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回收站 第254(1/1)

    “我家里有五十斤玉米能换!”

    机灵的村民们已经拔腿往家跑了。

    那些仔细小心的村民却还在穷根问底儿。

    “真的有大米呀?能不能拿出来看看成色?”

    “油还能吃吗?不会是放坏了的吧?”

    江易拿出一些小包装的大米和食用油来。

    这些都是临期库里的东西,一直就没多少机会往外倒。

    这会儿倒是能派上用场了。

    当然了这些东西,他早就把生产日期给弄掉了。

    村民们最多也就能看到上头的商标名。

    看到那大米还是干净透白,油也清清亮亮没有变黄,打开闻闻也都没有异味儿,村民们总算是放了心。

    一大群人就呼啦啦地往回家跑。

    而最先跑回家的村民已经拎着大麻袋过来了。

    “这里有二十斤,我要换点大米,再换点油。”

    江易看了看麻袋里的玉米粒。

    去年他来的时候,这些玉米粒都跟大米粒那么大。

    今年倒是有些进步,好歹有绿豆那么大了。

    村民见江易翻看,还挺自豪的,“放心,这附近十几个村子,也就是我们村子能种出玉米!”

    “今年的收成可比去年要好很多!这年景越发的好啊!”

    江易心里暗想,难怪今年看到的村民气色比去年强了不少。

    脸上的表情也不是那么苦大仇深,吃了上顿没下顿了。

    江易收下了这袋子玉米,心里推测这村子的生产状况好转,没准也跟他把那块陨石碎片带走回收有关呢?

    但一个例子说明不了什么,还得再多去几个地方看看。

    在河洼村收了两百斤玉米,等离开河洼村,江易直接就把这些玉米给塞进了随身空间。

    上次他从这个村子收的玉米,不但粒小,口感也不太好,磨成玉米粉吃着就跟吃土一些。

    这回的虽然有进步,但估计也强不到哪儿去。

    离开了河洼村,江易又去了好几个村子。

    有他曾经来过没找到陨石的,也有找到过陨石的村子。

    还有他压根没来过的村子。

    他发现从来没找到过陨石的村子,作物的收成远不如找到过陨石的村子。

    这倒是能证明他的猜测。

    曾经有小世界的村子,会比没有过小世界的强一点。

    但有过小世界,而陨石碎片被回收的,又会比没被回收的强不少。

    在离开最后一个村子的时候,远远地看到了来自265基地的车。

    他没凑上去就离开了。

    估计是265基地是真的发现了陨石碎片的作用,所以开始对附近的村镇做实地调查了。

    这样倒是也好。

    毕竟他只是个搞回收的,要彻底地改善整个世界的环境,那还是得靠本世界的力量。

    五年后,265基地的门岗前,驶来了一辆房车。

    这五年里,265基地发展飞速,做到了在本基地内粮食和副食自产自足,还能略有盈余。

    因此,基地一共扩张了三次,引得听到风声的各地幸存者们纷纷加入,如今已经有了两三千人的规模了。

    人多力量大,现在基地的规模,已经可以傲视本省了。

    所以出入基地的车辆再也不是先前那些自己改造的人力车,而跟末世前有几分像了。

    按说,末世十二年,在白日下应该已经没有了电池动力车了,在末世挣扎的幸存者们,也确实从来没看到过什么动力车。

    但也不知道这些电池动力车之前都藏在了哪里,末世快结束了,他们冒出来了。

    据说这些人吧,有的就是在凶星撞地之前,就预感了末世的到来,于是直接跑到自认为安全的地方,建立了末世地堡啥的,里头什么都有,据说光动力电池,就存了它上百块。

    除了这些末日爱好者,还有一部分是真富豪。

    这些富豪钱多得烧手,狡兔三窟,建个能避祸的地方倒也不出奇。

    不过就算是这帮人有末世地堡,也不是就能稳定活下来的。

    这些地堡最后能存活下人的,也不过是十分之一。

    这些人的物资是不缺的,但时间长了,在地堡里的生活也是人不人鬼不鬼的。

    这不,一听说有基地能够自产自足了,也就陆续地从地堡里冒头了。

    这帮人来投奔的时候,当然也不会是光着来的,为了能在基地里过得好,各种末世前的设备啥的也都带了过来……

    这样的事儿,守卫们隔上天的就能见着一回。

    特别是他们基地里,265小学和中学就要报名招生,再有五天就开学了!

