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回收站 第176(1/1)

    江易把这封信放下,这才拿起了最后那封来自南卡国的信。

    撕开封口,拿出里头的信纸,一瞥之间,就看到上头满满的辰国字。

    而且这字迹,还有点模糊的熟悉……可不就跟原主珍藏的那两封信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江易深吸了口气,一字一行地看了下去。

    原来江胜英?蒊跟着老太太出了国,开头那一年的确是过了段不错的好日子。

    老太太早年辛苦打拼,和老头子挣出了一份家业。

    后来生儿育女,也尽力供他们上学置业,孙子孙女什么的,也都没有少出钱出力。

    老头子死得早一些,临死的时候,把他名下的财产分成三份,一份给了老太太,另外两份给了儿女平分。

    因为怕老太太年轻大了不好打理经营,老头子留给老妻的都是些固定房产之类的。

    当时那边的房产也不怎么值钱,儿女们当然也就没放在心上。

    可谁知道二十年过去,骁国房产涨了十倍,而儿女们手里的那些现金或者是股票啥的,有的涨了,有的跌了,还有的继承了餐馆但生意不好不坏的……总之,竟然都远远不如房产了。

    于是老太太就成了全家最有钱的人了!

    这不,全家人就都盯着老太太手里那些房产呢。

    当然了,其实老太太也没富到那种住大豪宅,使唤好几个佣人,又有自己的车子和司机的程度。

    就是个普通独居老太太,用着个钟点工而已。

    老太太年过八十,心里就想着回一趟老家,儿子孙子为了讨好老太太,这不就带着老太太回了一趟辰国。

    老太太对国内有感情,但他们没有啊!

    因此老太太说要在国内住上几个月,他们没那个闲工夫,就飞回骁国了。

    就是这几个月,让老太太给自己找了个保姆江胜英!

    江胜英跟着老太太出了国,跟老太太住一起,这洗衣做饭打扫的活儿什么都干,老太太就很依赖江胜英,觉得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比以前舒服多了。

    虽说儿孙有不少,可也就是过节的时候来看看而已,又不会给老太太做饭洗衣搞清洁,哪里有不舒服了也不会带着去医院,哪有身边有人方便呢?

    老太太也是投桃报李,江胜英照顾得用心,她就出手大方,给江胜英买穿的用的,一点也不心疼钱。

    这可不就让人家家里的儿孙们看在眼里了?

    国外的老人,特别是有钱的老人,性格古怪,跟亲生的儿女不亲,宁愿把财产都留给猫狗,或者捐出去,或者留给什么莫名其妙的人,都不舍得给儿子女儿。

    他们当然会害怕老太太也犯了老糊涂,把家产全给了这个从辰国来的土气女人了!

    没过几个月,他们就开始想招儿赶走江胜英了。

    那花样使的是一套套的。

    什么来看望老太太的时候,把钻石项链落在洗手台了呀,这会儿再去看就没了,不是江胜英拿的还能是哪个?

    什么江胜英做饭的时候不讲卫生,菜里竟然有头发啦……

    但老太太那是什么人?

    人家当年跟老头一起白手起家,靠着路边小饭馆做成了大餐厅的,遇见过的难缠顾客不知道有多少,还看不出这点小伎俩?

    反正这些小手段都没管用。

    江胜英还是一直跟在老太太身边。

    老太太甚至都有了想法,觉得要是江胜英这个老家人要是能一直这么把她照顾到没的那一天。

    那她名下的财产也确实不是不能分给江胜英一份的呀!

    江胜英出国就是为了多挣点钱,也躲一躲外人的闲话来的。

    她才不管那么多呢!

    在这边一个月挣到的钱是在沁城的十倍。苦点累点受点气怕什么?

    但她压根想不到,看着挺硬朗的老太太,就因为儿子来找她要一笔钱做投资,母子俩争执起来,老太太捂着胸口就倒下了。

    江胜英要送老太太去医院,却被儿子给拦着了。

    那儿子还说是江胜英偷了老太太的钱,这才把老太太给气死了!

    放言要把江胜英送进警局,罪名就是谋杀!

