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1)

    嗯…这桌子,这屏风…可真屏风啊!水盆…夫人早起洗了脸…

    屋内靠着屏风和博古架,放着一架梳洗用的红木面盆架,铜镜斜斜地映照出二人依偎的身影。

    然而,当德友看清镜中人时,脸色突然变得苍白无比。

    身旁哪有什么夫人!那明明是一具瞪着充血双眼,面色浮肿可怖,长着一头长长乱发的女鬼!

    那女鬼距离他极近,耷拉着长长的舌头,怨毒地盯着他。

    “你想…你想什么?”

    夫人还在对着德友的耳朵呵气如兰,轻笑道。

    本以为这个毛头小子会热血上涌,没想到却被狠狠一把推开,她猝不及防,“砰!”的一声摔倒在桌前,额头狠狠磕在了桌角上。

    “啊!!有鬼啊!!!”

    德友大惊失色,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一身热血陡然凝固,连滚带爬地撞开门扉,跑了出去。

    “有鬼啊!”

    远远的,有几个家仆长工都听到了他的惨叫,顿时面露惊疑。

    “那是德友的声音?”

    “发生什么了?靠,那李嫮娥刚死,不会缠上我们了吧?”

    几个人拎着棍棒,兴冲冲地跑到事发地,却看到了被撞坏的屋门,以及倒地不醒衣衫不整的夫人。

    “啊?这…”

    “快,你去找老爷!”有人顿时觉得不太对劲,但这事他们也管不了,又不敢多嘴,一边让人请老爷来,一边又去安排人手抓德友。

    果不其然,老爷听闻此事,来不及给夫人请郎中,就先命令把德友绑了起来。

    人到中年尚无子嗣,还被家生子扣上了一顶绿帽,可想而知老爷有多恼怒。

    只是那德友就算被绑起来,也在神志不清地喊:“有鬼…有鬼!”

    老爷眉头一皱,不耐烦道:“你在说什么?什么有鬼,我看你跟夫人俩人才是心里有鬼!”

    “是,是李嫮娥…她来索命来了!”

    误入《窑潘村》

    “啊?不是,作者你真开文了?去写恐怖小说了?”

    “嗯…你还真别说,是有那味哈!”

    “你早这样写,我就不骂你了,别再在恐怖小说里添言情剧情了!”

    距离新书《窑潘村》发布已经过了几个小时。

    陆陆续续有读者在新章评论,反馈竟然要比上一本言情的要好上不少。

    这个发现让邬雪林长舒一口气。

    不过这篇文他设定的是短篇,每天一万字,不到半个月就可以完结。

    伸了个懒腰,看向窗外,此时已经是深夜。

    其实在写李嫮娥这个角色之前,他有查阅过相关资料。

    如李嫮娥这种经历的女性,在旧社会并不少见,甚至当时还有一种现象,叫做“典妻”,已经生育过的女性被丈夫典给别人家,替人生儿育女,几年后再被送还回去,但她所生的孩子是带不走的。

    相当于典当了女性的生育权。

    除此之外,还有用各种方式杀害女婴,溺死的,扔进火堆的,埋进后山的,各种各样。

    比李嫮娥更惨一些,被卖进窑子的,更是数不胜数。

    她们的命运不在自己手里,而在夫家,父兄手里。

    邬雪林有时会想,若是她们真的能在死后化为厉鬼索命就好了。

    所以,他写出这篇文,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抒发了心中郁气。

    “已经这么晚了…”

    邬雪林看了眼时间,便关掉电脑,简单的洗漱了一下,准备入睡。

    养精蓄锐,明天才能更好的工作!

    或许是在键盘上敲了一整天,导致有些精神疲惫,邬雪林朦胧之中似乎看到了他书中描绘的地方。

    窑潘村的村口有一颗歪脖子树,李嫮娥被卖进来的时候,麻绳绑住胳膊,从马车上扔下来,就摔倒在树下。

    她才十六七岁,从未出过远门,一双小脚又行动不便,卖家很放心的没有捆住她的腿。

    然而此时的李嫮娥,年纪看着更大了一点,双手也没有被束缚,正坐在树下梳她的长发,乌黑油亮。

    邬雪林有些好奇,将目光移到她的脸庞上。

    李嫮娥果然长得十分漂亮,正如她的名字一般,白嫩的脸庞,美目盼兮,娥眉弯弯,有一瞬间,邬雪林从她身仿佛看到了许多年轻女性的影子。

    似乎是察觉到了什么,她抬起头来看向天空,惊诧地摔了手中的木梳。

    “…哎呀!”

    李嫮娥格外羞涩,她来不及捡木梳,就用头发遮住了半张脸庞,白皙的额头都泛起了微红。

    邬雪林觉得她的反应很有趣,便想伸出手去摸摸她的头顶。

    从年纪上看,李嫮娥被转卖去地主家时也才十八岁左右,比他要小上好几岁,也就是高中生的年龄。

    只是邬雪林忘记自己还在梦中,他伸出手去,却看不到自己的手,只是依靠感觉,用意识在她的头顶轻轻地摸了一下。

    “!”

    李嫮娥呆了一下,杏眸睁大,随后整个人像只煮熟的虾,速度可见地红遍了。

    啊啊啊!

    被【神明】摸头了!!

    好…好刺激,好开心!

    少女直接化为了一蹲石像,神情呆滞恍惚。

    作为被【神明】创造出来的书中人物角色,李嫮娥更像是整个旧社会受迫害女性的缩影,并非是单纯的“李嫮娥”,她对于自己的诞生和存在有些非常清晰的认知,邬雪林所设计的书中剧情,虽然构成了李嫮娥的出身,但又并非完全是她。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