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 22 章(1/3)

    若沧再次来到摄制棚, 里面已经改头换面。

    一共三十多位工作人员站在场地里,人声静悄悄的, 将视线锁在地面。

    杜先生带来的三位弟子,专注的在地上绘制一幅巨大的法阵。

    细碎的曲线,粗厚的直线, 蜿蜒铺满了整个摄制棚。

    若沧刚进去, 杜先生便施以一礼。

    专注画着法阵的弟子, 同样停下来, 向着若沧微微躬身,恭敬无比。

    沉默无言的致礼, 足够所有人将视线集中在若沧身上。

    这位年轻的爱豆, 早就因为《星星之下》被人熟知。

    而现在,他结束了采访,穿着一身清爽的t恤牛仔裤,和身边单薄西装外套的欧执名形成鲜明对比。

    欧执名跟着若沧到了目的地,绝对没想过会见到这样一幅场景。

    烛火案台,灯光明亮。

    地面白色的线条内,清楚的写着“神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他问:“你们要在这儿做法事?”

    “对。”若沧肯定的说道,“我会和杜先生, 为电视台受到邪祟侵扰的工作人员驱邪。”

    他低头检查着这道五道六桥轮回法阵。

    神人五道,金银六桥,世代轮回,生生不息。

    无论欧执名是神是鬼,只要走完这道大阵, 所属自寻。

    这样的大阵法事,若沧一个人是做不下来的。

    法阵五道六桥,每一根衔接线都有讲究。

    杜先生带来的徒弟,应当是随他修行了多年,画起法阵来手稳脚慎,步伐不乱,足见用工程度。

    他走到香炉前,仔细看了看杜先生准备的法器。

    悠然清淡的气味扑面而来。

    摄制棚燃起来的香,都是崖柏香。

    若沧平时随意,有什么香就用什么香。

    如今大阵法事,上达天庭,召请诸神,必然要遵从正统,不燃外域夷狄之香。

    室内的檀香味已经渐渐被清浅淡然的崖柏气息取代。

    自然之气充盈室内,方才惶恐不安的工作人员,见到面前的大阵成形,心绪逐步平静。

    等到五道六桥轮回阵画好,若沧走到杜先生面前,从他手上接过桃木剑。

    若沧持剑,态度温和,“欧导,你也不用太排斥我,就当这是一次取材好了。我和杜先生怎么说也是正规道教弟子,今晚免费给你表演一场标准的道教驱邪法事。”

    “不过——”

    若沧桃木剑一划,直指摄制棚c位。

    “你站中间。”

    专为欧执名准备的法阵,足够方圆十里的阴寒之气散尽。

    但若沧要的,不止是驱邪除恶,他还要借用他一身阴损气运,破掉七世佛禁锢阴魂的经文。

    祈福、燃香之后,之前画法阵的三位弟子,各自拿起锣鼓、唢呐、二胡。

    杜先生点点头,他们直接敲打吹拉,热热闹闹奏起了一曲《南清宫》。

    曲调配上唢呐的尖细、二胡的沙哑,顿时氤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刚才还提心吊胆的工作人员,甚至有人尴尬的笑出声。

    毕竟大部分人都是无神论者。

    如果没有那一场梦,他们面对这样的场景,心里总会觉得滑稽。

    有人笑,倒是驱散了不少人心里的惶恐忐忑。

    场面变得荒诞不羁。

    然而,在场的道士都是一脸严肃,视线凝视着阵法之中的欧执名。

    这位被若沧要求站位的导演,并未露出多余表情。

    他的视线盯紧了若沧,甚至比做过怪梦的工作人员,更为专注的对待这场法事。

    杜先生抬手平举,徒弟们的音乐霎时停止。

    若沧持着桃木剑,站在了欧执名的面前,持剑客气的一礼。

    “欧导,无论发生什么事,请相信我。”

    年轻的若沧,浑身不再是爱豆演员般的浮华气质。

    他站如苍松,剑眉星目。

    风姿飒爽。

    当他身形动起来瞬间,杜先生雄浑低沉的诵经声随之响起。

    “照耀开明炬,氤氲岛惠香——”

    一篇《北斗经》吟诵出声,刚才戏谑的气氛,顿时庄重起来。

    那些嘤嘤昂昂的乡土乐声,变成了独特的道教伴奏,配合着杜先生每一句悠长洪亮的诵经声。

    若沧手上剑随身动,划出流畅的痕迹。

    刹那间,情绪轻佻的旁观者,所有注意力被若沧摄住,除了他的身影,再看不见别的事物,更听不到任何喧嚣。

    鼻尖是山林松柏的味道。

    耳边是锣鼓喧天的雷鸣。

    就连若沧腾空落地的脚步声,宛若仙鹤振翅,扑簌抖雪。

    工作人员心里的恐惧害怕全部消散。

    眼睛不舍得挪开,仿佛在看一出惊世绝艳的舞蹈。

    他们视线追着若沧的走阵,无法眨眼的看着这出步履流畅、身姿俊逸法事。

    桃木剑划破阴寒祟气,好似划破了一切雾霾,引来了万丈天光。

    杜先生眼神写满怀念,唱喏声越加激情昂扬。

    他亲眼见证若沧的成长。

    从稚子蹒跚,到持剑走阵。

    时光如梭,唯独这一身风清正气,永不改色。

    弟子们合声而上,将经文念诵得声音震天。

    乐声铿锵,铜擦作响,回到了最初的曲调,在场的人却无一人觉得尴尬怪异,只觉得仙乐入耳,扫除颓靡。

    最为感到震撼的,除了欧执名没有第二人。

    他能感受到锐利的剑风,能够看清若沧每一个眼神。

    这场恣意洒脱的法事之中,宛若惊鸿般的身影,带着一身狠绝戾气,斩杀无数邪祟鬼魅。

    欧执名为了取材,去过无数道观,请过不少法事。

    他曾经保持着唯物主义的无神论。

    纯粹以欣赏民间文化艺术般的目光,端详道士做法的每一个举动,把他们刻画成素描本上的分镜草稿,记录成单纯的艺术。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