    不但如此,那儿子还请了好几个人,不知道是真警察还是假警察,要来抓江胜英。

    江胜英在国外不到一年,又不会外语,当然也就分不清警察的真假了,吓得连自己的行李都顾不上了,从后窗子就逃走了。

    江胜英起先是逃到了辰国城,找到了那边的辰国老乡,帮人家洗碗打黑工暂且谋生。

    然后她就见着了印着她画像的通缉令。

    有同乡就说了,她要是坐了牢,自己要倒大霉不说,没准也会连累在国内的儿子和亲爹。

    江胜英当时吓慌了,就跟着一个蛇头偷渡去了南卡国。

    但其实当时她应该是被老太太的儿子一步步给哄骗逃到南卡国的。

    通缉令多半就是假的,故意让江胜英看见,一番吓唬,可不就自动地逃去了穷乱差的南卡国?

    去了南卡国,江胜英怕连累儿子和亲爹,又怕被抓去坐牢,就连信都不敢往回寄了。

    当然了,南卡国人都在拼命想往骁国偷渡,可想而知那得有多穷差乱了。

    本地人都过不好,辰国去的黑工,那日子更是过不好了。

    江胜英刚开始那两年,也就能混个温饱而已。

    什么□□火并,军阀政变,劫匪大盗,全都见识了一番。

    哪怕江胜英十一二岁的时候,当过小民兵,亲手打过靶的也遭不住啊。

    好不容易在南卡国辰人街熟悉了,拿到了正式的身份,也算是有点人脉,回想起从前莫名其妙被诬陷的事情来,也能回过味来了。

    她就试着往辰国老家寄信,可她哪知道大江村行政划分,打从五年前起就成了沁城市郊区了。

    信上的字又是外文的,邮局那边的会外文的没两个,就算会也是半吊子水平,这不,有一点不对的地方,就算是废弃信了。江易能收到才是有鬼呢!

    就在她琢磨着是不是得想办法回国的时候,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了。

    看那个人名,那个地名,不是她儿子又是谁呢?

    激动的江胜英立马就写了信,按照报纸上的地址给寄了过来!

    原来是这样啊!

    江易叹息一声。

    作者有话说:

    八零年代(45)

    看完了这三封信, 江易开始写回信。

    他先写给莫文他们的回信,首先是一番感谢,又把从南卡国收到江胜英来信的事情提了一下, 请他们代为感谢黛丝。

    江胜英都不在骁国和芙国, 那江易当然也就没什么去这两个地方的必要了。

    婉拒了这二位的好意,江易又礼貌性地欢迎他们放假有空了来大江村玩耍。

    给莫文他们的信好写,给江胜英的就得好好琢磨了。

    花了两个小时,江易才算是把这封回信给写完。

    至于白教授那里,江易打算去云河县一趟, 看看这个没准跟自己大有关系的磐朝遗迹。

    第二天江易就早早地坐车去了城里,寄出了那两封信,也顺势去市内运输车站买了张去往山河县的车票……

    江易足足在红掌山河谷呆了有一个星期,这才又回到大江村。

    一回村他就积极地开始村里城里来回跑。

    先找一处离好几个大的家属区挺近的店面,月租二十块,他直接租了一年。

    又想办法买了一辆食品厂淘汰下来的小破卡车。

    这破卡车几乎已经在报废的边缘了。

    不过是从市里到村里这一段路, 就趴路边上三回, 漏油还带冒黑烟,也得亏江易会一点修车,不然非得崩溃不可。

    花了三天时间,江易把这破车子的零件换了个遍, 刷上新油漆,再开出去,倒也有焕然一新的拉风感。

    江易就开着车在附近各个村子里收购起了古旧家具。

    每天早出晚归的, 现在江家小院里,几乎被各种刷漆上色的二手家具给摆满了。

    江易在村子里收的旧家具, 其实都是些好木料的箱子柜子桌椅什么的。

    因为年代久远, 有的是漆掉光了, 有的是有了破损了。

    如今是新时代,结婚的大件是三转一响,家里的家具讲究的是新样式,这些老东西可不就没人想要了?

    江易其实收这些倒不是为了囤起来好将来挣钱,还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

    他把可回收库里的各种木器,就拿出来掺杂在这些家具里头。

    改色改款,清理修补啥的,忙活了足足两个星期。

    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国庆节。

    国庆节头一天傍晚,村民们还是跟往常一样,早早地就做好了饭,要不就端着碗过来小学校,要不就赶紧吃过了再去跑去占位置。

    小学校的办公室的窗户外头,已经是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了。

    就连围墙和院里的大树上,都爬满了人。

    今天来的人比起前两天来,还要更多些,一个个都两眼放光,伸长了脖子等着新闻结束。

    “昨儿就预报了,今天有国庆特别节目!就从七点半开始!”

    “呀,不知道是什么特别节目?是不是要把所有的歌唱家都请来表演呀!”

    “没准是开个联欢会?”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