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回收站 第31(1/1)
不但有大柏树的树盖遮阳,还不知道从哪里弄了张破桌子,桌上摆了张旧席子……
席子上又摆着个两个篮子,篮子里是要卖的旧衣。
而在树枝上,又栓着一根长绳,这长绳上挂着几个简易衣架,衣架上既有袍子,也有褂子,可不正是江易交给柱子的那些旧衣裳?
这些旧衣裳,在江易看起来,颜色陈旧,衣料粗糙,做工参差不齐,实在连他旧衣库里的都不如,很难卖得上什么价。
而江家当铺闹鬼之名,至今还没消除,邻居街坊就算想卖几件便宜旧衣,也不敢上他家来。
所以江易索性批发给柱子让他清货了。
却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是机灵!
让他这么一搞,这些旧衣裳用衣架子挂起来,迎风招展,遇着阳光,看起来像样多了!
真是个天生销售的好苗子!
“大娘,您拿好这个褂子啊!”
柱子把褂子一叠一包,往面前的老妇人怀里一放,熟练地一转身,又拿出件褂子,交给身后帮忙看摊的老娘,让她再挂起来。
而卖出去褂子的这一会儿,又有个汉子看中了袍子。
“这袍子多少钱?”
“这位大叔,您的眼光可是太好了!这件袍子,可是城里出来的,十分的体面,您细看看,上头连个针尖大小的补丁可都没有,这么好的袍子,只要十文!十文啊!咱自家买布都得三十文的吧?阿娘,快帮忙拿下来,给这位大叔比划比划大小……啊呀,这大小您穿着正正好!”
江易远远地看着柱子卖衣裳,不到一柱香的工夫,已经走了三件了。
江易就绕过了柱子的摊子,没过去打招呼。
他是一路做着试验回去的。
如果有人跟在他身后,见他一会儿捡个树叶,一会拾个石头的,定然会以为这人多半是疯子。
但江易这一路的辛苦确实没白费。
他发现只要是种子,甭管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基本都能收进回收库。
当然了价值都不高,回程的路上他都没挣到一个绿叶币。
入城门的时候,他倒是收到了系统提示音。
绿叶币入账1000!
江易微愣了下,顿时就想明白过来。
这定然是那套舞服卖出去了!
柱子把最后一件褂子送了出去。
桌上的篮子已经空空如也。
而听到消息,带着钱过来准备买个大便宜的,都失望不已。
“怎地就没了?”
“我就少带了两文钱,回去拿了一趟,那件褂子就没了!”
“小哥,下回可还来?”
柱子高兴得满脸放光,冲着人群直拱手。
“多谢各位大叔大娘大哥大姐捧场,这旧衣裳也不是我的,是我代城里铺子清货的,这次卖得空了,我再去同掌柜的商量商量,再准备上一批,下次赶集,各位再来啊!”
人群散去,柱子爬上树解了绳子,收了衣架,让王婆子拎着空篮子去逛集市,他背起旧桌子给表舅家送回去。
当然了他还桌子的时候好一番感谢,又忍痛给了表舅家小孙子两颗奶糖,婉拒了人家留他吃饭的客气话,一溜烟地跑回来同老娘会合了。
江易回到院子的时候,陶婆子正等在前院。
“大爷,今儿曹婆那边送来了八两银子!那套舞裙,已经寻着主顾了!”
“她还使人捎了信,说再有什么稀罕物,只管去寻她,她定然帮忙出力哩!”
大晋王朝(27)
要不是天色已扆崋晚, 于二娘和陶婆子都想立马去曹家。
曹婆子办事这么利索,那香精和口红这些,还不得大赚特赚呀?
陶婆子特意等在前院, 就是急着等大爷回来好告诉他这个好消息的。
江易收了八两银子, 给了陶婆子两锭半两的银子。
“这套舞裙能出脱,多亏了你们出力,这是你们俩的抽成。”
陶婆子推辞了两句,最后还是收在了袖中,心里的暗喜都快藏不住了。
“大爷, 那我们明日就去曹婆那儿,试试香精和口红?”
江易点点头,拿出一套五支的口红。
“这口红颜色不同,可以一支一支的卖,倒不必非得成套。”
陶婆子问,“大爷, 香精是一支十两, 这口红要怎么定价呢?”
江易想了想,“一支三两吧。”
香精她们那边已经有一套,口红又有十支,这加起来就八十两了!
大爷又说过, 抽成的话给她们一成,那把这些都卖了她和于二娘就能得八两,一人一半就四两!
回到江家还没到一个月呢, 就能挣这么多银子!
