质不好吧。

    老娘迎来了事业第二春,反而儿子却遗憾落北。

    奈何,当时他脚伤未痊愈,显金与宝元准备下倭,实在腾不出手……

    乔放之:“现在呢?还没回来?”

    陈笺方微微低头,长长的眼睫在脸上投下扇形的如鸦雀展翅的阴影。

    真是一对珠联璧合的豺狼虎豹啊!

    乔放之眉头一蹙,人都麻了。

    陈笺方再垂首应是。

    陈笺方垂眸浅笑,端正清俊的五官终于多了几分生动:“托老师吉言,家母接手陈家生意后,成本降了三成,盈利却涨了五成,确是财神入家门了。”

    陈家乱了挺长时日,老友熊令甚至给他写过信,请他作为陈笺方老师去陈家劝一劝——老熊一心想将宣纸盘出来,眼睁睁看着陈家因内乱倒了台,满心都是对宣纸的可惜。

    他确实不太适合养闺女。

    把“成亲”两个字咽下去了。

    他比较害怕显金打了退堂鼓,这个儿子可算是砸手里了。

    乔放之不知道陈家和显金最后的瓜葛,他没细问过,显金到京师来住在乔家,他是求之不得的,凡事莫要深究,一旦深究内里的瓤子总是恶臭——虽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显金在陈家干得好好的,陡然离开,总有些隐秘官司在里头,又听说显金离开后,陈家那位精明强干的老太太躺了很久的病榻,陈家老二和老二媳妇难得不管铺子,一溜儿去苏州府、松江府、应天府玩了一趟,一副富家闲人的懒样……

    长随答:“大姑娘今日往城东边去,听闻杜秀才的娘亲煮了炖羊排,邀大姑娘去尝尝。”

    乔放之并不避讳显金与乔徽,拍了拍陈笺方的肩头:“既然家中太平了,便在国子监中憋着口劲好好学罢!别叫别人笑话,说我乔放之教了一辈子的书,临到头,泾县两个最有希望的郎君谁都没能金榜题名——宝元是不指望了,你必定要给泾县、给为师、给青城山院争口气。”

    乔徽有些了然地将目光落在了乔放之的身后:这样老弱妇孺一行人千里迢迢而来,虽然如今太平之世,却也需警惕流寇匪人——怎么可能不跟一个有功名加身的成年男子?

    满意于这个闺女的察言观色,自然而然想起另一个闺女,乔放之杵着拐杖,在里间游廊里,侧头问长随:“这些时日怎不见宝珠?都哪里去了?”

    他们两个,差不多也是在垂髫小儿时便已相识。

    深夜谈话(2500)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