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回收站 第55(1/1)

    毕竟,这一路上,入账没有,全是开销。

    尤其是来到郦州城,八个人在客栈里住了几日,吃喝都要买,江大爷又买下了座宅院,还订了新家具,光是床就订了八张……这可不是银子流水般地往外花?

    入宅子第一天,江易本想在外头街上买上几个菜回来吃。

    被陶婆子肉痛地拦下,“大爷不可,咱们如今都住进了宅子里,能烧火做饭了,哪怕是同样的肉菜,能省下一大半的钱呢!”

    最后还是去街上割了肉,买了鱼,陶婆子和于二娘她们,一共做了六道菜,荤素搭配,份量十足。

    直吃得一干小子和丫头们满嘴留油,眼冒绿光。

    陶婆子见了就道,“这是进新宅头一天,暖屋呢,才吃的这么好,平时可是没这好事的啊!”

    众小子丫头们纷纷点头。

    他们又不傻,平时在家里能吃饱就不错了,哪里敢想像今儿一样,天天有肉有鱼呢?

    吃过饭,先前订下的床和木器就都送上了门。

    原房主把宅子里的所有东西都腾空了。

    倒不是他小气不舍得留给江易,而是他自家事自家知,就怕下家觉得晦气不肯要。

    江易虽然买了宅子以后,手头银子确实也不多了。

    但基本的家具还是要买的。

    比如说每个人都得配张床吧?

    他待客的堂屋里至少得有张八仙桌,再配上两把太师椅吧?

    此外,吃饭也得最少有两张桌子,一桌给半大小子,一桌给女子们吧?

    再加上添置些锅碗桶盆,十两银子就又花出去了。

    江易去附近的菜市场上,买了一个白瓷缸和几尾金鱼。

    陶婆婆则是带着焦三妮去买了些做糕饼的食材回来。

    他们这两拨人几乎是同时进的院子。

    江易把瓷缸才放到了他的窗台上,就有柱子听到声音跑来报信。

    “大爷,院子里有奇怪的石头!”

    江易愣了下,“我去看看。”

    吃过饭,这些小子们就开始干活,赛子也没闲着,就连小黄狗都来凑趣,用爪子在土里刨啊刨的,虽然用处不大,瞧着却很逗人。

    才不过一个时辰的工夫,半亩地大小的院子,已经被清理出了一半。

    被清理出的杂草和枯枝都整齐地摞在墙草,准备哂干了当柴草。

    半人高的杂草和灌木被清理掉以后,就露出了院子正当中的一块灰黑色的大石头。

    这大石头有一米二三的高度,长约一米,宽有半米,看上去就像一个微缩的景观山。

    而它上头的褶皱,纹理,也的确像是山势连绵起伏。

    而根据它底座下铺设的石子来看,约莫当初的确是做成了观赏的奇石来的。

    江易的世界里,什么银行大厦,什么集团总部,科技园区,都会立一块大石头,人称地标石,据说这种石头的价格还不便宜呢。

    而在大晋王朝,有钱人家似乎也喜欢在自家花园里搞个假山什么的。

    江易在凤柳城呆了不到三个月,唯一去过的有钱人家,也就是牙婆曹家,可也没见曹家弄假山……总之,他对这个世界的石文化几乎没啥了解。

    他在那儿对着大石头发呆的时候,陶婆子和于二娘也走了过来。

    江易回头一看,就问,“陶婆婆,二娘,你们可曾在别人家的宅子里见过这种石头?”

