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小媳妇婚后日常 第107(3/3)

    她一说拍照,今天的兼职摄影师唐秀秀立即出马,“来来来,拍照啦。”

    既然抽奖,那就是高兴的事,唐秀秀自然要给所有人把情绪价值拉满,今天所有抽奖的人,十个一排拍合照的,站在那台子上,对着灯光,听着大家的羡慕声,留下个笑容灿烂的照片,这本身就是让人感到骄傲的事情,这终极大奖,那就得有特殊待遇,单独来张照片,不过分。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人眼里都是羡慕,要说这自行车,要是被不认识的人抽走,那顶多就是眼红一下,这偏偏就是自己身边的人得着,那谁能不念叨,要是自己能抽奖,那自行车说不定就是自己的了!

    特别是第二天,见着那小媳妇和她男人一起笑呵呵在街上学骑自行车,更是眼热,一时间,三家店的人气还真没怎么下降,好些人溜溜达达到店里来,有人就问王妮,“你们啥时候还做活动不?到时候我提前看好东西,也得凑个五十块钱的,高低得抽回奖。”

    中不中大奖的不说,能站在那领奖台上拍个照,多威风啊,那感觉想想都挺美。

    其实这话问出来,大家是没怎么报希望的,那可是自行车呢,一辆自行车二百多块钱,那也不能说送就送啊,不过就算心里不抱希望,好些人还是乐意张嘴问问,万一呢。

    没成想,不管哪个店里的人,得着的回答都是一句话。

    “做啊,每年的周年庆,我们都做活动,福利多着呢。”

    “做,你也知道,我们和福宝杂货铺都是一家子,明年这时候,加上杂货铺,我们四个店一块做活动”

    这话一出,那些个问话的人眼睛就是一亮,哎呦,还真搞活动,每年都搞,娘哎,那好啊,这四家店,到时候提前看好,找两家人凑个五十,那总不是问题啊。

    只这个消息,又是引得大家议论纷纷,好些人都跑到店里去确认消息,这人去的多了,总有些人免不了消费。

    这每年搞活动的策略,也是唐秀秀定下来的,听着是一辆自行车,其实如果四家店铺分担,并没有让利多少,和搞活动的盈利来说,真是不算什么,就算再加上打折活动,也是赚的,因为人气对于店铺来说,也是钱。

    因着那自行车的新鲜劲,三家店铺算是在街上立住了脚,同样的,几家人都是和气又实在的性子,不知不觉,好些人喜欢上门聊天说话,天气暖和的时候,孔春莲就把方桌拿出来,再放几个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小马扎,几把瓜子一壶水,不管谁来,都能乐乐呵呵嗑嗑瓜子聊聊天,不知不觉,店铺门前就成了新的聚集地,同样的,这人气自然就旺起来。

    这些事情,几家在老家都是做熟的,再加上一个个都是有故事的人,冯翠随便说说以前的事情,说说宋饱的亲事,就能轻松拉满大家的好奇心,同样的,也因着说话聊天,几家人迅速融入了这个地方,被大家所接受。

    原本吆喝着走着瞧的人,这下是哑口无言,可他们不说话,自有人说,“你看看,我那时候就说,这几家人指定都是有头脑的,你们这一个个的还走着瞧走着瞧,还说人家弄个自行车抽不出去,说人家满减钱是赔本赚吆喝,瞅瞅,这才多久,几家店铺前,那是人来人往的,多少人愿意坐在那木匠铺前唠嗑呢。”

    这话实实在在,一点没夸大,特别是林二婶的服装店,可以说迅速成为大家心里服装店的首选,款式好看不说,价格比那些个百货大楼便宜,再加上还有同款的布料,手头实在紧又喜欢的,可以买布料自己做衣裳,谁都不是傻子,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心里自有一杆秤,这服装店的生意自然是不差。

    被问的人脸红脖子粗,实在说不出什么来,因着自家媳妇和闺女,也喜欢有事没事去服装店和饰品店逛逛,用她们的话说,就算不买,人家也是笑脸相迎的,只看看这心情都很好。

    “成,我服了,服了行吧,谁能想到,几个外乡人,那脑袋瓜子那么好使呢。”

    “啧,你看看你这人,还有偏见,人家这叫商业头脑。”

    这既然承认了人家强,这心里端着的架子也就放下,那人也不自觉点头,“别说,就说着以后年年搞什么周年庆这一件,就够有头脑的,就说我闺女,现在已经和我们说下了,今年过年,她不要啥好吃好喝的,钱给她存着,等明年那店里搞活动的时候,她去那啥饰品店买好东西,我媳妇也是,说今年过年,她就不买衣裳了,等搞活动的时候,多买两件,你就看着吧,明年要是再抽那啥自行车,指定比今年还火。”

    火不火的,那是明年的事情,只说今年,几家人每天乐乐呵呵,该上学的上学,该看门店的看门店,该干活的干活,这几家的招工也开始提上日程,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头。

    忙忙活活一天,关上店门,相互喊一嗓子,一道回家,路上遇着熟人,笑着说几句话,慢悠悠朝家走,这样的日子,谁不喜欢呢。

    冯翠看着晚霞满天,听着街坊邻居的问好声,满心欢喜,“我就说啊,听秀秀的没错,要不是跟着秀秀来京市,咱哪能过上这神仙日子呢。”

    对冯翠来说,男人有正经活计,孩子们有出路,小孙女就在身边,自己还能和老姐妹每天说说笑笑,这样的日子,给什么都不换。

    周菊抱着小福宝,听着冯翠的话也笑起来,“没来之前,我还担心,这人生地不熟的,还怕本地人欺生,没成想,我这些想头都是多余,这孩子出息呀,到哪儿都能立得住,咱们当长辈的也跟着享福。”

    几家人在南山村的时候,也想过搬到京市会遇到的事情,说的最多的就是这生意能不能好做,听说本地人都欺生,还有什么收保护费的,几个老姐妹在一起也说过,到了京市要真过不下去,就再回老家。

    没成想还真是她们想多了,在米英家杂货铺开业之前,唐秀秀就想过这个问题,不过这在林振武眼里都不是事儿,他如今在京市有些人脉,不知他做了什么,没隔几天就和街上派出所的民警同志称兄道弟,开业之后,人家也隔三差五的来店里坐坐,意思很明显,谁要想闹事得先掂量掂量。

    也因着这,几家店铺开的那是顺顺当当,就算有人暗地里想搞些小动作,见着不时进进出出的民警同志,还真没敢整幺蛾子。

    同几家人想的一样,村里人最开始想的,也是外乡人去京市混不容易,特别是如今没有林振武在村里镇压,好些人那嘴里,说什么的都有,就一个劲儿唱衰。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