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第593(2/2)

    姜常喜在考虑,同孩子们说暗箭伤人的话,就这样两个熊孩子,会不会反过去暗箭伤别人。

    姜常喜看的鼻尖都冒汗了,自家亲娘对孩子心里没数呀:「这样是不是不太好,毕竟去的是学堂。」

    现在街头上有异乡人打听,这位是不是周大人的时候,人家边郡的人头都不抬,就送一句:「不是,这就是个挖水渠的。」

    让人抄了后路的事情,姜常喜就不会让它发生。

    再说了,手里有银子都会花,能不知道这些东西怎么正确应用吗?

    周大人为了常喜能心态平和些,人家带着夫人出门了,在边郡这地方多看看,夫人就明白,这不算什么了。

    姜常喜就想说,你有没有考虑过别人的安全问题。

    姜常喜:「万一打不过呢,万一保护你们不够周全呢,打什么打,要跑。」

    到了周澜这个亲爹的嘴里,那就更不是事了,总比孩子们遇到事情了,手上连防备的武器都没有好。

    意思就是很支持他们家孩子带危险物品出门。

    显然人家周大人没想过这个问题。对于周大人这种心态,姜常喜那是真的不太理解,理解不了。

    周大人心说,不听,你自己着急上火,看看那些水渠通畅的人家,是不是不用冒雨出来排水。

    姜三夫人黑脸对着姜常喜教育,以后不许乱教孩子,尤其是不能乱讲故事。

    结果她的话,连先生都不太赞同,人家先生说了,孩子虽然小,该懂的都懂,你不用那么操心。

    尤其是姜姜:「是不是被人绑走了,就能冒险了,是不是就能同故事中一样了。」

    周大人走出去这两天,声望可高了。

    然后姜常喜给闺女儿子讲紧急避险,讲急救,讲怎么提高警惕,怎么防备坏人。

    才不不会让周大人被这群人找麻烦呢。

    两个小的没有危险意识,高高兴兴的,还等着别人来找他们麻烦呢。

    姜常喜都不知道这份信任怎么来的,先生在徒孙们身上不理智的行为也不是这么一件了。

    姜常喜就忘记了,这边郡的特色。民风剽悍。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姜常喜也是长了见识了,街上带刀的,带长枪的,带着狼牙棒的都有。

    人家姜三夫人就简单明了,不想那么多,一切都以自家外孙安危为主,别说辣椒粉,蒙汗药,连匕首,都给自家孙子,孙女佩戴上了。那孩子出去,那就是个移动武器库。

    她想的那些都不是问题,能够武装到牙齿,都没问题。当然了自家孩子要好好教。

    她白瞎一身好力气,没有学功夫,那真是有点作死。

    就没见过这么虎的,打不过就跑,那么难以理解吗,谁让他们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刀枪不入的。愁死人了。

    随着气氛越来越紧张,姜常喜直接就把两个小的扔到学堂去了,省的出去招惹是非,不过身边的人手,那真是一点不少。

    还有什么蒙汗药,辣椒粉什么的,要不要给孩子随身带点,可孩子乱用怎么办,还是有这个忧虑的。

    不过能帮还是让身边的人帮一把。总有一些人进步慢一些,周大人如今心态平和多了。

    。」

    姜三夫人:「怎么不合适,他们还能拿着这些伤害自己人嘛?这就是防备,你别管。」

    周大人那真是老感谢了,半点不恼,这要不是护着自己,都不能说自己是个挖水渠的。

    姜三老爷就不高兴,闹了半天自己是个拖累。

    他们能够不主动出击,去打别人,那还很不容易的。

    连续几天雨,周大人每天都到田地里面转悠,那些冒雨在挖水沟的人家,看到周大人都惭愧的说上一句:「早就该听您的,您有远见。这水沟就该备着。」

    姜三夫人:「若是你别跟着,显眼也不怕,我们祖孙三个在一起,能怕了谁。」

    谁说会花银子,就会正确使用武器的,周大人的逻辑,哪个先生教导出来的?可人家先生对这个问题都没有正确认识,你说姜常喜能怎么办,那真是只能看着孩子们,这样武装出门。

    姜常喜到也还算能理解,先生娇宠徒孙的心态。

    盖世神功

    姜常喜最后就感叹,教育孩子可真是个大问题。防卫过度,怎么办。

    孩子们捡牛粪的工具,前面都有个叉子的,当然了是木头的。

    反正刀枪剑戟,但凡你想看到,就没有找不到的。姜常喜头一次认识到,自己生活的环境如此复杂。

    这还不算,人家姜三夫人陪着孩子们上学堂。姜三老爷还非得陪着,说是夫人这样做太显眼了。

    圆圆:「咱们自己的地方,要躲也是他们躲。」一边说着,那都是一脸找人麻烦的神态。

    姜常喜就感觉不管不行,能出大事,还不如把孩子困在家里呢。

    你看看,外面的事情没有把她难住,两个孩子把她给难住了。

    周澜就想说,夫人你想多了,街上带家伙事的人太多了。自家孩子不带,那才是置身在危险中呢。

    不过教育成果不怎么样,姜姜问题最多:「为什么要躲,我们很厉害的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