    二人都摇摇头,“虽然见过假山石,但没过这般厚重的。”

    江易摸摸下巴,“这大概是前主人给忘了带走的。赶明儿去中人那儿问一问。”

    作者有话说:

    大晋王朝(42)

    江易临睡前, 将鱼缸摆在了自己的窗前。

    这只白瓷缸里的水,就是打上来在阳光下晒过的井水。

    也不知是不是住进了买来的宅子,感觉比较踏实, 江易几乎沾枕就着。

    一觉醒来, 先去看鱼。

    四条小金鱼活泼地游来游去。

    江易从临期库里找出一小包鱼粮,朝鱼缸里撒了几粒。

    小金鱼们欢快的抢起了鱼粮,一点儿也没有要生病的模样。

    吃过早饭他就出了门,去寻卖房子给他的段中人。

    段中人看见他起初还有些紧张,生怕他是来退房的。

    虽然说这交易都已经白纸黑字立了契, 是翻不了的。

    但要是买家撒泼打滚,寻死觅活的,他这个中人也麻烦啊!

    等知道原来是说什么主家遗漏下大石头的事儿,就松了口气,笑道,“江大爷果然是实诚人, 我定然将话传到就是!”

    江易辞别了段中人, 就去了郦州城最大的当铺亨通行。

    “请问客人带的什么?”

    江易走进铺子的时候,几个柜上都有当物件的客人,江易目光扫视了一遍,找到一个闲着的坐柜。

    “请您掌掌眼。”

    江易从衣袖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物件, 不过巴掌大小,轻轻放在了柜台上。

    这坐柜伙计在当铺大约就相当于银行的柜员,俗称坐柜。

    江易面前的坐柜脸上带笑, 不动声色地已经迅速把江易上下打量了一番。

    他看着面前这人衣着中上,气色红润, 没有愁苦之相, 心里就有了计较。

    这大约是哪家的子弟, 一时手头紧,拿着家里的东西出来换点儿零花了。

    再看到柜台上的小物件,伸出去的手就慎重了几分。

    原来这是个淡绿色丝绒布做成的小香袋。

    他们彭河南岸一带丝织业发达,各种各样珍贵奢侈的布料都有产出。

    似这种摸上去光滑带绒,珠光隐隐的布料,只有两家作坊才能出产,这种丝绒料就是属于王公贵族才用得起的,少说也得七八十两银子一匹!

    就算小香袋用的布料极少,这工本也值半两银子吧?

    光是一个袋子就这般值钱,这里头的东西……多加点慎重不为过吧?

    坐柜小心地倒出了丝绒香袋里的物件……居然是一个金属小圆盒?

    这金属小盒崭新发亮,还描着华丽金边,盒盖上方又阴刻了宝相团花。

    一时间,他就看愣了。

    这一盒东西,显然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

    还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物件!

    别说见过了,就连这材质,他都看不准!

    这也不是铁,也不像铜,自然也不是金……

    再看这形状,他更是猜不出来里头会装着啥?

    金三事儿?银三事儿?

    那这盒子又未免略小了点。

    凭他做这行多年来的直觉,这盒子,跟时下的铜铁盒开法定然不同……得亏他经验老道,目光如炬,注意到盖子下方有一小小凹槽。

    他故作漫不经心伸指轻按,就听咔嚓一声,盒盖开了!

    他正要暗暗得意没在客人面前露怯呢,目光一落在打开的盒内,瞬间就愣住了。

    这小小的盒子内,似乎放出一股宝光,正照耀在他的脸上,又有股子隐隐的香气,扑鼻而来。

    要不是他经验丰富,险些要失态惊呼。

    “这,这是镜子?”

    他家里也有一面铜镜。隔上几个月就要请匠人来磨上一番。

    磨一回镜,得花销十文钱,有好些人家,买得起镜,花不起磨镜钱,只能模糊将就。

    他每月工钱不少,自然不在乎这点花销,家里的镜子就没花过。

    但据他所知,哪怕是最上等、刚刚磨好的铜镜,也不会有这面小镜子这般清晰光亮!

    “这,怕不是铜镜吧?”

    “对,不是。”

    坐在柜台前的客人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

    仿佛一点也不担心他会给出低价一样。

    不是铜镜又是什么?

    他犹豫了下,伸指摸了上去。

    只觉得镜面异常冰凉光滑,与寻常的铜镜确实不像。

    而镜面下方,却是个肉色的圆饼。

    缕缕香气就从圆饼处散发出来。

    难道这是香饼?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