    没错,再隐世,再自闭,也得来学区,让孩子们上学啊!

    但大喇喇开着房车来的,这还是头一回!

    守卫们依着规矩给房车做了安检和登记。

    这辆房车里,一共有六个人。

    三个大人,三个未成年。

    很明显,这是为了给娃报名上学来的。

    作者有话说:

    凶星世界(45)

    “您几位也是来开学报名的吧?”

    “可以顺着这条路开进去, 沿着路牌走,就看到265小学和中学。”

    “小学和中学都是紧挨着,附近修了些房子, 都是独门独户, 可以租也可以买。”

    “那边有基地的志愿者,你们有什么问题都能问他们。”

    “那行,祝几位一切顺利!”

    守卫们的态度超级热情又友好。

    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不但放了一行人进基地,还自动自发地给他们提点了好多信息。

    谢过了守卫们, 众人又上了房车,匀速地开往校园区。

    一个年轻的守卫伸长了脖子,望着房车消失的方向,脸露羡慕。

    “真土壕啊这是!现在这年月,还能有房车!”

    能让房车开起来的,不光得是有钱就行啊!

    还得有能耐弄到能源, 还得有实力保得住, 还得有运气躲过那好几波的天灾呢!

    “你懂什么呀,这可是真大佬!”

    一个年长些的守卫不由得摇摇头。

    “什么真大佬?难道你认识这人?”

    “我一个普通守卫,哪能认识这样的能人呢?”

    “就是在这边守门了好些年,进进出出见的人多了, 我认得人家,人家可不认得咱!”

    “就刚刚那三个大人,经常来咱基地的, 每次都能带来好东西!”

    “安叔,那能有什么好东西呀, 咱们基地不是什么都有吗?”

    “咱们基地就是一些军用物资充足, 能不饿死人, 可是那味道,你又不是不知道!”

    他们基地当年是军事驻地,那会儿秦国国力强盛,什么都不缺,所以军事驻地什么的,都是按照二十年的标准来储备的。

    什么三防服,战备罐头和压缩食品、各种燃料、充电电池块、多功能车辆、各种工具啥的,那是应有尽有。

    但物资再多,普通军人也是血肉之躯呀。

    末世里,军人们也就是比普通老百姓的生存力强了一点而已。

    更何况在灾难发生之初,大伙还想着要去救灾的。

    遇上了重大伤亡,原本的几百人只剩下不到一百,有生力量几乎没法维持了,这才只好停下行动,决定带着救出的民众退守基地,保存最后那点实力的。

    算算,从初年到现在,也有十七年了。

    跟他问东问西这个小鬼,当年被救到基地,也才不过是个五岁的孩子。

    “就是五年前吧,咱们基地不是刚开始养鸡喂猪,还种地吗?”

    “在那之前,咱们哪能吃得上新鲜蔬菜和粮食呢?”

    “要不是缺点营养啥的,你们这批二十来岁的小年轻,也不至于个头长得都没有特高的。”

    “安叔,这我记得,就是我十六七岁那会儿吧,食堂里有一天突然有了腊肉炒野菜,哎呀,那个味儿可真香呀!后来基地养殖和种植中心招一般工人,我还去干了一年多呢!”

    “那些腊肉就是刚刚那三位带来交换的!”

    “我还听人说了,中心起先养殖和种地都弄得特差,那是养啥啥不长,种啥啥不行。”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