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 第152(2/2)

    “我已经让中人寻访合适的转让酒坊,赁下就好。”叶盏向来早有准备。

    “是没卖过酒,可是这回认购酒曲又不曾规定只有买过酒曲的才能来,我为什么不能来?”叶盏不卑不亢回话。

    这倒也是。那人不吭声了。

    叶盏轻松拿下了酒曲:“我要一百斤酒曲。”一百斤酒曲大概能发酵五百斤酒,对一个酒楼不多不少。

    “先不急,先不急。”叶盏赶紧拦着大家,“譬如登山,如今才到山脚下,哪里就能庆贺了?”

    “我知道曲院的酒曲分为罨曲、风曲和曝曲三种,主要由小麦做原料。并非一无所知。”叶盏一字一句回答。

    玉姐儿听得暗暗心慌,朝夕相处,她怎么没听说妹妹有这些打算?可看叶盏镇定的样子,似乎又有准备。难道,她疏忽了?

    原来酒户可以进行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用自己的家产抵押,户连坐担保,就能赊酒曲,卖出去酒后再还钱。

    那人没想到叶盏不接招,反而冲他发起了进攻,一下慌乱:“我……我……我”,他磕磕巴巴了那半天自己也不知道,这些细枝末节都由手下的酿酒管事和酿酒师处理,他哪里知道。

    商户们看过去,就见到一个小娘子,有人认识,已经先说出来了:“叶娘子?”

    她说得有理有据,卖曲官和酒务监官、酒务专匠几人对视一眼,互相点点头,就示意工匠从大桶里给叶盏搬运酒曲。

    叶盏开口:“我家酒楼生意兴隆,每日里有近乎百人的浚糟娘子代为送餐到全城,还有各处工地送饭,还有四五座园林都由我们供给饭菜,更不用提酒楼三层,无数客人,酒曲给我们,我们定能销往各处。”

    能现银结账,让曲院的官员们都很满意,如果人人都这么干,他们就没头疼的了。

    叶盏很是镇定,她自然不会在拿不到酿酒权的前提下浪费成本,但做生意最重要一招就是虚张声势,不能心虚。

    卖曲官称重,叶盏成功拿下了酒曲。

    “再者为了酿酒,我们酒楼特意赁了一处酿酒坊,寻觅了酿酒师傅,不日就能开工,自然是有了万全之策。”

    “慢着!”

    叶盏看向那人:“似乎您很懂酒,不知这位员外,可知道酒曲分哪三种?”

    话音刚落商户们就炸了:“一百万斤哪里够?”

    有人还待要说,叶盏挥挥手,

    “你倒提醒了我,当务之急我们得建酒坊,寻访酿酒师傅才好。”玉姐儿一拍大腿。

    回到叶家酒楼,诸人都兴高采烈大肆庆祝。傻子都知道得了酿酒权后酒楼的收入又会再翻上几倍,非但如此,单是开一家酒坊只卖酒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卖曲官敲了一声锣鼓:“肃静。”

    玉姐儿喜得嚷嚷着要做个酒壶样的奶油蛋糕,蓬蕊笑吟吟给叶盏倒茶,豆角喜得用筷子敲起盆罐,就连瑛娘都去隔壁酒坊打了几角酒庆功。

    众人肃静后他便开始正式宣读今年的政策:“今年限额配售,能者得之。”

    可谁先来呢?

    这话一说,商户们安静下来,这法子听着倒还算公平,至少当众决定,免了暗箱操作的猫腻。

    叶盏预先给官府交了银子,获得了酿酒权。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有人还是有异议:“我没记错的话,你家酒楼从未卖过酒吧?”

    不过让叶盏惊讶的是曲院里不管是卖曲官还是酒务监官并酒务专匠,没有一人站出来呵斥百姓的,也没有人来示意衙差来捉人的。

    玉姐儿心里偷笑,这些人果然是欺软怕硬,拿了长公主拉虎皮扯大旗果然能吓走不怀好意的宵小之辈。

    眼看着院里日昇落到某个位置,正点到了,玉姐儿也终于气喘吁吁从远处赶来。

    她拿出了前世招投标的沉稳和心机,果然让这些反对者摸不着头脑,熄了声音。

    这消息果然让诸商户沉默,让卖曲官和酒务监官、酒务专匠几人眼前一亮。

    “价钱还翻倍了,两百文那可是天价!”

    卖曲官轻咳一声:“为着公平起见,由商户来说明实力,我们几个来当众判定。”

    大家自然都听说过这座蒸蒸日上的酒楼,便让开一条道,让叶盏走到人前。

    有的酒户索性连上一年的钱都没结清就来赊第二年的了。

    这两人说得都有点道理,有些商户停止了谩骂抗议,沉默不语了。

    她带路领着两个女儿寻过去,却见那小作坊已经改做了酿醋坊,门口酱油罐子醋坛子摆得满满当当,哪里还有半点酒坊的样子?

    “再说我可以拿现银来付钱。不似有人需要赊账。”叶盏看着周围反对意见已经偃旗息鼓了,又拿出了最后一张王炸牌。

    那些年她喜欢喝酒,又舍不得钱,因此寻到城外一家自己酿酒的小作坊:“那家的作坊里几个师傅手艺都很好,说不定能请来帮我们酿酒。”

    总算还有清醒的:“什么叫能者得之?”

    人群里有另一人问:“你从未酿过酒,万一搞砸怎么办?”

    招牌上明明白白写着“宓家酒楼”四个字,其中酒楼两字明晃晃金字闪亮,不由得不折服。

    就在这时,有把脆生生的女声开口:“我来。”

    商户们面面相觑,他们都是老油条,这就让他们喜欢观望,并不打算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叶盏走到人前:“我是宓家酒楼的掌柜,我今日来买酒曲。”

    玉姐儿立刻拿出长公主题字的标牌:“我家有贵人题字的招牌,说我们是酒楼,为何不成?”

    至于寻访酿酒师傅,这倒简单,宓凤娘胸膛一拍:“包在我身上。”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