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 第134(2/2)

    叶盏赶紧道无妨。贵人圈子里这些弯弯绕她也算是明白了,李夫人在事情没有眉目前绝不透露半句,就怕幕僚没瞧中银哥儿白让叶家空欢喜。

    宓凤娘原本还在酒楼遗憾女儿不收礼,可过一会听到女儿儿子带来的这好消息,顿时连笑都不会了。

    原来富贵人家做事如此含蓄,叶盏在心里感慨。即便是裴昭告诉了她套路,她主动设计都觉步步艰难。

    “识字,这两年每日夜里都随我们兄妹看书,虽然做不得词诗,但读是读得了的。”叶盏微微攥了一把汗,要将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并不容易,她甚至在墙上挂了一副二哥画的雪中狩猎图,为的就是吸引李夫人主动提起话题。

    如今看来这人还算进退得当,提拔他也不算出格。

    果然是富贵人家,说话也这般含蓄。

    “夫人哪里话,如今已经是不敢想。”却见叶盏从椅子上起来就要立刻行大礼:“夫人真是我家的大恩人!”

    儿子进军巡铺是运气好,人家军巡铺正好缺人,才将银哥儿收了去,原以为这样有一份安稳收入也算体面。

    室内有位中年男子,看着是一位中等文吏的模样。便看似不经意跟两人搭话,主要是跟银哥儿。

    你来我往,李夫人倒有旁的心思,她娘家兄弟不争气,要不也会为了权势让她嫁老头了,如今跟叶家交好,也算是半个娘家,亲手将银哥儿扶持起来,自己不也多半个依傍不是?

    果然李夫人抚掌笑:“我也不兜圈子,昨天去你家见着你二哥,见他体貌端正人又上进,正巧我家老爷手下确认,先调过去,不知他可愿意?”

    李夫人是远嫁,年岁相差太多,所以跟妯娌不亲近,所以虽然到年节底下却很寂寞,见宓凤娘拿了丰盛礼物来,一来二去跟她亲近几分。

    “我们叶家,这是要改换门庭!”

    第二天李家便来人去请叶盏:“我家老爷夫人想请你过府一叙。”又特意叮嘱一句:“烦请带上家里二少爷跟车护卫,到时宴请也方便。”

    宓凤娘越想越高兴,赶紧亲手做年礼,务必做得丰盛,要好好答谢大恩人李夫人!

    脸僵在半空,半天才冒出一句:“莫不是我做梦了?”

    按照大宋制度,三衙的小吏也能转成流内武官,只是苦于叶家这样的平民没有机会。

    回去后就跟夫君软磨硬泡,求来了个机会,她是续弦,青春动人,丈夫自然是有求必应,再加上也不想欠人什么,便答应了让自家幕僚看看情形。

    “祖坟那青烟是冒了又冒啊!”宓凤娘喃喃自语,眼睛都直了。女儿眼看要嫁进官宦之家,儿子又要做军户,说不定还能做武官。

    这平调,算什么报恩?就连下面一个小教头就能发话调动,动用马帅不是杀鸡用牛刀嘛。

    李大人行动很迅速,当天就将银哥儿人事关系调度了过去。甚至这等小事都没让他出面,只叫幕僚的助手出面就做了此事。

    军巡铺里的同伴都没有嫉妒叶银的,这事情太小了,他们这些军户有路子的拎几十两银子去攀附上教头就能办。倒是叶银很是舍不得大家,约好了要宴请诸人道别。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这越发让李大人两口子觉得叶家人倒很识趣,还不贪心,对他们印象不错。

    只不过如今叫她进来,那便是有戏。

    军巡铺往马军司调动算是平调,不算违制,可寻常人哪里有这样的机会?

    这回才是叶盏进了内庭,行了礼,李夫人便笑:“原本打算我们夫妻宴请恩人,才请了你家哥哥同来,谁知老爷不得空,倒是我的不是了。”

    那文吏说话很有章法,先是问叶银的过往在军巡铺的经历,又是拿些武艺考量,甚至兴致来了还跟他切磋了几招。

    叶盏和银哥儿去李家到了外院的一侧花厅,里头书童有些歉意道:“我家老爷正巧有客,烦请等等,暂请了师爷招呼两位。”

    原先还当夫人送来的是一名不学无术之徒,那老爷可是叮嘱过便是让夫人不喜也要拦住此人。

    不过如此已经让叶盏感恩戴德。

    李夫人身边社交圈子里夫人们不是同龄人,都背地里笑话她为了攀附权贵嫁老头,甚少能遇到这般恭维答谢她的,顿时觉得心里美滋滋的,赶紧叶盏:“赶紧起来。”

    还问叶银识字与否,跟他问了些学问上的事。

    有了这些战绩,可以想见今年过年回家祭祖时又该多风光!

    有做小吏的经验,又识字又有武艺,身上有些本事,自然不算为难。那名幕僚微微松了口气。

    李夫人见叶盏不搭话,还当她嫌官小:“别看是平调,可送入禁军里,过半年就说他棍棒使得好升为一个枪棒教头,只不过隔几年往上升都教头、统领副将就要看他本事了。”

    谁知今日居然得了机缘,一下进了厢军!

    二哥原本在军巡铺类似于民兵,以后进了马军司便是禁军,正儿八经端上了公家饭碗,下一步说不定能做武官,这辈子算是彻底脱离了贱民的范围。

    李夫人眼前一亮。

    即使早就在预料之中,叶盏还是面露欣喜。

    李夫人是真心惋惜没有替恩人给个更大的恩典。

    当然这是后话不提,如今不管是宓凤娘还是李夫人,汴京城所有百姓最大的事就是准备过年。

    聊完该聊的,李大人自然还是不会出现,倒是来了个丫鬟:“大人今日突发有公务,来不及谢两位,只好备了礼物,还请二姐进府里一叙。”

    李夫人真没觉得这算什么,平级调动又没有擢升职位,这事不算违制。而且叶银经过幕僚仔细考量,据说才干做教头也使得,也是李大人为了不枉法才没有擢升。

    她收拾出了香肠风干肉等物,又花大价钱托沈娥这样的商人买了韭黄、生菜、薄荷等冬日里稀罕的绿叶菜,还特意将家里拿来过年的干茄胍、马齿苋、胶牙饴都拿来装盒送礼。

    宓凤娘一想起那捣乱的死对头老二家就解恨!叫他们私下阻挠买卖田地!如今看看,她既买了田地,又买了城里大宅子,如今眼看着儿女都要飞上高枝!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