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 第164(2/2)
这种种花费都是为了引人瞩目,因此当叶盏提出在酒楼门口放一个大蛋糕吸引食客时诸位老板都动心了。
再去看大厅地上青砖,果然有冰鉴倾倒时的印记——一条长长的印痕。
也就是说冰鉴当时放在厨房的话倒不会被偷,只是为了便于搬运所以放在了大厅了,方便窃贼下手。
玉姐儿此时对妹妹心服口服:“先前你说厨房要落锁,我还觉得吃饱了撑的,如今看来省了不少事。”
他本想给宓家酒楼安这么一个名声,没想到弄巧成拙,被叶盏几句话推到了自己头上。
从容品尝,让这纸杯蛋糕更受欢迎:毕竟是在宴席上,不用担心蛋糕屑和奶油撒得到处都是。
“当然可以。”叶盏笑眯眯拿手比划,“你家酒楼不是叫麒麟楼吗?就给你在蛋糕外面做个金黄大麒麟,六层高放在酒楼门口,正好招揽客人。”
可是谁能想到她能短时间内想出蛋糕的破解之法呢?
比如在门口挂六条棱玻璃烧栀子灯,晶莹剔透的玻璃灯花费不少呢!
思来想去,只能自己心里暗暗憋屈。
“可他怎么又知道我们拿去宴席上的宝贝在冰鉴里呢?”玉姐儿很是疑惑。
在小小茶杯里,想怎么挖就怎么挖,丝毫没有狼狈。
“厨房当然要锁。”宓凤娘在旁边插嘴,“先前我们大杂院里住时不就要锁各家橱柜吗?不然调料铁勺米都能被偷走。”
玉姐儿和叶盏:……
“比原先吃的奶油蛋糕又是另外一种风味。”
叶盏便将今日段行老的行径说出来:“我怀疑是他。”
眼看着纸杯蛋糕力挽狂澜,玉姐儿高兴不已,她一直担心着呢。
“不用,你们也要好好休息。”叶盏检查了一圈酒楼,“我请人来加固门窗,每晚关门时将酒楼门窗紧闭,确保只有出口能进出,到时候我们轮流值夜就好。”门口那排厢房如今还住着徒弟呢,也能听见动静来帮忙。
比如门口设置红绿两色的拒马杈子,阻拦马冲进店铺,也能吸引人眼球;
徒弟们回忆当时情形:“我的确听到了响动,还当闹耗子呢。”
“话说回来,到底是谁干的呢?”瑛娘沉吟,“哪里有千年防贼的?”
一会功夫就接了四五个订单。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让段行老心里越发警惕:叶盏本就在官员们那里有个好名声,这回又得了赞赏,岂不是形象更好?
寻常的奶油蛋糕要小心不要让里头夹心的果馅掉下去,心里老是绷着一根弦,但这茶杯蛋糕是丝毫不用担心这一点。
“就简单,在翻糖皮上放一个大酒壶,或者好几个酒壶,确保食客在街上看见就能好奇!”这难不住叶盏。
“前期我们并没有瞒着人,当时酒楼来往的客人都看见了你我往冰鉴里搬运蛋糕,也问过了,知道的人实在太多了。”叶盏双手抱臂,思忖。
还有人问:“若真有宓老板说得那么气势足,我家也要订一个。”
推销完纸杯蛋糕还有多层蛋糕:“我本来要做的六层奶油蛋糕能有一人高,很是宏伟,也适合办大宴席,这回虽然被人破坏了,明天我还会再做一个请各位赏脸去我家酒楼尝尝。”
正高兴着,就听叶盏跟参会的嘉宾安利:“这蛋糕最适合宴席,不掉渣,下回你们家办宴席可以跟我家定一批。”
曲院的官员笑:“宓老板果然厉害,没想到你连同行的生意都能做。”
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之中,散席回去,玉姐儿绘声绘色描述当时的场景,徒弟们围坐一起,一边听一边吃着师傅们派人从酒楼各处买来的拿手菜——师傅们说为了干净起见不要吃酒席折箩。
“这蛋糕好吃啊!”
段行老?
真别说,有那么几家很是感兴趣。他们作为酒楼老板,社会阶层本身也算中等门户,平日里有往来酒宴的需求。
掌柜听得乐呵呵,全然不顾段行老脸色铁青。
“怪不得能受嘉奖,是个心灵手巧的。”
段行老气得差点吐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好家伙,这一说,其他人立刻动心:多好的招牌啊!
“师傅,以后索性我们在厨房轮流打地铺,这样有人投毒也无法得逞。”蓬蕊提议。
“以后我们多点防人之心便是。”叶盏宽慰小娘子们,“那段行老就算盯着我们也不怕。”
汴京城里的酒楼们为了吸引食客多有各种招数:比如用竹竿铁丝搭成欢门,上面缠绕彩色丝绸和鲜花,有点像后世的霓虹灯招牌;
酒宴自然可以自家做,可这点心当然可以订宓家的,谁不知道她家的点心铺子满汴京城独一份呢?
偏偏身边的人都开始称赞纸杯蛋糕。
而且冰鉴的锁上也的确有被撬动过的痕迹。
就连一开始帮段行老所驱使替他说话的那个掌柜都忍不住凑过来问:“我家叫醉楼春,蛋糕怎么做?”
身为厨子大伙儿对新兴菜式都很感兴趣,自然都答应了下来。
总之当时没有意识到会有人捣乱,所以也就没有保密意识。
然而叶盏并未就此作罢,而是叫来了当晚守夜的徒弟们开始盘问。
一勺挖下去能挖到多层,送进嘴里也是一口能尝到多种风味:奶油甜腻、蛋糕蓬松、果粒清新。
果然妹妹轻轻松松就克服了这个难题,用纸杯蛋糕征服了在座诸人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