早知道她就早点回来了,何必在于家受那个闲气?
陶婆子喜滋滋地拿着这套口红去了后院, 她可得同二娘子好生合计合计, 明儿去见曹婆子该怎么说。
陶婆子前脚才走, 柱子就来了。
他是一路小跑来的,额头上还挂着汗珠子。
江易给他倒了碗水,又拿了今儿在集市上买的果子给他吃。
柱子的确是从城门进来,连家都没回就先来了江家。
他端起水碗先喝干了,也顾不上拿果子,先把钱袋子拿出来。
除了一件袍子做的有点小,没卖出去以外,其它的旧衣全都出清掉了!
柱子交上来近一两的银子,江易大致数了下,跟数目能对得上,就分出一钱银子来给柱子。
又夸了少年几句,“柱子倒是做买卖的好手!”
柱子小脸微红,腼腆笑道,“江掌柜说笑了,这批旧衣价格实在太好,这才能好卖的。”
还别说,这集市上有卖布的,卖草鞋的,就是没有卖衣裳的。
主要还是一件衣裳光布钱就少不了,穷人家都是织了土布自己做,再也舍不得出钱买成衣的,因此集市上他是独此一家,没有抢别家的买卖,因此卖得好也没人来捣乱。
江易看看天色,就道,“今日辛苦了,你明儿若是有空闲,就过来一趟,我想到了件新买卖,等你来了再细说。”
“诶!好来!”
柱子两眼瞬间放光,这一天的劳累仿佛都一扫而光了。
有什么能比长久的赚钱更让人高兴的呢?
火神庙街曹家院内,正站了十来个衣衫褴褛,形容瘦弱的少年少女。
曹婆子一个个地叫过来看了,问了几句话,就摆摆手,让人领着他们下去洗浴换衣,再分些吃喝。
一直候在旁边的中年汉子就笑道,“曹婆婆,咱们打交道也有好些年了,咱老高什么时候坑过人呢?这一批,都是我亲自在朱鹊县那偏远村子里收来的,虽不甚机灵,可都是好人家的孩子,好生教教,都是能进大户人家做事的。”
曹婆子笑着点点头,“高爷做事自然是没的说的,只是今年这人怎么就多了?往年你一次也就送五六个。”
高姓汉子摇摇头,“唉,这还不是因为天时不好?咱们这里还不大显,隔壁的朱鹊县早就闹起了大旱,好些个穷村子,都有饿死人的了,我去收人,好些人家情愿白送孩儿,只为求条活路……”
说到这儿高姓汉子突然省过来,赶紧描补。
“但那些要白送的孩子,年岁太小,收了回来不能做事,还得花粮食养活,岂不是要赔本?因此就只收了些十三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稍教养就能干活,才能卖得上价啊!”
曹婆子哈哈一笑,“还不知道你,最是鬼精,从不做赔本的买卖?”
她一挥手,就有身边的婆子拿了钱袋递了过去。
“高大爷,这统共是五十两银子,您拿好了。”
高姓汉子接了钱袋,倒出来看了看,又掂了掂,满脸堆笑。
“曹婆婆做事最是公道!要不咱每回来凤柳城,都先到曹婆婆家来送货呢!”
一番寒喧,才算是把这高姓汉子送走。
高姓汉子坐在空马车里,吆喝一声,马车就离了火神庙街。
曹婆婆从大门口走回来,眉头就皱了起来。
吩咐身边人,“前两日听说鹤原县天旱,今儿又听说朱鹊县也旱……这粮价怕是还得再涨,你再叫上个人,去粮铺里买些杂粮,不拘什么,各样都买上两百斤回来。”
早先她听说天旱的时候,就已经叫人去乡下收了不少粮食回来了。
可今儿又听说朱鹊县的事儿,忍不住还想再买点杂粮,反正有备无患。
她又收下了十个人,就算只调理半个月再出手,那吃喝啥的也耗费粮食不是?
回到二门里她住的院子,屁股还没坐稳,就听说于二娘又来了。
“快请到院里来!”
曹婆子听到于二娘来了,原本还有些阴沉的心情瞬间就亮了。
就那套舞服,她往流春阁一带,本来还想着流春阁的杨妈妈不识货的话,她就再寻一家。
可她刚刚把东西一亮,那老杨拿起来就不撒手。
更不用提,她把这东西来自番邦的来历一说,老杨更是笑得花枝招展,非得拉着她的手问价不成。
要不是已经跟于二娘商量定了要价十两,老杨也算是老熟人了,她非得现场提价到十五两不可!
“香精与口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